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人之初 (第2/2页)
实回答的不是白胡须老人问的问题,急忙再次说道:“先生,有学问的人,我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让父亲归家,让母亲幸福,家庭幸福和睦。有大学问的人,就是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幸福,这就是我认为的有学问的人。”萧白说完,低下的头也抬起了一些,弯下去的腰慢慢的直了起来。 “哦,让父亲归家,母亲幸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你认为的有学问的人或者也是你自己希望以后自己成为的人。恩,不错。”白胡须老人点了点头说道,似乎感觉这样的话从个孩童嘴里说出来稚嫩的很真实。 “人之初,天性孝,妙哉。”白胡须老人嘴角喃喃说道,说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你再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老人回过神来继续问道,语气依然和蔼。 “先生,我听先生在读《创世纪》,混沌蒙蒙,始于初来。阴阳蔼蔼,泰极彼开。衍生五行,环宇宙来。金木水火,土厚世开。天诞万物,围世界来。风雨雷电,冥幽魂开。人间沧沧,众生归来。仙凡茫茫,路远难开。”萧白正色的直着身体说道。 “哦,记性不错。”白胡须老人似乎有些惊讶萧白的记性。 “萧白,你在和平村有人教导过你吗?”白胡须老人问道。 “先生,我自小都是母亲教导我写字,母亲也说过我记性有天赋,所以带我来青阳镇求学,只是刚搬到镇上不久,母亲还未找到生计,所以未曾上过私塾。”萧白诚恳的回答道。 白胡须老人看了下萧柏,说道:“我看你记性不错,木屋还有一张空桌,也是凑巧。自明日起,你便跟着他们一起来上学吧,先生的私塾不收钱,看缘。”白胡须老人指了指后面的孩童,转身而去。只是边走,嘴角依然喃喃念到“人之初,天性孝,妙哉。” 木窗下站着的萧白听到白胡须老人说的话,脸色一喜转身淋着雨飞快的跑了出去。木屋下站着的八个孩童看着在雨中奔跑的萧白,都露出不解的表情。 青阳镇,镇西边,一个破旧但整洁的院落,院落摆放着整齐的树枝,一个用树枝围着的鸡圈,几只小鸡躲在了茅草搭的鸡舍里,透过有些破陋的木窗,可以看到一个双臂比正常女性要壮些的妇人,手里拿着针线在绣着女红,眼睛不时的透过破陋的木窗看着窗外,眼神里透露出焦急。 突然,妇人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开门,跑到院落中。看着在雨中奔跑的萧白,急忙一把,把萧白拉进了屋里,拿出毛巾来擦拭萧白头上的雨水,又去拿出依旧还是有些发白的衣衫过来给萧白换上。 “小白,你去哪里了?怎么去那么久?还淋成这样。”妇人拿着萧白淋湿的衣衫放进木盆,边洗边问道。 “饭菜都在桌上放着,凉了的话,就自己去热热。”妇人没等萧白回答,又说道。 “娘,饭菜没凉还热乎着呢。” “娘,今天给你说个开心的事,镇东边青源书屋的先生说明天我就可以去私塾求学,不用交学费。”萧白边吃边说道。 妇人听到萧白说的话,停下了手中的衣衫,起身急忙走到萧白身边问道:“什么?青源书屋的先生收你入学了?娘今天出去找活路的时候打听了,青阳镇最好的私塾就是青源书屋,而且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里面求学,书屋的先生收学生,不看家世,不看富贵,看缘。娘今天找了些女红跟洗衣衫的活路,还说存够钱送你去镇西的私塾。娘,很开心……”妇人说完,用衣袖抹了抹发红的眼睛。 萧白看着娘亲,停下了手中碗筷,紧紧的抱着娘亲,紧紧的抱着。 “娘,我都不知道青源书屋是镇上最好的私塾呢?” “嘿嘿,娘,你别哭,以后我会成为个有学问的人,一定会的。”萧白笑着说道。 当萧白低头的瞬间,隐隐可以看见萧白的眼眶微微泛红。 “好,好,你也别逗娘开心了。你说说你是怎么让先生收你入学的。”妇人看着萧白问道。 萧白把自己怎么会到青源书屋,又是怎么在窗下听课,都一一的给妇人说了。妇人听完,眼泪终于止不住的掉了下来。 “小白都是娘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嘿嘿,娘,没事,我打小身体就好。” “是啊,你打小身体就好。”妇人摸了摸萧白的头,回忆起自从萧白父亲出门谋生后,萧白一直跟在自己身边,自己做什么农活就跟着做什么农活。每次都跟自己抢着做,想到这里,妇人欣慰的看着萧白。 “好了,你也快吃饭,娘去把你的衣衫洗了,吃完,自己去热水洗个热水澡别生病了。” “好的,娘。” 夜,慢慢的黑了,雨还在继续的下着。青阳镇西边的一个小院落,隐隐的透出点光亮,从破陋的窗户看去,一个妇人在做着女红,身旁睡着个孩童。 孩童好像做了个美梦,嘴角露出了笑容。妇人停了停手上的活路,看着孩童,也露出了笑容。 雨夜,变得很美,很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