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你弟弟可好 (第2/2页)
句狠话,便灰溜溜地离去,黄子琦便起身,亲自去解宋应升的绳索,一边解一边用充满关怀的语气说,“宋大人受惊了,宋大人受惊了,既然这些该死的海盗把你送我这里来,你就安全了,不用担心!” 宋应升很是惶恐,也很是疑惑,惶恐是因为,黄子琦级别比他高,还统率大军在这一带阻击郑根大军,弹压海盗,正所谓位高权重且势大。而他不但级别低,还特么被海盗给俘虏了,在大明朝,被俘虏过的县令,绝对只会被全国人民鄙视,而不会被身居高位的人“礼贤下士”的。所以,黄子琦这样对他,确实让他惶恐。疑惑的是,他和这位土司大人,一点也不熟,一个广西的土知府,一个广东的小县令,从来没有交集,怎么土司大人这么热情呢?虽然搞不清楚,但首先要礼貌,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宋应升被解开绳索后,便说道,“谢过大人救命之恩!”一边说一边欲半跪行个大礼,却被黄子琦托住,大礼没行成。 “宋大人不必多礼,来,来,坐下,喝杯茶压压惊!”土司大人,几乎是拉着宋应升的手,把他按到了营帐中的主宾位置上,然后亲自给他倒茶。不要说因为被俘,自觉侮没了朝庭和家族尊严的宋应升,一脸茫然,就是蒋宜明、袁承志等人,都觉得这土司大人怎么了,一个被海盗抓了的县令,值得土司大人如此对待吗?可是土司大人根本没有在意他们的眼神,在宋应升微颤的手捧着茶喝了几口,放下茶杯后,土司大人甜甜地笑着问道,“宋大人啊,你叫宋应升,你是哪里人?听口音,像江西人啊?” “啊?!”宋应升既惊讶,又奇怪,土司大人还这么见多识广,一听他口音,便知道他是江西人呢,不过土司大人猜得没有错,他只能点头说,“是,下官本籍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年初刚调任恩平县令,不想前几日奉熊都督命,领兵助防雷州,却遇海盗突袭,被其俘获,唉。” “嗯,没关系,胜几乃兵家常事,幸而那些海盗误以为我会和莫氏一样庇护他们,把大人交到我手上,我定会和熊都督为你做保,让你官复原职。” “唉,失军辱国,下官能否保住小命尚且不知,岂敢奢望官复原职。” “嗯,大明政纪确实挺严,不过我既答应帮你,就一定要帮到底。若是朝庭定要处罚,那你不如就来我思明府,别的不敢说,给你一个正七品同级官位,还是可以做得到的。”黄子琦说得很诚恳,可是宋应升和蒋宜明等人,都瞪大了眼睛。虽然土府官员,确实可以由土司任命,可也不是乱任命的啊。 蒋宜明觉得,自己必须提醒一下,“大人,请三思,虽然思明府有几个州县,似宋大人这般贤良之人,若能来任县令,定能令阖县大治。只是,宋大人身份特殊,乃是朝庭流官,是去是留,需吏部定夺。” “噢,还这么麻烦啊。那此事容后再议吧。”黄子琦还是不太熟悉明朝的许多制度,一听要吏部决定,有点头大,不过心中还是很想争取一下的,因为,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人,“宋大人啊,我且问你,你和南昌府奉新县俊才宋应星,可是相识?” “啊,大人识得长庚?”宋应星突然很激动。 “虽未谋面,却久闻其名。”黄子琦当然久闻其名,他学过的好几本历史书,看过的许多科技史著作,都有这人的大名,不过黄子琦依然汗颜,他看的书都只记了个大概,却不知道宋应星字长庚。 “长庚,吾弟也。” “噢,果然,你弟弟可好?” “唉,吾弟才华十倍于我,却屡遭坎坷,仕途艰辛,三次参加科考,均遇科场弊案,名落孙山。弟性狷介,崇祯元年第三次科场失利后,便决心不再入仕,每日浸yin于奇技巧术,聊以自娱。只是为兄我知道,其心甚苦,生活也很是窘迫。我这做哥哥的,要接济于他,他却又不愿意。” “啊,你和他说,不要苦,不要闷。若他愿意,我思明府洒扫庭xue,延请他来讲学。我也对许多奇巧技艺,颇有涉猎,略有心得,若他愿意来,我们互相切磋,定能有所成就。” “大人,这个……”宋应升有点迷茫,虽然他对弟弟也比较认可和同情,可是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时代,像弟弟那样沉迷于末技的人,真值得土司大人这般看好? “你不用怀疑,我修书一封,赠书三册,你弟看了,定会同意来见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