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明帝国_第三百三十三章 时间,空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时间,空间 (第2/3页)

..”

    “进入这一阶段,整个行动便已进入整体稳定趋势,对于我们而言,剩下的就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彻底净化掉封锁区域内的污染。”

    “死潮本身会侵蚀秩序,但是目前看来,死潮污染的确自身就具有相当强的扩散趋势,但是被腐化的秩序环境本身,受到污染的物质本身,它们同样是重要的污染扩散载体......”

    “受到污染后,腐化的宇宙物质很有可能不再遵循原有的运动规则,其自身存在属性也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们很有可能会以超越世界现实限制极限的速度击穿空间并使得污染迅速扩散,而这些天体与周围所有天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彼此的所有物理层面相互作用都有可能使得污染扩散。世界内部如此,而被称为是断裂带的,可以跨越无数世界的巨大腐化结构,它们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战士们cao控着战舰,将精准的火力谨慎的泼向太空中正在肆意扩散的、仿佛具有了反常智慧的“腐化大军”。无数战舰锁定了太空中的规则秩向,这迫使死潮污染,或者说是沾染了死潮污染的“秩序载体”在周围的一切规则被摧毁之前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回流”,这大大拖慢了它们的扩散速度。无以数计的导弹中蕴含的特种物质一次又一次的“刮蚀”着大门的稳定性。穿过污染的一次次冲击与同扭曲腐烂的群星纠缠的炮火,舰队指挥系统已经察觉,那座“大门”的边界已经开始模糊——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基本上意味着大门会自行崩溃,这次污染过程将会结束,但是也有部分时候,死潮之门会在这个时候发生突然的大爆发,造成突然的灾难性后果。

    “提高检测阵列精确度......确认具有扰动性的信息总量分布程度,可能与死潮之门自身稳定性具有强关联的区间内未遭受高强度直击。”

    死潮之门以及死潮本身无法进行精确的检查,至少到目前来看,它们并不是什么切实的物质,而作为现象,它们缺乏可以被精确识别的靶标。因此就目前看来,它们似乎可能也不仅仅是位于超形而上,或者说它们的存在模式......就好像会不断吞噬秩序本身,但是它们却不会以任何一种可以被观察到检测到的姿态出现。死潮之门爆发时,与其说是死潮导致一切走向腐化,到不如说更像是秩序世界本身在与无形无质,在与自身拼命战斗,随后它们自身开始走向腐化和崩溃,而这就像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触即发。

    “反观察”是目前而言与死潮互动最好的做法,即通过确认死潮对环境本身的破坏程度来检测死潮究竟已经在秩序环境中造成了怎样的损害——很久之前,这样的设备的原型,或者是带有类似思路的其他设备就已经广泛应用于那个时代的帝国舰队。

    无数双眼睛,无数个意识盯住了反观察投影中如同波浪一般不断震颤的大门本身,失去了那层平静膜之后,它不再呈现出标准的、从所有观察角度看去均为一致的正圆结构,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洼地中受到扰动的液体一般震颤起来,黑暗的大门深处以可以察觉到的速度变得可见。

    门消失了。

    “按照本次观察记录,可以确认该死潮之门的“秩序直径”为五万公里,慢速反应情况下直接影响半径为一百九十五光年。若不进行控制,该死潮之门具有在一年之内彻底拆解整个世界的能力。”

    “报告已经记录。”

    “舰队指挥官通讯——9-3-1-j64846,13-4-3-uo849766,环境已经净空,带领你部进行检测,此环境可否通过绝对时间倒流方式进行复原。”

    然而,指令刚刚发出,两支队伍的报告就几乎是同步抵达:

    “已经对死潮腐化残骸进行检测,已经确认所有残骸出现高程度信息量丢失,它们自身不再具有来自过往的历史迭代,它们不再具有自身的历史结构与历史记忆,它们大量丢失的信息可能也源自于此。现在的它们只是突兀的存在着,如果不对这些残骸进行信息补充和重构,仅仅使其时间进行逆流则无法恢复它们,自然状态的它们已经不再具有可以被“恢复”的部分。”

    “……了解,后阶段观测舰队在此检测污染余波和残留扰动,战斗舰队返回。”

    这是一场秩序对抗死潮的战斗,对于这个世界而言,这次战斗中帝国舰队的胜利代表了这个世界重获新生,而对于这支舰队和驻扎在这里的帝国生命们而言,这次胜利带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即使来自其他世界的战斗积累的无数经验对任何有需要的人开放,其象征意义目前来看也仍然无可替代。

    对于帝国,对于遍布帝国各处的广阔时间和空间来说,这只是无数种对抗死潮的战斗里的一场,对于整体,对于这一类世界内部的对死潮作战而言,它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帝国的边界重新向外延伸,而此过程也导致了这样的战斗越来越多,它们零零星星的贯穿帝国的边界,实际上,它们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文明的“秩序压力阴影”还没有被彻底证实,但是至少帝国的核心疆域仍然比边疆更加安全,安全太多。

    虚空巡天雷达的眼中,帝国的边界,以及帝国疆域的外侧……那些故事的消失对应的信息缺失量远远不止这些,目前检测到的死潮之门,以及死潮灾难本身,可能只是帝国看不见的遥远虚空中整体灾难的冰山一角。现在的帝国有能力处理这一角,但是跨越漫长的时间的话,帝国无法预料究竟会发生些什么。

    如果核心疆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帝国就有可能被自己拖垮。

    “希望这种情况……永远都不要出现。”

    对于舰队和战斗而言,接受任务,进行部署,分配任务,各自执行,总结与恢复,等待下一次任务,这就是帝国舰队,以及帝国舰队需要的战斗姿态。命令被从更高处的中枢下达,它们按照自己应该前进的路径一路跨越处于不同权限层的节点,被精确地传达给每一个末端。下层节点以此对更加细节的队伍分配他们应该完成的任务与应该尽到的责任,然后当这一切结束,所有的人们汇总自己的经历,讲述合理与不合理,然后这些信息会被汇总,并沿着相反的路径重新回传给能够做出决策的人。

    “感觉......这样有些无趣啊,不是吗?我是说......穿梭在没有深浅的船舱里,每时每刻监视同样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几千万年都不会有多么明显的变化......”

    “但是战斗就是这样的一回事啊,舰队本身是轮班的。战斗结束后,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时间和空间,在那段时间里,愿意做些什么,只要不违反自己需要遵守的帝国规则典章就没有任何问题。至于战斗本身,哪里还需要更多可以做的事情和更多可以被当做“趣味”的内容?战争是认真的,同样也是残酷的。面对无形无质的敌人必然要以最严肃的态度和最高效的方式去面对——事实上,每一任务阶段的任务宣读与每个人之间刻意明确的意义传达,那些如同话语一般的传意本质上就已经是因为“生活探索”而做出的,相当底线的让步了。”

    “哦......”

    面对提出这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