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源平藤橘 (第2/2页)
也是天下纷争不止的原因吧。" 本来听着昏昏欲睡了,却是被和尚最后一句勾起了兴趣,玉千代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分封制的弊端,古代日本、欧洲诸国之所以战乱不断,分封制是很重要的原因。看似把土地分给自己的亲族镇守十分安全,却不知道也是分弱了宗主的势力,最后枝叶强过树干,家族这棵大树也就轰然倒塌了,和尚身在世代之中却能看清这些,着实不易了。 看到玉千代赞同的眼神,天室光育却没有给一个孺子可教的回应,只是有些认可地说:"殿下年仅2岁能听明白、想明白这些,说明殿下是有宿慧的,源平藤橘包括天家,都分封亲族或家臣驻守地方,为什么?不过是一个利字,天下很大,却又着实很穷,统管这庞大贫穷的六十六国太过困难,而能得到的利益却很小,地方的土豪如盛夏之野草,无法清除,亦很难统一调令,另一方面,执政初期能承担支付功勋大臣和亲族的本钱太少,不授予管辖地方的权利又能给予什么呢,所以一代一代的武家政权是没法安定天下的。武士,终归是不行啊。" "大师的话可是太失礼了,"玉千代假装威胁到,"这话让外面的人听了,估计会有人排队合您决斗啊。" "哈哈哈,"天室光育不以为意的笑到,"殿下太认真了,这乱世谁会在意别人怎么说呢,玩命赚取功勋的武士们哪里懂得这些大道理,打仗不过是为了有口饭吃而已。" "大师未免偏激了,"虽然没有作为武家子弟的觉悟,但是和尚的有些看法玉千代还是不认同的,因为在后世的历史上,结束日本战国乱世的仍然是武士,仍然是武家政权让这个国家不断延续着,日本与亚洲各国比并不大,这时候人觉得大不过是不会管理罢了,"总是有厉害的武士会终结这种恶性的乱局。" "殿下和景虎殿下不愧是长尾家子嗣,连给的回复都这么相似。"天室光育说到。 "景虎大人怎么说?"玉千代好奇道。 天室光育想了想说到:"景虎殿下初到寺里时,比殿下大四、五岁,脾气却是十分暴躁的,不像是个孩子,那时景虎殿下很自信的说自己能够扫平天下,结束乱世,还政于天皇。哈哈,小小年级能说出这些话真是了不得呢。殿下在我寺里读书6年,不久前元服,我们又说起这事,景虎殿下说乱世之人如浮萍,随波逐流而已,但凡秉持义理,问心无愧,再也不敢妄谈天下了。" "景虎大人是觉得自己成为不了那种人么?"玉千代郁闷了,怎么未来的军神大人的选择这么消沉啊。 "并非不能,而是不愿意吧。"天室光育摇摇头,"景虎殿下生而狂躁,却是很有佛心的一个人,学习这六年却是看的更清了。立国以霸道,为政以王道,才可能还民以天道,但是景虎殿下却无法下定决心走出这霸道的第一步,因为这本身就与义理不和啊。" 玉千代隐约明白了这个意思,就像企业集团,原始积累总会是充满血腥的。 "玉千代殿下天资聪颖,在之前的宴庆上我就发现了,今天更是确认了,换作其他的孩子,和尚我说的这些听都不可能听懂。神佛还真是护佑长尾家啊,先有了景虎殿下,又有了您,这是给长尾家立足乱世的两件瑰宝啊。” “我可不是出自长尾家,不过是被送来有口饭吃罢了。”玉千代故意说道。 “那殿下来到这里,不更是说明有神佛安排吗?”和尚笑道,对玉千代提及自己的出身不是很在意,在这个时代更注重家族传承,而非单纯的血缘,“不过,这是神佛赐予的福气,却也是负担,殿下现在怎么说也身为武家一份子了,生在这当世修罗道场,又如何做何选择呢?" “天塌了自然有个高的顶着,我只要好好过活就好了。"玉千代话虽然玩笑,却是真实所想。这是什么世代,战国啊,人命如秋天的树叶,风一吹就大把的飘落了,当武士杀敌?别开玩笑了!抱抱未来军神的大腿,作作米虫,这一世也就过了。 天室光育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乱世总是不由得自己的,不说这些了。从这个月开始,我每十日便来城中教授殿下一次,殿下有什么问题吗?" "辛苦大师了。"玉千代觉得没什么问题,课业安排宽松些总是好的。直到第二天,玉千代才痛苦的发现自己的功课可不仅仅是跟着和尚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