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97章 取还是不取? (第2/2页)
在制造出一些响动,那些学子哪还有心思答题? 他们脑袋里的锦绣文章,随着寇季一次次的经过,一次次的打断,最后全部变成了一团乱麻。 写出的文章,又岂能如意。 除了一两个抗压能力强的,大部分人得罪了寇季的人落榜,那是正常的。 至于他们下一科能不能被取中,那就要看寇季的心情。 虽说寇季下一科不一定会成为考官。 但他仍旧有办法让那些个学子们名落孙山。 枯燥乏味的科考。 在几日后終于结束。 学子们如释重负的奔出了贡院。 贡院内的官员们却进入到了最忙碌的状态中。 闷在了房内几日的李迪,終于出现在了人前。 寇季再次见到李迪的时候发现,李迪明显有些消瘦了,眼中多了一些红血丝。 见到了寇季,也没有再厉声质问。 而是点了点头,入了卷房。 三位考官,十几位属官到齐以后,在李迪讲了一长串的警惕之言以后,开始阅卷。 阅卷的流程,跟秋闱时候的大同小异。 众人几乎都闷头审阅着自己的卷子。 偶尔碰到一两张拿捏不定的卷子,就会拿出来,跟其他人探讨。 “此卷文采卓著,是一位大才啊!” 阅卷的属官中,有人被一张试卷吸引,忍不住开口赞叹。 其余人纷纷侧目看了过去。 阅卷的属官见此,也没有露出什么扭捏之态,反而对手上的试卷,大加赞赏。 “诸位同僚,此卷单从笔墨论,就是上品。更别提文章的内容……” 其余的人纷纷凑了过去,仔细瞧了瞧。 有人盯着卷子,抚摸着胡须,赞叹道:“单看笔力,就知道此人在书发一道上颇具成就,文章更是卓然。论朝廷此次裁撤边陲厢军一政的利弊,一针见血。 算得上是上上之作。” “诗文也是极佳……不瞒你们说,他的诗文颇具灵气,纵然是我对上了他,也不敢言胜……” “……” 夸赞的词语从那些阅卷的属官们口中频频发出。 自然引起了坐在后屋里等待终审的李迪、马元方、寇季三人的注意力。 李迪对着身旁的小吏吩咐道:“是何等大才的文章,居然引得他们如此赞叹,你去取来,让我三人过目。” 小吏答应了一声,出了后屋,拿着卷子到了李迪三人面前。 李迪从小吏手里拿过了卷子,只是扫了一眼,便丢到了一旁。 马元方见李迪举止反常,好奇的拿起了卷子,仔细审阅了一番,疑惑道:“李相,此人颇具文采,对朝廷的政务又有颇多了解,为何你对他的卷子,不屑一顾。” 李迪不咸不淡的道:“文采是好,可人品极差。纵然我们取了他,到了殿试的时候,也会被驱逐出垂拱殿。老夫可不想看到,我大宋科举殿试如此盛事,毁在了此人手里。” 寇季听到这里,大致上就知道了马元方手里的卷子是何人所作。 必是柳永无疑。 马元方却一脸疑惑的道:“李相单凭他的书法,就能断定此人是谁?” 科举采取的可是糊名制。 一般不拆开糊名处,很难断定卷子是谁的。 笔墨书法固然能够判断出卷子是何人所作,但并不准确。 所以在糊名制推行开以后,一些人就想出了在卷子上做暗标的作弊法子。 只是李迪明显不喜欢此人,显然没有帮着此人作弊的想法。 此人又怎么可能留下暗标,让李迪发现? 李迪盯着马元方手里的卷子,冷哼一声,“他的笔迹,老夫见过三次。还有他诗文中的那些凄凄厉厉,老夫听的双耳都起了茧子。 老夫如何能不知道他是谁?” 马元方闻言一愣,恍然道:“柳三变?” 李迪深沉的点点头。 马元方随手丢下了手里的卷子,抚摸着胡须,摇头道:“那确实不可取……” 马元方倒不是刻意的在罢落柳永。 而是他真的对柳永有成见。 马元方很赞成李迪的说法。 他觉得柳永此人,人品有问题。 他倒不是嫉妒柳永身边有众美环伺,他是真的从柳永的为人处事上,觉得柳永人品有问题。 有何问题呢? 不忠不孝。 官家是什么? 那是君父。 君父不喜欢你,说你两句,你就得虚心领受。 而不是作出诗词,去大肆宣扬君父不识人才。 你是君父的子民。 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诗词,大肆宣扬君父不识人才。 干出如此不忠不孝的事情,谁还会喜欢你? 没弄死你就已经不错了。 还想被取中? 寇季在李迪、马元方二人冷冰冰的脸色中,拿起了柳永的卷子。 李廸、马元方二人的目光,一瞬间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仔细审阅着柳永的卷子,忍不住赞叹道:“确实文采飞扬……” 寇季可不是为了帮柳永取中,刻意去赞叹他。 寇季说的是真心话。 因为目前为止,能把文章写的连他都看不懂的,除了朝堂上一些重臣外,就唯有范仲淹、柳永二人。 一方面说明了寇季不学无术。 另一方面就说明了,那些写文章的人,已经把书、经,精研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李迪见寇季赞叹柳永的文章,忍不住开口道:“莫非你打算,冒天下之大不韪,取中这位自称是你学生的人?” 寇季捏着柳永的卷子,有些沉吟。 坦白说。 柳永作为一个名流青史的名人,如今出现在他面前,他倒是有几分提携一下的心思。 但考虑到了柳永的名声,柳永的做派,他又有些犹豫。 马元方见此,语重心长的道:“老夫不得不提醒你,你一旦取了他,少不了被百官们弹劾。” 李迪咬了咬牙,终究还是开口了,“此人说话不计后果,若是在取中以后,说出了什么张狂的话,又或者在入仕以后,说出什么大不韪的话。 到时候会连累到你的。 惜才不是坏事,可为了提携别人,连累了自己,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