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90章 今年大宋无人升官 (第1/2页)
现在是您说这个的时候吗? 满朝文武心里齐齐埋怨。 寇准干咳了一声,不咸不淡的道:“官家年幼,说话难免不知轻重……” 满朝文武齐齐松了一口气。 御史中丞也松了一口气。 寇准嘴角微微挑起,又道:“但御史中丞,前后言行不一,明明自己失职,却要硬责怪到官家头上,确实有些虚伪。” 满朝文武齐齐瞪大了眼珠子,御史中丞一脸难以置信的盯着寇准。 寇准缓缓起身,对着赵祯拱了拱手,面对满朝文武,淡淡的道:“官家年幼不假,但官家已经十一了,再过几个月就十二了。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官家年满十二,也该掌控一些朝廷的权柄。 待到官家舞象之年,老夫就会将朝廷的权柄,尽数归还官家。 所以老夫希望,诸位以后能认真看待官家,认真听官家的每一句话。 别总是把官家当成一个孩子。” 寇准目光落在了御史中丞身上,冷冷的道:“老夫之所以赞成官家的话,没有偏向于你,不是因为你虚伪,而是因为你欺君! 官家同你对质,你说不过官家,就拿官家年幼说事,你这是在欺官家年幼。 自己失职在前,却不思悔改,仍旧巧舌如簧,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罪过,推到官家身上,你罪该万死。” 寇准话音落地,回身对赵祯拱手道:“官家,御史中丞罪犯欺君,又企图诬陷君王,应当如何处置?” 赵祯闻言,挺起胸脯,沉吟了一下,道:“罢官去职……” 赵祯话音未落,寇准朗声道:“老臣以为,欺君当斩!” 赵祯心有仁慈,还想放御史中丞一条性命,但听到了寇准的话以后,他浑身一震,郑重的点头道:“斩!” 寇准缓缓点头,回过身,甩了甩袖子,冷哼道:“拖出去!立斩决!” 随着寇准一声令下,殿外的御前卫冲进殿内,驾着御史中丞往殿外走去。 寇准环视群臣,冷哼了一声,坐在椅子上不再言语。 赵祯似乎找到了一点当皇帝的感觉,腰杆挺的笔直,有寇准在身旁帮他撑腰,他显得底气十足。 “吏部、三司?朕当初让尔等仔细核查新平县令等人的功过,尔等是如何核查的?” 赵祯脸色冷冰冰的质问。 三司副使赶忙出班,拱手道:“臣有失察之罪!请官家降罪!” 赵祯目光落在了寇准身上,一脸的询问之色。 寇准沉吟了一下,道:“官家,三司副使有失察之罪,当罚俸一年,以示惩戒。” 赵祯点头道:“那就罚俸一年!” 三司副使赶忙躬身道:“臣认罚。” 处理了三司副使以后,赵祯冷哼了一声,质问道:“吏部何在?” 寇季抱着朝笏,缓缓出班,道:“臣吏部侍郎寇季在。” 赵祯故意做出了一副凶狠的样子,“寇季,朕让你执掌吏部,你就是这么掌管吏部的?那些欺上瞒下的赃官,你们吏部居然能给出上评? 其中有何缘由,还不细细的给朕道来。” 满朝文武听到赵祯这话,嘴角直抽抽。 态度差距也太大了吧? 面对御史中丞、三司副使,赵祯喊打喊杀的。 面对寇季,虽然也凶巴巴的,但明显有袒护之意。 寇季抱着朝笏,委屈的喊道:“官家啊!臣冤枉啊!” “你有何冤屈?” “臣从没有给那些赃官上评啊。” “哦?那为何朕去你吏部的时候,你会把那些赃官的卷宗放在案几上。” 寇季苦着脸,哀声道:“臣之所以把那些赃官的卷宗放在案几上,是因为臣察觉出了那些赃官呈报上来的政绩、风评,有问题。所以放在案几上,准备派人去查证一番。 却没料到官家您驾临吏部,偷偷拿走了那些卷宗。” 赵祯一愣,板着脸继续质问道:“那朕在垂拱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要给那些赃官升官的时候,你为何不阻止?” 寇季无奈的道:“臣尚未查证他们呈报上来的政绩、风评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臣不敢出声。臣又不是御史,可以闻风奏事。 没有实证的事情,臣可不敢拿到朝堂上欺骗官家。” 赵祯听到这话,脸上的神色缓和了几分,他点着小脑袋道:“如此说来,小寇爱卿在这件事上无错。是朕疏忽了,以为你放在案几上的卷宗,是上评的卷宗。” 寇季赶忙道:“官家不必自责,那些赃官的升迁文书,至今仍旧压在吏部,并没有酿成大错。” 赵祯点头道:“如此甚好。” 赵祯侧头对寇准道:“太师,小寇爱卿做事妥贴,不妄言、求实证,对朕又忠心耿耿,当为百官楷模。朕有意赏赐一番小寇爱卿,彰显朕的隆恩,太师以为如何?” 寇准瞪了寇季一眼,不咸不淡的道:“回官家,寇季乃是老臣的孙儿,老臣又身居总摄国政之位,老臣开口帮他讨要赏赐,难免会遭人非议。 此事还是有官家定夺为好。” 赵祯见寇准不肯开口,又分别请教了向敏中、王曾二人。 向敏中、王曾二人,皆以跟寇季关系亲厚,不变插嘴为由,推脱了。 三个老倌心里跟明镜似的。 打死也不愿意给寇季、赵祯二人捧臭脚。 今日垂拱殿里的这出大戏,明显是寇季、赵祯二人泡制出来的。 这君臣二人平日里互相吹捧,就已经够恶心人了。 如今还让他们三人捧臭脚,想得太美。 “那就赐小寇爱卿十万钱……” 赵祯最终决定,赏给寇季一点钱财。 至于加官进爵之类的,赵祯倒是感想,也敢说,但他知道,他说出来以后,满朝文武不会答应。 赏赐了寇季以后,赵祯不再言语。 寇准开口,着刑部派人前往新平县,查清土匪劫掠庆寿寺的事情。 同时勒令京兆府驻扎的兵马,前往新平县剿灭土匪。 除此之外。 寇准在满朝文武惊愕的眼神中,又宣布了一条震惊朝野的消息。 再加开一年恩科。 满朝文武闻言,一片哗然。 此前寇准镇压那些御史的时候,加开了三年恩科,如今又无故加开一年的恩科,那就是四年。 四年恩科下来,朝廷要新添近一千多进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