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明帝国_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碎与发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碎与发散 (第3/3页)

识和权限、更多的可能性与更自由的自我发展可能则需要更高的权限级与更漫长的自身经历。而权限系统因为曾经的限制与历史的阻扰而失去真实控制的趋势也被逆转,权限与命令,晋升,下调与调动更具有命令意味——帝国以此来确保基础的生命不会形成过度离开帝国基线正确的意识。

    而割裂与统一,似乎现在又有了更多的新认识。

    如果说把时间轴比做成一根线,而把帝国自身,以及一切遵循形而上割裂或者协变统一的信息体视作是被这根线穿过的“画”,那么信息体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改“自身”这幅画,或者在自己的面前创作新的画并且与之融合的过程。每一次融合,或许可以称之为一次历史迭代。画作与画作之间并非彼此隔绝独立,它们会互相影响,它们会融合。一切遵循线性的时间向前推进,而来自过往的那幅“最初画作”叠加无数时代无数环境下的,来自从未来向过去转化的那一刻所绘制的画并将其容纳整合之后最终诞生的,便是当前,便是现在的一切。

    过往与现在同在,它们都是可以被调整和控制的一部分。而未来仍然发散,它有更广阔的塑造余地。这幅画作无论现在如何,只要还有机会,它的未来就不会毫无选择的余地。

    更多的武器和战舰被修复,更多因为Σ死去的光而引动的“存在属性大崩溃”而失效的技术因有无数人的攻坚而开始解冻——这些技术开始部分的走向复苏,复苏它们的基础则是以无数以生命命名的规则与注意事项铸就,而这也意味着,复原它们的过程中相当数量的生命因为意外或疏忽而逝去。

    目前,帝国以虚实资讯区间内的特征性投影确认灵魂的有无。但是这样的划分标准只是为了更好地确定一些原本模糊的内容并为未来可能的需求奠定基础,实际上,现在有无灵魂的界限已经不再坚固,这意味着傀儡如果需要,它也同样可以拥有灵魂,若生命需要,它也可以没有灵魂,这其中的界限实际上并不明显。帝国更加尊重灵魂的存在,目前来说更多的是因为来自过往的经历具有继承性,就像是现在的帝国仍然普遍使用人形躯体一样——这就意味着,无论是牺牲那些同样具有高等技术的傀儡也好,还是牺牲目前的生命也好......它们实际上是一样的。

    如果帝国制造的信息体安全而完整,符合帝国目前的规则,那么它们可以被以任何能够想象到的信息通讯方式进行超远程的精确控制,这甚至能超越世界屏障,跨越成千上万的世界组成的路径,只是这样做往往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并非不行。但是......包括这些超越技术的造物往往来自于那个疯狂的旧时期,那个时候实行的是多么古老的标准暂且不说,那些造物因为死去的光踩过帝国的整体存在属性而随之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崩溃,即使是已经能出征的舰队,很有可能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飞船内部还有大量的黑区间。

    它们能够被开动,只是因为无以数计的冗余足够支持自身的基础运作,即使有大半数目以上的系统崩溃,剩下的部分也仍然能运转罢了——而研究和重启黑区间,重新激活那些庞大但危险的舰船内部的系统和空间是研究超越技术的必要过程,其中很多情况下,环境自身的恶劣条件使得必须组织攻坚队伍才能到达可能包含记录核心或者是设备本体的安置区间。必须派遣队伍抵达危险的核心,大量伤亡为何会出现也就不言而喻了。

    或许可以避免,或许很多以“光荣的血泪悲剧”结尾的事故本身不应该出现。

    现在这样,或许并不是最美好的结果,但是它已经开始成为历史迭代的一部分,即使痛苦,即使会有死亡,记住他们,以后使用技术尽量避免它们再次出现。

    历史并不是一直遵从美好的想法与完美的理性,很多情况下,来自过往的历史迭代自身问题重重,其中甚至可能充斥着漏洞。但是这不能阻止时间的前进,也更不可能使得后人就此停止生活,停止对未来的创作,以强大的工人替代全套的智能阵列,以分散联邦来尝试求得变数,资源妄想主意,肃正,大幅度利用Σ的技术来抵抗Σ的入侵,抛弃灵魂抛弃文明抛弃理智......这其中哪一项美好,哪一项一定符合当时的理性逻辑呢?有多少判断是依托理智做出的呢?

    甚至,当时的逻辑与理智是否是“有逻辑的”和“理智的”也已经无从知晓——经历了死去的光那强大的抹杀效应余波之后,虚空烈阳能够恢复的部分以及她自身是有限的,而从那个时代跨越过来的古老存在们本身被粉光照射之后,他们自身的历史迭代可能也早已因此而“变性”,他们记下的历史恐怕不一定等同于“原生历史”。依靠观察其他文明,帝国可能能够从某些阶段找到自然依凭,或者是大致的得出某些自己曾经忽视过的普遍做法,但是这些内容更多的只能作为参考,而难以作为坚实的基础和绝对可靠的依凭。

    况且,现在的观察对象还太过有限——不是所有的宇宙都能诞生生命,而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比任何帝国已知的创世故事和神话剧情都更加波澜壮阔。

    观察者们期待着受到观察的对象的发展,但是更多的预案被制定之前,因为空白而导致的担忧也仍然存在——如果那些文明真的成长起来,他们能跨越太空,甚至可能能跨越宇宙,跨越世界,到那个时候,帝国是否应该与他们建立沟通交流的渠道?怎样建立?目的与意义为何?帝国法律是否应该覆盖他们?如果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其自身的法律与实际环境来看符合要求但却违背帝国法令,帝国应该如何面对?如果帝国因为背景环境原因、自身疏忽原因以及受观察对象的爆炸式发展等意外原因而暴露了自己的存在进而使得被观察文明受到冲击又应该如何处理?

    过往,有数次机会或许可以使得有关的体系完善,但是它们全部被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下。

    这一次,或许有机会终结不断破碎的历史,不断粉碎的画卷并为其中的空白补上帝国需要的色彩。但是恐怕现在,自己也并不清楚,无限发散的未来会以怎样的方式被固定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