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1/1页)
2016年4月的羊城已经有了夏天的感觉,而北方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得不感叹中国的广大。李文来这里已经半年了,作为北河省人,刚到羊城的时候很不适应,一是天气,二是语言,三是习惯,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对老婆孩子的思念。 都说北河省人恋家,舍不得“老婆孩子热炕头”,这话李文信,他就是这样的人。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在外打了俩年工,后经媒人介绍和同村的赵圆圆结了婚。婚后小两口感情迅速升温,甜蜜美满,他就在本地找了工作,两千多块钱一个月。一年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儿子李海,初为人父李文激动同时,也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他更加努力的工作,加班,只为家里过得好一点,妻子看到李文辛苦在孩子刚断奶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婆婆,自己赶集做起了小买卖补填家用。父母二话不说就接过了照顾孙子的任务,虽然还有一个二儿子在上学,有十多亩地要种,但天下从来没有嫌弃孩子的父母。 就这样平淡而又幸福的过了五年,李文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女儿李娜,小名囡囡。 如果日子就这样下去大概李文也不会厌倦,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要家里人都平安高兴就成,孩子一天天长大,通过几年的辛苦他们两口子也盖起了自己的房子,应该说李文还是满足的。但当有一天李文骑着电车接孩子放学回家时,儿子的一句话打击了他“爸爸,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坐汽车,而我们骑电车啊?”是啊,这几年虽然工资涨了些,但物价长得更快,虽然北河省紧邻首都,城镇工资在全国却只是排中下,自己还是挣得少啊! “啊,骑电车环保,老师不是说要爱护环境吗,我们就是。等爸爸挣钱了,也给你买汽车,好吗?”“好!” 回到家里和妻子说起了儿子的话,说起了妻子的辛苦,李文也是心中郁闷,看到别人开汽车,住楼房,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但自己的学历就决定了没有关系就别想找到好工作。经商就更别说了,一没本钱,二没人脉,现在又不是改革之初,再说自己的性格自己清楚,有点宅,不善于和人打交道。 “老婆,过两年等女儿大些了我想去南方看看,听说哪里工资高。” “你舍得啊!”妻子略带调侃的说 “舍不得,可看到别人开汽车住楼房,我也想你和孩子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更何况再过两年弟弟也该上大学了,爸妈的担子太重,我们也不能只顾自己,趁爸妈年纪不大,还能帮你看孩子,我想出去闯闯。” 妻子抓住了李文的手,两人没有说话,默默的看着对方,眼中尽是柔情。 两年后的秋天,2015年,儿子上三年级,女儿在村里上幼儿园,弟弟也考上了大学,哈工大。李文也进入而立之年,通过朋友介绍在羊城一个机械厂找到了新工作。尽管有千般的不舍,李文还是含泪告别了妻儿和父母,坐上了南下的火车,成为亿万打工大军的一员。 工厂在离羊城不远的佛山市一个小镇上,名字叫含光机械厂,老板赵含光,为人不错,有员工200多人,包吃住,月工资5000多,如果有加班,挣得更多。李文很快适应了异地的生活,由于踏实肯干,加上技术熟练,他很快在厂里站稳了脚跟。 每天下班吃完饭和妻子通完电话,李文都会到镇上的书店去看书,充实自己,没文化真是越来越难行,但他更多的是想用这种方法掩盖心中的思念。 半年很快过去了,每月的工资,除了留下500块的生活费,其它的他都寄回了家里,同事邀请他出去玩,他也总是微笑的摇头,同事老张笑他:“你说你,一不吸烟二不喝酒三不去玩,活着有啥意思?”但只有李文自己知道,他的心是幸福的。 这一天下起了大雨,说是有台风登陆,厂里停产,所有人都在加固厂房。“李文,你去库房拿些铁丝。”班长吩咐道 “好”李文转身向库房跑去,进了库房找到铁丝,正准备出去,突然房顶一声巨响,眼前一片白光,李文就失去知觉。 班长王大年听到声响回头看去,只见库房顶上一道白光正在散去,紧接着“轰隆”一声,库房倒塌,“糟了,李文!”喊着就向倒塌的库房跑去。很快老板赵含光到了,紧接着消防队来了,废墟很快清理干净,但李文不见了。雨中一伙人面面相觑,赵含光问道“老王,你确定李文进了库房?”“那还有假,我亲眼看到的!”班长急了,说道。“继续找!”老板下令 找遍了厂区,还是不见李文的影子,消防队石队长走过来说:“如果24小时还是找不到,就只能列入失踪名单了。” 三天后,雨过天晴,可老板赵含光却是满面阴云。李文失踪了,死不见尸,生不见人,就这样活活不见了。 狠狠摁灭手中的烟头,赵含光平静的说道:“刘秘书,取50万,跟我去李文家里。”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