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还真有圣女 (第2/2页)
朝,北方战事不断,沿海倭冠屡屡入侵,中原也常有叛乱。一有事,在这些少数民族地方征土兵,征粮饷,地方官和监军、御史们再添点额外要求,本来就地少民贫的少数民族地方的人,又怎能活得下去。官逼民反之后,朝庭又借着镇压叛军的时机,削弱土司,夺土民田地,将土民赶入山林或逃窜安南,弄得土司和土民,与朝庭关系越来越恶劣,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冯继伦却不这样想,听得黄子语气中,俨然有指责朝官府,朝庭之意,便阴阴地看着黄子琦道,“黄知府,你要搞清楚,你是大明朝庭任命的知府,不要说出这些乱臣贼子才会说出的话,哼,要是你这话被御史们上奏朝庭了,黄知府你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哼,冯公公,你这话什么意思?黄知府说的话,岂能与乱臣贼子的话等同,我赞同黄知府所言,僮苗瑶人,从未想过反叛,哪一次广西叛乱,不是被逼得民不聊生,才有些人走向极端。我也是僮人,母亲是瑶人,祖母是苗人,我家也是土司之家,虽然多次帮朝庭镇压叛乱,可是每每大军过处,却有亲者痛、仇者快之感,真正的罪魁祸首从来没事,汉僮苗瑶军人和百姓,却死伤累累。试问,如若朝庭能好好约束各地贪官污吏,能善待各族百姓,百年间广西又岂会叛乱不息,战争不止。”呃,这人说话更大胆啊,连黄子琦都有点吃惊,虽然是帮他说话的。 黄安虎和黄子琦介绍,“此人乃田州土司府土司岑懋仁的第三子,岑廷贵,这次是奉召领兵来助太平府御边的。”田州府岑家,是广西最大的土司家族,比黄家还牛的土司,整个广西西边甚至云南一些地方,都是岑家地盘。岑家地盘上,除了僮人、汉人,苗瑶两族人口极多,并且苗瑶豪强与岑家关系密切,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既有动机,也敢于站出来,帮助黄子琦说话。而且,岑家在这一大片区域,可是从宋朝就传承下来的土司,根深蒂固,他们也不怕谁。 最大的土司家族的三公子,和第二大土司家族的土司老爷站在了一条站壕里,这让冯继伦心中一惊,然而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又一人站了出来,“冯公公,我也认为你所言欠妥,莫把我僮苗瑶诸族,等同于乱臣贼子,莫要在朝庭和忠于大明的土司,臣属于大明的土民之间挑拔。我等既是忠于朝庭的官吏,也是安抚一方的土人首领。土人有难,我们义不容辞要站出来,帮助他们。何况这些侬苗瑶人,皆因忠于莫家,替安南莫家效力,而不容于黎朝。我南丹莫家,既然姓莫,不敢置身事外。” “你,你们……。”冯继伦想说,你们反了不成,可是他实在不敢说出口,因为这人是广西第三大土司家族南丹土司莫家的人,是当今南丹莫家土司莫伋的二公子莫自在。三大土司代表合在一起,虽然带来的兵不多,可是那影响力大啊。冯继伦知道,事情不能善了,他也不能乱说话。当然,他手下早有懂事的人,去往府城通报知府去了。 这边吵吵嚷嚷大半天,黄子琦要放人,冯继伦不肯放人,两边对峙不下,冯继伦只有搬出话,“等我太平府知府来了决定。”黄、岑、莫等人,毕竟是客,也不便反驳,只能催他快报了知府决定。 知府还未来,那边哭闹的人群,突然安静了不少,一队人马从人群背后慢慢驶来,领头的那人所到之处,难民们纷纷在地上跪拜。这景象,让正在争吵的土司和太监们,都安静了下来。待那些人走近,黄子琦才看清楚,领头者居然是个女的,而且蒙着面纱。即使看不清面容,那曼妙身姿,优雅体态,隔这么远都能感觉得清清楚楚。 女子走到栅栏处,对着这边说道,“诸位大人,我们这里有近五万侬苗瑶各族百姓,他们皆是大明子民,或因追随先辈远征,或因逃避内地祸乱,徙居在高平一带。高平莫家内乱,引来黎朝贼兵,公然驱逐越族以外的他族。请诸位大人念在生民艰难,放他们进去吧,我可以保证他们并无异心,只为求生。” 黄子琦觉得,光听这声音就醉了,如果栅栏是他守着,他便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可是,冯继伦却依旧嘴硬,冷冷地说,“刚才已经商议好了,等我们太平府知名来了,才能决定是否放你等进来。况且,这些人有没有异心,你一介女流,如何可以保证,哼!” 黄子琦和岑廷贵、莫自在都忍不住心中腹诽,“果然是没了卵子的太监,对这样温柔圣洁的女子,都能有这态度。” 官兵和土兵这边人群中,却有瑶人甚至僮人、苗人土兵,纷纷跪下,“圣女,圣女,参见圣女!”那态度要说多虔诚,便有多虔诚,一个个大男人,竟都声泪俱下,磕头不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