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明帝国_第二百三十二章 逐渐堆叠的过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逐渐堆叠的过往 (第3/3页)

加严肃而冷酷。他们几乎不具有明显的感情。他们的智慧几乎全部用于理解并处理自己接受到的信息,在尽可能确保随机应变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不明显下降的同时,他们也将不会再具有独立的任何和强烈的感性思维,而这样更好还可以提高兵站的生产速率——一个完整的灵魂以往还需要一段在虚拟环境之中的培养才能完全成熟,而现在,这个过程已经可以被省下来了。

    而现在的帝国人,他们的原本独立人格、一部分记忆以及感情模式也几乎被完全删除——过往与未来是需要统一的。

    帝国士兵的基础与后来学习部分也需要增进——所有人的记忆与思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公开。而这些记忆与思想别人也能随时下载拿取,帝国兵站也同样如此,知识系统将完全活跃起来。

    ……

    除了生命部分,帝国的“硬件基础”也同样需要许多调整,也有许多疏漏需要完善——帝国的重装堡垒世界还需要进一步调整。资讯星网结构在完整时可以保证宇宙基准稳定锚绝对强大的命令执行能力,而整个世界也会在资讯星网完整时被加固到几乎坚不可摧。同时,资讯星网本身在完整的时候也拥有着最高的抗扰动能力。

    这听起来毫无问题。但是在战争中,资讯星网是一种持续性消耗品。在维持最高权重世界线的同时,只要入侵者能够支撑有价值的跨世界战争,那么整条资讯星网必然就会成为被攻击的主要目标——资讯星网作为速成品,大多数时候它们并没有舰队那么强的防卫体系,为无数颗星球列装舰队级别的防护系统需要占据可怕的资源和时间。

    ——只要这个系统开始被破坏,那么破坏带来的完整度下降就会进一步使得星网变得脆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一方面,星网节点强度需要提高,另一方面,资讯星网防御调度的能力也需要提高。

    虽然目前来说,对资讯星网造成伤害的主体攻击是信息湮灭导弹,而Σ舰队发射的信息湮灭导弹还不足以一击破坏重装堡垒星以及晶能/奥术恒星。但是现有的观察记录也表明,现在帝国观察到的所有信息湮灭导弹相似程度都比较高——它们可能只是“常规母舰”所发射的普通型号弹药。

    这样的假设,恐怕以后会越来越常见——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举一反三。由于文明从利用能源到利用资讯的速度实在太快,这导致了帝国在许多时候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会在下一刻遇到些怎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帝国做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下一步的时候一但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哪怕是一点点,上一步的成果就有可能被摧毁。

    这个问题从晶能开始被大规模利用之后就已经出现——文明有技术底蕴和资料底蕴,这些资料底蕴可以帮助文明尽快步入新时代。

    但是,这些长久以来的虚拟模型并不能装在实体里面与外界进行高强度互动,它们的变体就更不用说。帝国很难在有确切实例之前弄清楚一些事情——例如,一个畸变的数学结构模型会怎样故障?如果它出现“裂缝”的话,应该如何维修?

    而空间通道反应炉,则更是由于特殊的时间节点推进而更进一步加大了这其中的代差。思路或许随着见识的进步的确可以永不过时,但是如果新的认识范围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那么再直接利用原有的合理思路的话,这些思路可能就不再合理了。

    ……

    文明底蕴不足,那就只能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举一反三式的拓展。由于认知范围存在偏差,这些举一反三的想法中必然会存在“金锄头式”。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普通型,那么就不排除有反大型坚固目标甚至是秩序链式裂变等其他型号导弹的存在——有意向即为存在需求,存在需求则几乎可以必然确定,对应的需求存在实体。如果帝国不考虑到这些方面,那么如果下一次攻击资讯星网的不再是普通的信息湮灭导弹,而是可以直接湮灭一条世界线的其他型号,或者是其他类似的攻击,那损失将会极为惨重……

    至于更多的攻击,它们往往都会被舰队吸收。如果新月射线有意攻击资讯星网,那帝国也毫无办法,帝国不可能给每一颗星每一个单位都装备不可再分结构体装甲。

    资讯星网越打越脆弱的问题恐怕要想彻底解决还需要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在那之前,帝国也只能尽力而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提出就能有解的。

    然后,就是舰船问题。

    目前帝国现有的舰队体系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功能——常规舰队和两类超级旗舰单论性能已经不算弱小。而只要在性能与建造时间之中再找到一个相对兼顾的平衡点,那么所有基础母舰单位的“基础载体”性能就已经足够。但是仅凭现有的这些舰只,帝国舰队做到的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是现在,作为弱势一方如果不思进步,那就只能挨打了。

    星启圣裁需要进一步增强后续型号的性能。

    许多新的需求必须被考虑,它们都是未来旗舰的设计目的。

    熊熊燃烧的虚空锻炉将不止被用来烧制真理符文和不可再分结构体。

    事已至此,许多联系已经不可磨灭,再担心也无济于事——或许,它们早已过去。

    ……

    在帝国世界之中,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单调。

    为了尽可能提高效率,人们更习惯使用更加直接的活化资讯态形体行动,而与之匹配的基础建设体系则进一步扩张,并开始抹消原本人类形体所需要的各类设施。

    小到单颗星球以及船坞,大到帝国天区……每一处都是如此。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很多。

    或许是这一次战争的规模足够大,确实消耗了Σ在此地区的残余力量。帝国周围的虚空环境似乎已经变得比较平静。

    但是没人敢确定真实情况就是这样。

    或许在更久以前,在一切都还没发生时,Σ对文明极远边疆的执行力度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但是哪怕这个说法完全真实,这其中也是有弹性的。例如联邦就算再大军出动,军港和配套的固有防护体系也还总会存在。更何况,现在已经过去了至少二十万年的时间,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虚空中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

    平静的窗口期,并不代表帝国的意志与行动是平静的,更不代表帝国的前路已经平静。

    在全帝国所有意志无声的推动之下,历史的长河仿佛正在加速流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