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明帝国_第三百四十一章 腐烂 (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腐烂 (一) (第2/3页)

死潮污染和它们的衍生体,如果需要维护的舰船、需要拯救的生命和需要迁移的文明不是因为死潮污染引起,那么以帝国的水平而言,那根本不应该会有任何困难,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限制和条条框框......

    但是死潮会污染一切,扭曲一切,让一切走向狂暴和无序,让一切在有形与无形的领域、有意与无意的时空里走向损毁与崩溃。而对于像是帝国水平的存在,比起直接腐化它们自身而让它们崩溃,很明显首先使得受到污染的帝国造物失控发狂,然后让被污染之后仍然能够保持自身存在属性稳定甚至还能保持实力一段时间的、发狂的帝国造物自相残杀自发扩散污染的效果会比“自己动手”直接腐化个体或者区间效率要高太多太多。

    而使得帝国造物腐化发狂最开始的重要征兆,或者说最先被识别到的一类重要现象,就是一切开始变得混乱——包括外在观察者与受感染者自身的观察视角,在这些视角里,目标对象自身与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混乱而无序。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一点,相关的矩阵不得不被要求做到规则而精确,在提高自身稳定程度的同时,稳定而精确的矩阵自身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抗混乱扩散的趋势,为需要抵抗污染的存在们提供校对基准与衡量标尺。

    毫无疑问,要求这样的稀疏松散而又坚固的精确大范围存在下去必然会使得建造者付出更多的代价。现在来看,恐怕即使是之前那技术近乎可以使得自己随心所欲,使得帝国随心所欲的时代都不一定能轻松对抗这样大规模的死潮结构体,更不要说现在,这个已经失去大量技术的、在被弥补但仍然残缺的当下了。

    曾经,自己,以及可能在那个百家争鸣万事万物开始复苏的那个时代里,自己与周围同自己一样被分配到相关人物组的人们或许多多少少都思考过相比于那些高明和深奥的任务,自己有什么用,自己应该干什么,而对于自己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长久以来,类似的疑问一直存在。

    毕竟……如果只是看自己的的“直接责任范围”……建造嘛,负责修订建造的规则,依照基础使用者的反馈和上级结构的需求来调整规则使其更适应当前的需求就行,向外的可延伸部分似乎相当狭隘——如果具体到当前,这个项目组的大集体内可能会有很多人想过,自己的任务同抵抗死潮有什么关系?

    不,现在,这其中的疑惑不仅被消除,甚至可以以此而再度明确——一切领域,一切人的努力都会同帝国,同大家的利益挂钩。

    帝国自身的利益对应的客观存在十分庞大,而组成这个庞大存在的微元来自于帝国广阔浩瀚的方方面面,自己所在的部门同样如此——确定不同危险程度死潮会对各类建筑和构筑造成的扰动极限并以此测定不同方面的相关阈值,确定合适的标准使得建筑群能够在效率与安全上拥有足够的协调,确定规则而标准的便利设备触点和接口保证这些可能并不直接用于纯粹的军事领域的基础设施的稳定以及面对大规模扰动时的稳定......这些又何尝不是在为整个帝国那无限大的目标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又何尝不是在为对抗包括死潮在内的灾难出力?

    这些想法和总结很朴素也很直接。观察者们的资料显示许许多多的的文明内部,同样的内容同样存在着,只是它们似乎或多或少都经过了相当多的修饰,或者需要相当数量的逻辑转换才能最终得出——不知道这之间的差别会有多么大,也不知道这里似乎会被认为是朴素和理想的想法是否能在所有方面都坚固、都完整。

    这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是整个帝国、现实和所有人最终共同才能决定的。

    现在的断裂带是危险,是灾难,是考验,是极端。

    但是是否要以之为基础修改现有规则重置防护目标,还要看更加集体性和全面性的决定。

    直接以稳定性和冗余来抵抗这样属性未知,或者说属性很有可能为某种推测中的“无底洞”的灾难很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无底洞,而为了填补这样的无底洞很有可能会吞噬掉帝国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源。从整体考虑,如果难以做到直接抵抗着无底的灾难难以做到,或许留好必要时刻熔断的缝隙,期待能在灾难之后以更快的速度恢复或许会更符合当前的环境。

    然而,文明的时间与精力应该被拿来干什么?文明手握的庞大资源应该拿来干什么?不正是为了能让文明能够更好的存续、为了让组成文明的个体能够生活得更好?一切技术不都应该为此服务?如果说比自己的水平低太多太多的其他文明都明白此理而不断追逐更高的目标,那帝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又不与极端灾难直接抗争?

    ......

    “后勤世界集群”的内部,人员恢复格纳库阵列组。

    越来越多从前线撤下的“伤重人员”正在按照序列安排进入恢复区。

    相比于因为其他因为更加“秩序”的原因导致的生命损伤,死潮造成的破坏要棘手许多——帝国仍然有许多可以恢复生命的强大技术被保留下来,至少是留下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面对已经遭遇中重度死潮破坏的个体来说,这些技术面对并不比朴素直接的替换和治疗恢复更加有效:在叙事重写的技术内部,被死潮污染的存在就像是已经被烧毁或者染色的“纸张”,它们难以再被以正常的方式写就正常的故事;在小范围现实重置的感知里,死潮污染就是一片无形的空洞或者说一团混乱的漩涡,它们难以再被按照正常的方式扭曲或者复原;存在性转移重塑的技术内部,被死潮污染的个体与造物,他们的存在属性被腐蚀的千疮排孔如同一堆松散的砂,对他们进行存在属性的转移与重组的过程里充满了危险......

    或许,这也是帝国衰弱之后的某些直接体现——帝国曾经的技术可能仍然主要基于直接和朴素的层面,这在整个帝国的技术体系里是根基最坚固、也是最属于帝国自己的。至于其他的部分,对存在性的研究在跃升纪年开始计时后出现,帝国有对应的研究人员在那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而那些似乎更加接近神明一般的“万能技术”......它们原本可能都可以合理的对待一切,直到环境剧变,直到Σ文明自身的存在属性旋涡彻底消散,直到Σ抛射出的强大与万能本身堆砌成的高塔被死去的光彻底炸平.......

    它们成了残肢。

    “很多方面,帝国还是任重而道远......”

    ......

    “本批次所有个体已经完成修复或者转移,相关区间正在进行现象检测与对应消杀,预计标准轴时间十分钟后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