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11章 活字印刷术的威力 (第2/2页)
,立马开始对他笑脸相迎。 “寇侍郎……” 薛田笑眯眯的凑到寇季身前。 寇季好笑道:“你也要印?” 薛田重重点头。 “印多少?” “三千?” “太少,一万册起印。” “那就一万册。” “……” 三人就印刷的问题,聊了一会儿。 李迪突然间停止了说话,皱起了眉头。 寇季顺着李迪的目光望了过去,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廊道上,柳永春风得意的迈着轻快的步子往承恩殿走去。 李迪盯着柳永,对寇季道:“你惹了一个麻烦。” 寇季低声笑道:“我觉得他挺好。” 李迪叹气道:“据老夫所知,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秋闱试题是你所出,并且打算弹劾你。他们给你罗列了不少的罪责,其中有一条,就跟柳永有关。 不取柳永,是先帝的主意。 如今你取中柳永,就是违背先帝的意思。 他们一定会拿这一条,大做文章。” 寇季轻笑道:“大不了我把朝堂上有名望的重臣的文章、诗集,挨个印一遍。” 李迪听到这话,微微一愣。 随后哭笑不得的摇摇头。 “先印老夫的……” “明白。” “……” 秋闱取中的学子们到齐了以后,伺候在承恩殿内的宦官,找到了李迪三人,禀报了一声。 三人整理了一下衣冠,进入到了承恩殿。 一百三十二位被取中的学子,见到了他三人到了以后,齐齐起身施礼。 李迪摆了摆手,让众人坐下。 坐定以后,李迪说了几句场面话。 薛田、寇季也开口说了几句场面话。 然后在学子们的恭维声中,鹿鸣宴开席了。 宫里派遣来的舞姬在承恩殿内歌舞了几曲。 由柳永开头,学子们纷纷做起了诗词。 李迪、薛田二人纷纷给出了点评。 除了点评他们的诗词以外,还指点了一下他们的学问。 一些学问高深的,李迪提议让他们参加明年的春闱。 一些学问不够的学子,李迪让他们去游历一下天下,多涨涨见识、学问,再参加春闱。 席间,也有不少学子端着酒杯,频频到李迪三人面前敬酒。 柳永端着一杯酒,走到了寇季面前。 躬身一礼。 “学生柳永,多谢寇侍郎提携之恩。学生敬寇侍郎一杯。” 寇季端起酒杯,跟柳永遥遥一碰,一饮而尽。 柳永亦是如此。 喝完了酒,柳永扔下了酒杯,朗声道:“柳永愿作词一曲,赞寇侍郎。” 听到他这话,学子们纷纷叫好。 寇季捂着脸不想说话。 李迪、薛田二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柳永开始作词,每做一句,学子们叫好一声。 他的诗词无可挑剔。 寇季却听的想骂人。 这个棒槌,分不清主次啊。 论地位,李迪、薛田二人,远比他高。 柳永就算要称颂,也应该称颂李迪、薛田二人。 称颂完了他二人以后,再称颂寇季。 这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可他独独称颂寇季,却把李迪、薛田二人给得罪了。 李迪盯着意气风发的在作词的柳永,对寇季淡淡的道:“这就是你取中的人。” 寇季尴尬的道:“虽说处事有些不堪,但好歹文采过人。” 李迪端起酒杯,浅尝了一口,淡然道:“你若不担任春闱考官,他一辈子也不可能中进士。满朝文武,没人会喜欢他。”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我记得他还有个兄长,叫柳三复。听说文采不错,取中了进士。若是他的兄长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他未必没有机会。” 李迪嘲讽的呵了一声,“龙生九子的故事你有没有听说过?” 寇季点点头。 李迪继续说道:“柳永文采风流不假,可他的兄长却不堪入目。他的兄长勉强取中了进士,却官运不通,几年选不上官。 得知了丁谓那厮喜欢踢蹴鞠以后,就跑到了丁府去踢蹴鞠,借此攀上了丁谓,谋了个一官半职。 如今丁谓倒台,他的兄长这辈子也不可能再会汴京城为官。” 寇季有些意外的道:“柳三复是丁谓的党羽?” 李迪缓缓点头。 寇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 鹿鸣宴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散开。 有李迪在一旁帮忙,寇季倒没有被那些学子们为难道。 散席以后,学子们三五成群的相继离场。 寇季也跟着离开了金明池。 承恩殿内的那些残羹剩饭,自有宫里的宦官、宫娥收拾。 出了金明池,就看到了一群莺莺燕燕,围着刚从金明池出来的柳永不肯离开。 其中为首的,是一个长相秀丽,身穿一身桃色襦裙的女子,年龄也不小。 至少在风尘女子中,算是年龄偏大的一位。 她跟柳永关系似乎不一般。 寇季猜测,她大概就是柳永的那位情人虫娘。 对于柳永被围绕在花丛见,寇季没有多少感触。 一些庸脂俗粉而已,没什么好看的。 真要想看美女,明年赵祯选妃的时候,他可以看个够。 届时,全大宋所有漂亮的女子,都会被送进宫。 那才是真正的美女云集,远比这些庸脂俗粉强多了。 寇季骑着驴,回到了府上。 向嫣就急匆匆的赶到了门口,迎了他入府,并且热切的帮他宽衣、脱靴。 寇季有些茫然,不明白向嫣为何如此热情。 直到向嫣说出自己目的的时候,寇季才明白向嫣为何如此热情。 “相公,你说,府上该给毕昇多少月钱合适?” 向嫣笑眯眯的询问寇季。 寇季愣了愣,笑道:“打算留下毕昇做门客?” 向嫣笑道:“毕昇是相公你提携的人,妾身哪敢赶走他。” 寇季哭笑不得的指了指她,道:“你分明是看中了毕昇创出的活字印刷术能帮府上牟利。” 向嫣娇笑道:“妾身的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相公。今日傍晚的时候,李府派人送来了四千贯钱,说是给李公印书用,还说要印十一万册。 妾身吓了一跳,以为李公要坑咱们钱财,帮他印书。 后来妾身跟毕昇盘算了一下,发现帮李公印刷十一万册书,只需要用三千贯。 府上不仅不用往进贴钱,还能盈利一千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