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3 朝堂内外 二袁终决裂 上 (第1/1页)
袁氏满门被杀,朝中百官惊怖,关东群雄的反应却让人费解。 车骑将军袁绍屯驻平皋,后将军袁术留守南阳,都没有任何发兵复仇的迹象;酸枣各军粮草耗尽,更是纷纷散去。 三月底,曹cao自扬州募得千余士卒回归,只有鲍信领数千人马留在酸枣,两人合兵一处,北上河内,面见袁绍。 袁绍以军中兵力、粮草不足为由,拒绝南下进攻董卓。 曹cao无可奈何之下,留曹仁、曹洪守住军营,自己带着夏侯兄弟北上,赶往野王寻陆翊相见,说起眼前局势。 “关东诸将,多因私利而忘大义。”曹cao喟然叹道,“就在近日,刘公山发兵攻杀桥元伟,以从事王肱取而代之,袁本初竟听任不管!” 刘岱,字公山,时任兖州刺史;桥瑁,字元伟,生前为东郡太守。 “月前,袁绍曾遣刘玄德渡河探查敌情,似有进军南下之意。”陆翊疑惑道,“如今在公义之外,袁氏与董卓另有私仇,为何一直按兵不动?” 陆翊从黑山归来,已经超过半月,珞伽、刘备等人渡河之事,自然早就知晓,只觉袁氏兄弟的行为有些匪夷所思。 曹cao将袁绍的借口转述了一番,然后叹息道,“会盟诸将,人心离散,我观袁本初并无速战之意,倒似另有所图!” 群雄会盟酸枣的时候,袁绍曾以“争天下”之论试探曹cao。 时至今日,曹cao有些恍然:或许从一开始,袁绍就奔着“争天下”而兴兵;至于讨伐董卓,不过是方便行事的借口! “呃~?”陆翊面露疑惑。 “青州刺史焦和病故,袁本初已表广陵臧洪继任。”曹cao斟酌道,“眼前他按兵不动,或许打算先定关东,巩固根基之后,再讨董贼。” 曹cao虽与陆翊交好,但言语间极为谨慎,并未明说袁绍“争天下”之论,只是借青州之事,婉转指出袁绍的谋划。 陆翊何等聪慧,结合所知公羊阁、太平道讯息,当即恍然大悟。 “如此说来,小弟留在野王、泌水,怕是碍着某人了!”陆翊肃然道,“以孟德兄之见,袁绍可会诉诸武力?” 河内兼具地利、人和,袁绍势必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陆翊的墨家传人身份,又注定了二者难以共存。 “情况或许比这更糟。”曹cao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近日,袁本初欲调河阳人马东归,又派张杨、于夫罗北上怀县,其中深意,细思极恐啊!” 河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旦撤兵,则河南董卓、河东牛辅的威胁,将直接由泌水、野王两地承担。 而怀县,正在野王背后。 当日陆翊在河阳能够大胜,全靠偷袭,其中还有刘备、郭太相助。倘若正面交战,绝不可能是董卓数万大军的对手,何况还有袁绍在旁居心叵测! “嘿~!”陆翊怒极而笑,讽刺道,“讨董之事,若袁绍也有这般上心,则酸枣会盟所图,只怕早已如愿!” 这种不择手段、背后伤人的做法,倒和“上师”于吉极为相似。 “子羽固然文武兼备,但在中原的根基尚浅。”曹cao斟酌道,“何不以退为进,主动让出野王、泌水两县?” “袁绍虽然令人不齿,此地百姓却是无辜。”陆翊叹息道,“孟德兄所言,确实有理,不过两县本属河内,小弟应该交给王府君才是!” “王公节轻财好施,任侠仗义,自然不错。”曹cao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只是他素以袁氏门生自居,唯袁本初之命是从,其中有何差异?” 陆翊颌首笑道,“王府君轻财仗义,或许能让小弟不致空手离去!” 数月以来,他与史阿、卢植等人在野王、泌水两地,投入了大量物资心血,却又难以带走,只盼王匡能够有所回馈。 曹cao问道,“子羽可有去处?” “尚在商议当中。”陆翊坦然相告道,“或去黑山漳水一带。” “黑山军?!”曹cao显得颇为吃惊,“那可是太平道黄巾余部!” 两人相识已久,陆翊的师门、双亲仇怨,曹cao自然早就清楚。 “其中另有缘故。”陆翊苦笑道,“此事错综复杂,眼前不便相告!” 曹cao听罢,欲言又止。 “子和在军中数月,已知骑战精要。”陆翊欣然道,“此去黑山,前途未知,不如让他回到孟德兄身边?” 对方冒着得罪袁绍的风险,仗义前来相告,陆翊又岂能没有任何回馈? 曹cao站起身来,深施一礼,“子羽慷慨大气,愚兄铭记在心!” ------------ 转眼又是数月过去。 小暑时节;延熹里,相国府。 此前,长安传来的变故,让董卓暂时放弃了率兵南下的打算,留在雒阳相府,不断遣人发布政令,以巩固后方。 袁隗既死,董卓以幽州牧刘虞为太傅,并派出使者北上,传达诏令; 除去盖勋越骑校尉一职,仅保留颍川太守空衔,并召回长安城中; 以中郎将吕布领军驻守孟津、小平津,改由董旻带人发掘其余陵墓; 五月,司空荀爽病逝,次月,光禄大夫种拂继任; 又派出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毋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人,前往关东游说会盟群雄,以达成不战而胜的意图。 胡毋班、吴循、王瑰刚刚抵达河内,就被袁绍指使王匡,尽数收押斩杀;南阳方面,阴循也被袁术斩杀,只有韩融德高望重,得以幸免。 “呃哈哈哈呵~!”董卓得知此事,忍不住仰天长笑,“文优这番谋划,可谓一箭双雕,当真妙极了!” 董卓、李儒以家属为质,派出胡毋班等人游说,为的是借刀杀人,挑拨离间关东士族,袁绍、袁术兄弟果然中计。 “河内太守王匡,本是胡毋班的妻舅。”董白感慨道,“此人素以轻财好施闻名,不想也有杀伐果断的一面!” “朝堂内外,纵是父子兄弟,反目成仇者又何尝少见?”董卓借机教诲董白,“这些年来,我儿不但心肠变软,连官场权术也生疏了许多!” “大人教训得是!”董白无声苦笑,转而问道,“长安百废待兴,财物紧缺;此间陵墓所得极多,大人何不划拨少许,作为朝野建设之用?” “我儿此言差矣!”董卓摇头道,“眼前关东群贼未平,军中每日所耗,不计其数,此时又怎能先顾其它?” 董白眉头一蹙,提议道,“数月前,刘景升已在南郡立稳足跟,荆州一带向来富庶,大人何不举兵打通南北道路,取荆襄物资弥补不足?” “我儿所言,也有道理!”董卓思忖道,“只是孙坚骁猛善战,此事恐非旬日之功,恐怕远水不解近渴啊!” 一时之间,父女二人全都陷入沉思。 “呃呵呵呵哈~!”董卓忽地纵声长笑,恍然道,“雒阳、长安宫室内外,多有铜人、铜马之物,大可取来铸为小钱,以解当务之急!” “此事不可!”董白急忙劝阻道,“钱财虽可铸造,物资却并无补给,新钱一出,恐怕货贱物贵,民不聊生!” “桀桀桀桀~!”董卓一阵狂笑,不以为然道,“天下百姓,本为鱼rou,自当供我驱使,任我取用!” 董白心急如焚,正要再劝。 “某家心意已决,我儿无需多言!”不等董白开口,董卓断然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