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香_172 狼烟起 尘飞扬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2 狼烟起 尘飞扬 下 (第1/2页)

    “朝廷拒不赦免,我等当以死相拼!”

    “若能攻克长安,可得天下!如若不克,则劫掠三辅妇女财物,西归凉州故里,尚可安享余生!”

    李傕、郭汜等人散出上述言论,沿途收拢西凉散卒,刚到郑县,麾下已有大军四、五万,沿途烧杀抢掠,关中东部狼烟四起,尘土飞杨。

    与此同时,长安城。

    司徒王允自秉政以来,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短短一个多月,昏招迭出,尽失朝野之心。他的种种举动,坐实了太尉马日磾当日的评价。

    后世白居易有一句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后面半句,倘若用到王允身上,也非常贴切。

    李傕等人举兵西行的消息传到朝中,王允再次干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既未以皇甫嵩为将,也不让吕布出征,反而找来徐荣、胡轸、杨定。

    “这群鼠辈大张旗鼓,意欲何为?”王允声色俱厉道,“今日让尔等领兵一万,前去征讨,以赎自家罪孽!”

    三人里面,徐荣最擅用兵,威望最高,当即被指定为主将。

    皇甫嵩、吕布得知这事之后,不由震惊失色,当即赶到司徒府上。可惜晚了一步,徐荣三人已经率军出城。

    “徐荣也还罢了!”吕布扼腕长叹道,“那胡轸出身河西马贼,贪财好色,残忍嗜杀,与郭汜之辈臭味相投,只怕有去无回,反而助长叛贼实力!”

    “我等据有朝堂大势,段煨主动请降,牛辅望风而逃;区区胡轸,又岂敢逆流而行!”王允不以为然道,“奉先这话,实在太过多虑了!”

    吕布见劝说无用,当即转身离开,回营整顿并州兵马,以备不测。

    皇甫嵩冷眼旁观,对司徒王允彻底失望。此一时,彼一时,此人权力熏心,行事毫无章法,若不是愚蠢至极,就是心怀叵测,绝对不可与之为伍。

    一念及此,皇甫嵩拱手告辞,回到府中,次日称病不出。

    数日之后,徐荣率部在新丰一带与李傕等人交战。正在僵持之时,胡轸、杨定临阵投敌,徐荣猝不及防,当场战死,余部全都弃械投降。

    消息传到长安,王允似乎幡然醒悟,迁皇甫嵩为车骑将军,请他负责布防京师。但皇甫嵩以生病为由,婉言拒绝;守城之责,只好落在吕布身上。

    安门街,吕府。

    吕布招来并州众将,针对京师内外眼前的局势,展开商议。

    “形势危急,各位大可畅所欲言!”吕布首先开口道。

    “李傕等人收拢士卒,号称十万。”魏越神色凝重,“城中除去我等,另有禁军、城卫万人,加上益州牧刘焉派来的叟兵三千,拢共不到两万。”

    双方兵力,大致为五比一,且禁军战力不足,形势不容乐观。

    “董卓秉政之时,人马总共不过十万。”张辽显然另有看法,“除去城中禁军,算上逃亡、战损,敌方的人数,应当在五、六万之间。”

    “不止此数!”高顺沉声道,“此前右扶风的董军,大多跟随樊稠、董承逃亡,如今李傕、郭汜进攻长安,二者势必会师一处,恐怕不下七、八万。”

    曹性抱怨道,“若非王司徒胡乱用兵,兵力怎会如此悬殊!”

    宋宪、侯成等人纷纷附和,王允任用胡轸、杨定之举,显然惹来众怒。

    “哼~!事到如今,我等与王司徒已是荣辱与共。”吕布对王允虽然不满,却知道自从刺杀董卓那一刻起,早就和王允绑在了同一驾战车之上。

    “南城为皇宫所在,又是我等家眷居处。”吕布继续道,“孟扬、子善,你二人领本部人马三千,守住南面三门!”

    “诺!”魏越、曹性轰然应道。

    “李傕、郭汜自新丰过来,东门首当其冲。”吕布目视张辽道,“文远,你领本部两千兵马,与侯成会同莫苏的三千叟兵,把守东面三门!”

    叟人为益州一带的异族,因生存环境恶劣,常应汉廷征召,以作战为生。眼前京师与关东隔绝,唯有汉中连通,这部分人马来自益州牧刘焉。

    “诺!”张辽、侯成领命。

    “宋宪,你与越骑校尉王颀,共领禁军五千,驻守西面三门!”

    早在去年,盖勋就已忧愤而死,越骑校尉一职数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