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赴港  (第1/1页)
    陆坤把二十多万股深发展的股票,全都在黑市上撒了出去,一共回笼到了近两千万人民币。    嗯,实在是时间距离深交所开张太紧迫了,股票交易越发狂热。    陆坤想着早点抽身,剩下的股票,在价格差不多的时候,陆坤都是能撒则撒。    明天深交所就开张了。    如果不出意外,取缔黑市、征收股票印花税的通知,也会在这几天下发。    “呼~”    “还好撒完了”,陆坤气喘吁吁道。    陆坤现在有了手头上的这两千万,很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李老哥,有件事情得麻烦你一下”,陆坤拨通李尔福的电话,客气了一下之后说道。    股票全部卖出去之后,陆坤就直接退了之前的那个小宾馆,直接住进了南海酒店。    南海酒店是此时深圳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也是中国首批五星级酒店之一,与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花园酒店、上海希尔顿酒店齐名,并称中国1990六大酒店巨头。    南海酒店早在1985年就开始试营业,见证着深圳、尤其是蛇口的传奇历程。    陆坤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    酒店主楼呈白色巨帆,依山面海,是此时深圳极为知名的景观和地标。    在1992年之前,重要领导人和外事接待任务都在南海酒店,它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老弟,你没说错吧,你现在住在南海酒店?”,电话那头,李尔福抓着话筒的手,不由得紧了紧,声音都哆嗦了一下。    “李老哥,难不成你以为兄弟在给你开玩笑不成?”,陆坤笑道。    陆坤真的有资格入住南海酒店吗?事实是,没有。    南海酒店在这个时代,除了进行一些经济活动,它还承担了一部分政治任务。    酒店里每一个套房,入住人员的信息,都是严格筛查的。    陆坤只不过是买通了几个管理人员,得到了“钟点房”入住的资格。    实际上,就是借用了那些提前预订了的客房。    陆坤这是在扯虎皮、拉大旗。    毕竟这会儿陆坤在香港可没有任何根基。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李尔福这会儿还搞不清楚,陆坤在安桂那边有什么背景,但一来就能入住南海大酒店,显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嗯,陆坤炒股这事儿,只有石头和程元程浩兄弟俩知道,他们都是知道事情轻重的,不会出去乱说。    至于刘仕勋那个家伙,倒是知道陆坤买了股票,但具体数额他可不清楚。    “嗨,陆老弟你太客气了,兑换港币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李尔福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    “那我可就先在这谢过李老哥了”,陆坤哈哈笑道。    ......    “兑换多......多少?”,李尔福差点没惊得把手里的话筒给扔出去。    他做玉石木材生意这些年,倒是挣了好几千万的身家。但身家和能拿出来的现金流是两码事。    李尔福摸着下巴思索,零售业的现金流强是强,但强到能拿出来两千万人民币,还不影响日常运转,这规模体量得大到什么程度去了?    能拿出来两千万现金流,不影响日常运转的零售企业,资产怎么也得两三个亿吧?    乖乖,了不得啊。    不管这两千万是陆坤自己的,还是他找人凑出来的,但能眼睛都不眨地就拿出来两千万人民币,实力肯定是不容小觑的。    “老弟,你放心,这事儿我一准给你办好!”    李尔福结束了和陆坤的通话之后,连忙打开自己的电话本,给自己的好友与合作伙伴打电话,让他们先帮忙凑出一笔港币来。    小计得逞,陆坤倒是放下心来。    这会儿想要以人民币兑换港币,小额还好,大额兑换,会变得十分麻烦。    而且,巨额资产来历不明的罪名,也不是后世独有。    1990年,在官方系统里,人民币的汇价一直较港元高。    但实际兑换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谁手里有港元的按照内地汇价兑换谁傻逼。    原因嘛,就在于国家搞的“外汇卷”。    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就开始发行“外汇卷”,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外国人到中国,可用外币兑换“外汇卷”,到友谊商店一类的地方,购买当时人民币无法购买的紧缺商品。    在当时,100元港币在官方系统里,仅仅只能换到30元的外汇卷。    当然,外国人也不全是傻逼,他们大多都和民间直接交易,避过中国大陆政府的汇率管制。    政府手里的外汇不足,对于急需宝贵外汇的政府而言,当然是到了要进行一番改革的时候了。    到1993年的时候,人民银行宣布进行汇改,取消外汇卷,人民币1年内跌至1美元兑8.4元人民币。    也就是在这一年,港币在官方系统里才首次超过人民币价格。    港币兑人民币,在黑市的兑换牌价,甚至跌到了100:140    傍晚。    李尔福派来了专车,直接到南海酒店来接陆坤和石头、程元程浩两兄弟入港。    石头和程元程浩都对南海酒店有些恋恋不舍。这么好的地方,才住了半天,就要离开,实在是让人心痛。    石头算是回过神比较快的,直接给了程元程浩兄弟俩一个眼刀,像是在说“别弄得跟没出过门似的,都镇定点”。    1990年,在内地买外资车,大多比在香港贵两倍以上,一些豪车甚至贵上好几倍。至于国产车,这个时候,还是不提也罢了,造摩托车都费老大劲。中国汽车,更是妥妥的“万国造”。    这几年,沿海地区走私中高档小轿车的情况很是严重,甚至有些猖獗。    陆坤敲了敲李尔福的这辆日系“皇冠”车的车盖,心里也有了数,多半是走私的二手货。    “上车”,陆坤直接把公文包甩车上,而后坐上车座。    汽车行驶得很慢很慢。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撞到行人。    这个时候,自行车还是深圳这座城市交通的主流工具,遇上上下班高峰,街道上的自行车更是密密麻麻。    PS:感谢书友柒王爷的500起点币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