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54章 女人的嫉妒,似蛇如蝎 (第1/2页)
当一柄带着三彩纹路的刀出现在寇季手里的时候,阿古捏眼珠子都瞪直了。 当寇季随手用手里的刀砍断了作坊里的一柄旧刀的时候,阿古捏下巴差点掉地上了。 唯有在辽皇耶律隆绪,以及辽国贵族手里才能见到的兵刃,居然被寇季锻造出来了。 阿古捏相信寇季会锻刀,也相信寇季会锻造出好刀,可他从来没有奢望过寇季能锻造出宝刀来。 “咕嘟~” 阿古捏盯着刀吞了一口口水。 寇季随手把刀递给了阿古捏,低声笑道:“不必吃惊,寻常的刀剑而已,刀上只有三种纹路。可惜材料仍有短缺,若是材料足够的话,我能锻造出七种纹路的刀。 那才算得上是宝刀。” 事实上寇季这话有些不仅不实。 这种铸造刀剑的工艺,九纹的才算是真正的宝刀。 寇季勉强能锻造出九纹的,只不过他锻造出九纹的刀,太脆、太渣。 除了卖相好以外,一无是处。 他只是一个造假出身的人,不是真正铸造刀剑的大师,能力有限。 寇季有没有说真话,阿古捏不知道。 他只知道,寇季锻造出了三种纹路的刀已经这么厉害了,那七种纹路的刀,肯定更厉害。 几乎没有任何有趣,阿古捏就追着寇季问道:“你要什么东西,我帮你去找。” 寇季犹豫道:“你太好找……” 阿古捏晃荡着脑袋,认真的道:“只要是大辽有的,我都能帮你找来。” 寇季随口曝出了一些东西的名字。 怕阿古捏记不住,又取了一块炭,写在了一张灰灰的纸上,递给了他。 阿古捏拿着纸,连夜去找东西。 寇季则扔下了锻造的工具,回去睡了。 此后几日,阿古捏在疯狂的搜罗寇季所要的东西,寇季则安心的在铁匠作坊里打造刀。 随着一柄柄的三纹刀的出现,寇季能打造出神兵利器的消息,席卷了整个营地。 慕名而来的人多不胜数。 些许的辽国贵族也奔过来找寇季打造兵刃。 消息自然不可避免的传进了辽皇耶律隆绪的耳中。 辽皇耶律隆绪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越好的刀剑,打造起来越废材料,而且锻造工艺也难,根本无法推广出去。 只要不能推广到出去,就不能装备全军。 不能装备全军,再好的工艺,对辽皇耶律隆绪而言,那也是可有可无。 论兵甲之利,天下间没有人那个国家能比得上宋国的。 可那又怎样? 宋人拿着全天下最好的装备,还不是天天在挨打。 而宋人拥有的装备的制作方法,辽皇耶律隆绪都有。 他为何没有在辽国境内推广步人甲呢? 还不是因为步人甲造价太高,辽国装备不起。 寇季打造的刀剑,在辽皇耶律隆绪眼里,跟宋国的步人甲一样。 虽然好,但无法装备全军,对辽国无用。 相比起来,辽皇耶律隆绪更喜欢寇季制作的磷火弹。 那种只要点燃以后,见什么烧什么的磷火弹,才是辽皇耶律隆绪更需要的。 所以,当辽皇耶律隆绪听到了寇季能打造上等刀剑以后,并没有太大反应。 他只是背地里派人,帮着阿古捏,凑齐了寇季所需要的一切材料。 寇季拿齐了材料以后,钻进了铁匠作坊里,就再也没出来。 没过几日,一柄七纹路的宝刀就出世了。 阿古捏拿到了宝刀以后,如获至宝,试了一番宝刀的锋利程度以后,抱着就不撒手。 他抱了足足两日,才一脸不情愿的询问寇季,“我要不要把这柄宝刀献给陛下?” 寇季闻言一愣,晃了晃脑袋,“没必要,宝刀配英雄。辽国皇帝陛下又不用上斩杀敌,他要这宝刀也无用。你自己留着吧。” 阿古捏犹豫道:“可我……” 寇季看出了阿古捏的顾虑,低声笑道:“放心,回头我打造一柄九种纹路的,送给辽国皇帝陛下。” 阿古捏一脸愕然,“还有更好的?” 寇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道:“你太贪心了……” 阿古捏一愣,挠着头灿灿一笑,“七种纹路的陪我,刚刚好。”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道:“你先回去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忙,忙完了去找你喝酒。” 阿古捏重重的点了点头,抱着他的宝刀离开了。 寇季一直等到傍晚,等到铁匠铺子里没人了,悄悄的取出了另一套工具,开始打造东西。 等他打造完了以后,拿着东西悄悄回到了帐篷。 然后才去找阿古捏喝酒。 翌日。 继寇季能打造出宝刀宝剑的风声后,有关于寇季能打造顶尖的首饰的消息又传了出去。 首先找上门试水的就是辽国十三公主耶律赛哥。 她虽说被辽皇耶律隆绪幽禁了,可只要她不离开营地,辽皇耶律隆绪也懒得约束她。 寇季随手帮耶律赛哥打造了一枚金簪。 耶律赛哥立马带着去找她的姐妹们炫耀。 然后越来越多的公主们,加入到了请寇季打造首饰的行列。 时间一晃。 大半个月过去了。 寇季在辽国的营地里,宛若一个匠人。 有关于辽皇耶律隆绪要拿岁币换寇季的事情,大宋朝廷给的回复也到了。 不答应! 除此之外,大宋朝廷还特地送来了国书,要求辽皇耶律隆绪履行两国之间定下的婚约。 辽皇耶律隆绪当即就招来了宋国使节,继续商讨和谈,以及两国结亲的事由。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磨合,两国在和谈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辽国减免了五万绢的岁贡,作为罢兵的条件。 但同时也提出了要求。 要求宋国在两国边陲,加开三个通商的地方。 这种在宋人看来,是给宋国送钱的举动,宋国没理由拒绝。 最后经过商谈,重新订立了两国盟约。 随后两国约定了撤走边陲上重兵的时间以后。 两国就战事的和谈,正式落下帷幕。 但寇季一行并没有急着返国。 因为两国结亲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