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真理教 (第1/2页)
黑手佣兵团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西门战场,应该是去进攻美心罐头厂了。 他让手下通讯兵多次尝试联络熊猫人军团,但是都没有结果,不知道是设备问题,还是美心罐头厂已经落入敌人手中。 上一次宝石城西门被攻破,唐岩干掉了罗作明,他这颗墙头草倒向了夏家。 这一次宝石城西门又被攻破,焦同志与夏新的情况不妙,他这颗墙头草是不是该倒向回连才与柴晓农呢? 现实没有留给他太多思考时间。 西墙与南墙接壤的地方传来一声爆鸣,混凝土块如雨点一般落在地上,劈啪作响。 宝石城卫队一部在那里同剃刀人魔士兵对峙,一时片刻难分胜负。 总督府天台外环结构部署着狙击手,也能为敌人带去许多麻烦。 在张丰看来,黑色圣徒的人与剃刀人魔的人并不是重点;来自回连才庄园的特遣队算是个大麻烦,不过韦连长已经带领他的人把特遣队赶到集贸市场西南角的仓库区。 重点是麻衣人! 就在张丰犹豫着要不要再当一次墙头草的时候,正门那边跑来一队麻衣人,方方正正的布袋上只有三个窟窿,看不到表情变化。 他们排成一列,像一节火车般前进。 火车是用轮子移动,他们是用两只脚移动,动作整齐划一,看起来就像一个人。 张丰看到门洞里的景象忍不住骂了一句:“疯子。” 街口停着的装甲车向外探出一点,待命多时的枪手拉着12.7MM机枪把手一转,手指扣动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 火舌自枪口喷出,弹链叮叮前行。 门洞的阴影里爆出一团团红花,最前面的麻衣人胸口多了几个窟窿,不断有血液飞溅。 最前面的麻衣人倒下去。 后面的麻衣人跨过同伴尸体继续向前。 当太阳的光芒切进门洞,照在脏兮兮的布袋时,一枚又一枚子弹刺入第二个麻衣人胸口,打得血水飞溅,身体乱颤。 他向着侧方歪倒时,第三名麻衣人冲出门洞,手里的95式突击步枪吐出不耀眼的光。 射向城内的子弹只是打的装甲车头叮叮作响。 车上枪手冷着脸继续射击。 第三名麻衣人很快步上前辈后尘,成为门前流血的死尸。 然后是第四名。 第五名。 …… 至第七名麻衣人倒地时,门洞外面的尸体躺成了一条线。 与刚才的情况不同,第八名麻衣人是蹲着的,肩上扛着一门形同RPG的武器。 装甲车上的枪手未等修正射击角度,只听嗖的一声,第八名麻衣人身后吹出一股火焰,前方弹头笔直射出。 嘭! 弹头击中目标,装甲车晃了晃。 就只晃了晃,没有火焰膨胀,也没有硝烟滚滚,弹头好似没有装药一般,只是钉附在车头侧方装甲。 放在以往的战争中,遇到哑弹自然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放在这场战斗中,枪手顾不得继续射击,把手中机枪一丢,非常麻利地由车顶跳下。 也就一个呼吸时间,装甲车后门开了,驾驶员也一脸急色跑出。 与此同时,钉在车头的“火箭弹”尾部向外一弹,露出中间三根导轨,导轨里面不是空的,固定有多个圆柱体。 圆柱体近似哑铃,中间窄两侧宽。 生活在废土世界的人对于这样的物体并不陌生------核融合电池。 当一道激涌电流在导轨间掠过,核融合电池出现鼓包现象。 没有爆炸,没有火光,rou眼看过去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而无论是装甲车上的人,躲在集装箱屋子里的张丰,还是街口那边的人,都在以最快速度后撤。 直至装备盖革计数器的士兵停住脚步,众人这才长松一口气。 麻衣人就是用那件东西快速瘫痪西门防线的。 与RPG、火箭发射器一类武器不同,麻衣人发射的弹头属于核武器的一种。 虽然从外形结构来看给人粗制滥造的感觉,但是威力不小,它能够激发核融合核心的能量,制造一场伽马射线暴,对范围内生物目标造成致命伤害。 面对插满城墙的这种核武器,宝石城卫队除了撤退没有任何选择,于是便有了当前发生的事情。 装甲车完了…… 没人敢去开它……除了那群疯子。 99式主战坦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开始向后撤退。 另一边,大量攻方人员经门洞进入城内,沿着墙根向两翼移动,形成包夹态势往前推进。 哒哒哒哒…… 突突突突…… 枪声不断在街巷蔓延,偶尔会有爆炸发生,青烟自战区飘起,滚滚升空。 轰,轰…… 125MM炮射出的炮弹在街道爆炸,然后是机枪的扫射声。 大动静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很快停止,应该是步上装甲车的后尘。 像麻衣人所用核武器,除非是穿戴防辐射类动力装甲,一般载具与掩体根本没有办法防御。 可以说宝石城卫队被针对惨了。 张丰根本组织不起强有力的狙击,因为一旦推进受阻,敌人就会使用核武开道,逼的他们不得不向后转移。 若不是早前部署的狙击手对敌人带去极大压力,恐怕宝石城卫队已经一败涂地。 怎么办?怎么办! 张丰带着他的人撤退至水处理设施所在位置,满脸阴沉看着平民区最高的集装箱顶盛开的巨大火花。 又一名狙击手被黑色圣徒的人用RPG轰杀。 剃刀人魔的士兵也从南方城墙与北方城墙下来,配合西门杀入的同伴将城内持续反抗的宝石城卫队撕裂分割,一点一点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形势越来越不妙,士气越来越低。 “将军,不行撤吧……”一位参谋官说道。 张丰沉默不语。 他们如果撤了,谁去牵制那些麻衣人?一旦放任他们进入体育场区域,夏新与焦同志还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