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35章 投石问路(求订阅!15) (第1/2页)
,北颂 寇季交托给刘亨的事情,刘亨很上心,出了寇府,他就赶往了万象典当行。 事实证明,寇季的办法很有效。 一个时辰以后。 寇礼贼头贼脑的回到了寇府,他不敢去寇准的卧房,怕被寇准发现了端倪,责罚他。 而是躲在了一间厢房内,让府上的仆人帮他唤寇季。 寇季赶到厢房以后,就看到了寇礼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正低着头,搓着手,在厢房里转悠。 “爹……” 寇季对着寇礼拱了拱手,呼喊了一声。 寇礼见到了寇季,很激动。 他仰起头,看着寇季,激动的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 寇季仔细瞧着寇礼,发现许久不见,寇礼居然福泰了不少,看得出来近些日子伙食不错。 只是脸上少了一抹红光,显得有些苍白。 寇季扯了扯嘴角,他估计,寇礼脸色之所以这么白,肯定跟刘亨有关。 刘亨估计没少吓唬他。 “季儿啊……” 寇礼最终还是张嘴了,声音有些颤抖。 寇季问道:“爹,您有何吩咐?” 寇礼目光在寇季身上盘桓了许久,才张口问道:“那个……为父听说,你在万象典当行有份子?” 寇季闻言一愣,心里思量着。 寇礼这是在诈他。 当即,他认真的点头道:“是有一些份子,不过占的份子并不多。爹,您问这个做什么?” 寇礼听到这话,脸色惨白。 回府的路上,他心里隐隐有些小期盼,期盼刘亨在万象典当行说的那些话是骗他的。 可如今听到了寇季的话,证实了刘亨没有说谎,他心里那点小期盼也没了。 两千贯的债务,对于寇礼而言,可不是个小数目。 他没有寇季那种点石成金的手段,也不敢去寇府帐房,支取大笔钱财,只能自己想办法慢慢还。 他现在还是太学生,又没有官身,也没啥固定收入,每月的花销,都是从寇府帐房支出的月钱。 就他那点月钱,得攒到何年何月,才能还清那两千贯的债务? 一瞬间,寇礼觉得人生充满了灰暗。 也暗自为自己在青楼里挥霍而赶到后悔。 寇季见寇礼脸色惨白,心里暗自偷笑,嘴上却充满担忧的问道:“爹,您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白?” 寇礼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摆着手,含糊的道:“没什么……” 寇礼没有跟寇季说万象典当行的事情,也没有让寇季帮忙还钱,让寇季觉得有些意外。 瞧他的意思,大概是不好意思把此事说出来,想凭一己之力,偿还这些两千贯的债务。 寇季知道寇礼现在心里肯定不痛快,也没有追着刨根问底。 他轻声劝解道:“爹,祖父晕厥,您不在府上守着,伺候在祖父床前,已经有人开始说闲话了。若是因此落一个不孝的名声,您以后可就没办法在汴京城待了。 快跟孩儿去祖父床前守着,说不定祖父见您孝心可嘉,还能涨一涨您的月钱。” 寇季这话说到了寇礼的心坎上,他现在缺的就是钱。 他心里虽然怕见寇准,可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只能硬着头皮道:“走走走……去你祖父卧房……” 寇季无声的笑了笑,被寇礼拉着出了房门,赶去寇准的卧房。 父子两人走了几步,寇礼突然脚下一顿,侧头道:“最近……那个刘亨没来府上找你吧?” 寇季先是一愣,仔细思量了一下,猜到了寇礼问这话的用意,晃了晃脑袋。 寇礼见此,似乎放松了不少,他认真的叮嘱寇季道:“季儿,这汴京城里,鱼蛇混杂,你要防着点。特别是刘亨那小子,为父听说,那小子是汴京城里有名的纨绔,人坏得很,你少跟他来往。 他要到府上找你,你最好不要见他。” 寇季愣了又愣,心里哭笑不得。 他没料到,寇礼在万象典当行待了一个月之久,居然没弄清楚他跟刘亨的铁杆关系。 寇季原以为,寇礼准备询问他跟刘亨的关系,为此他还专门准备了一套说辞,打算给他讲解一下关系是关系,钱财是钱财,不能混为一谈的道理。 如今看来,白准备了。 “孩儿记下了……” 寇季心里憋着笑,随口应付了一句,跟随着寇礼到了寇准卧房。 他们父子二人到了寇准卧房的时候,那些个官员们,已经离开了。 寇准并不知道寇礼做了什么混帐事,所以在见到寇礼的时候,并没有责怪他,只是不咸不淡的随口说了一句,“回来了?” 寇礼赶忙凑上前,施礼道:“爹,儿回来了……” “嗯……” “您的病情……” “不碍事……” “可您……” “……” 寇礼很热切的询问者寇准的病情,寇准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随口应付着。 寇季瞧见这一幕,晃了晃脑袋,退出了卧房。 从寇准对寇礼的表现来看,寇准似乎对寇礼已经失望了,并不打算管他。 寇礼到现在还没被寇准送回华州老家去,多半还是因为寇季的缘故。 …… 此后几日。 寇礼一直规规矩矩的守在寇准床前,照顾寇准。 寇季反而无事可做。 寇准递上去的乞骸骨的奏折,很快得到了批复。 还是赵恒清醒的时候,特地批复的。 诚如寇季所言,赵恒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让寇准乞骸骨。 他给寇准的批复,只有两个字。 不允! 不仅如此,他还给寇准特批了一个长假,允许寇准挂着宰执的名头,在家养病。 除此之外,还特地赐下了一大堆珍贵的药材和补品。 刘娥和丁谓二人,为此,没少在赵恒耳边进谗言,可赵恒如同吃了秤砣一样,心硬如铁。 寇准在拿到了赵恒批复的奏折,以及赵恒赐下来的赏赐以后,大笑了三声,然后写了一道谢恩的奏折,丢进了宫。 寇准上了一道乞骸骨的奏折,非但没有因此被罢官,反而稳固了他的地位。 这让一帮子等着看他倒台的人,惊掉了下巴。 刘娥和丁谓二人谋划已久,就等着寇准贪恋权位,他们好借机组织人弹劾,一举把寇准逐出汴京城的。 却没料到,寇准只是一封简单的奏折,就让他们的谋划落到了空处。 两个人在资事堂里把寇准数落了个遍,却又拿寇准无可奈何。 最终只能把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