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三章 虚空巡天 (第3/3页)
艾森德尔,你的腿。” “唉……哎?!这——” “血现实的侵蚀强度太高了,高到已经可以让我们在不经意间让我们发生自我稀释。我们每个人所谓的“天区”实际上已经远超我们自身能够理解能够控制的极限。”看着不经意间只剩下半个身子的,眼前小小的“人形存在”,无声的叹息又从心底浮现。 曾经值得被关注,被认真对待的事情,现在居然已经什么都不算了。 “虽然稀释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但是这应该是一个暂缓的模型。” “但是估计就这样,用不了几百亿年,进化矩阵就会彻底吞噬我们,总旗舰可能能坚持的更久,但那没有意义,帝国恐怕早晚会被取代。” “从踏入晶能领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本应不惧时间。” “这样说,应该也不算不好……?” “生命是一个太广泛太广泛的概念了……我们这样一类生命的终结不代表……真的,看看进化矩阵,它们如果不看单体看整体,它们也是生命,而场生命,几乎可以说它们无处不在。” “但是不要忘了,“帝国已死”不是因为我们,而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换不来生机和成功……” “又被淡忘了吗……” 两人的灵魂沉寂下去,并最终化成一团流光消散了。 在点点消失的光芒背后,是一堵永恒的光墙。 无声中,世界枝干天顶座尖顶足以点亮虚空、庇护整条世界枝干的永恒光芒没有丝毫变动。 …… 视线不断扫过虚空,带回的,则是一个又一个故事。 一条星河,它的复杂程度实际上就已经足够夸张——如果仅仅是模糊的看,那么一条星河或许就是由一些亮点以及一些暗淡的云雾组成的盘子。但是实际上,构成星河的,是少则几百亿,多则数万亿的恒星,还有无数形态各异的尘埃团块和星云。而每时每刻,它们又都有新成员的加入、老成员的离去。 世界之中有很多银河,或者与银河“等价”的存在。 虚空中也有许多世界结构。 要想真正的理解它们并刻画它们,对于帝国,对于任何人,对于自己而言…… 这并不容易。 但是又不得不做。 至少Σ没有因为自己的庞大,而不把世界结构放在眼里,在这数亿年来,更加疯狂的……好像是自己。 “已经确认……那些世界枝干中可能存活的文明,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太多,我们曾经对Σ下的定义实际上太局限于我们的周边,我们的眼界还根本不够。” “总数多少?” “具体数字无法统计,但是在可以预料到的区间里,我们在行动中无意间摧毁的文明,加起来可能足够占据成千上万的世界脉络——那可是数百万倍于上一个帝国时期。” “……强度呢?” “我们还能回忆起的部分、进化矩阵和远征舰队和叙事雷达还能检索到的部分加起来也没有发现过与我们类似的存在——我们手中毕竟存在像烈阳这样的超级造物,还有技术极致推演模块和……您。” “值得记录、值得进行推敲的部分呢?” “原本我们认为,在那个由我们搭建出的幽暗区里面的文明融合体会是我们观察到的、相对而言最强的智慧文明。但是现在,我们发现的强度记录已经被刷新至少被刷新五次了。另外,在其他世界枝干内部,还发现了许多迅速发展的文明——快到几乎无法理解。” “……?” “叙事雷达给出的回应很模糊,它们的故事可能不太符合它们对应的本世界观内应有的发展途径——不仅仅是发展程度,它们的技术发展速度都在随着时间不断爬升,从实现点火到能撬开恒星只需要短短数年时间。” “这怎么可能?即使技术能做,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它们能适应得了变化?” “叙事雷达给出的回应都那样模糊,说不定它们真的就是……连自己如何发展如何成长起来的,它们都不知道。在其他象限的世界枝干中,诸多对应的现象也同样存在。最强大的一个个体发现在五个象限之外——它们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行星级发展到了撬开世界屏障。如果现在的它们与我们发生冲突,我们或许也会受到损失。” “……只能说,寻找可以对此进行解释的模型太容易,但是可能的解释太多太多。” “在那片被暂时封住的区域内,他们已经进一步完成了融合过程——三场血战之后,更进一步的融合种族取代了曾经的文明融合体。在那之后,他们已经让自己的技术整体换代三次了。” “墙壁的识别度?” “他们识别不出来——即使是无限引擎测试,他们也检查不到那层遮罩层。按照现有的程度进行推算,他们进行无限引擎测试能够检测的最终阈值离墙壁还远。更何况,那层防护实际上已经撤掉大半。” “……陛下,您真的没有了解过相关的情况吗?” “无此必要,虚空中的事件与可能太多了,没人能全部兼顾的。” “算一算时间……下一次浪潮可能会在当前线性时间五千万年左右以后出现。” “不知道能不能以此……我们也能“补全”一下自己?” “希望那并非奢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