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49章 終见果 (第2/2页)
夏竦离开了汴京城以后,如同泥牛入海一样,一点儿踪影也摸不到。 寇季觉得,除非以后夏竦主动跳出来,不然想要抓到夏竦,恐怕很难。 值得一提的是。 晏殊此人。 并没有被烧死在刘娥的寝宫内。 在赵祯偷龙转凤的时候,晏殊被刘娥抛弃,并没有跟着刘娥一起走。 在赵元佐率领着人马去追刘娥的时候,晏殊找到了逃跑的机会,从刘娥宫里逃了出来。 在宫里如同耗子一样,躲躲藏藏了两日。 最终被陈琳手下的人抓获,送到了寇季手上。 此人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名人。 可惜寇季并不打算搭救他。 沾染上了叛乱这种事,还是被点了名的重犯,寇季也不好搭救他。 死在寇季手里的名垂青史的名人又不是没有。 寇季不介意多一个。 四月中旬的时候。 一应需要被诛灭九族的犯官家眷们,尽数被押送到了汴京城。 寇季穿戴着官服,赶往了菜市口。 陪着刑部的侍郎,一起斩了那些犯官,以及犯官的家眷。 数十名刽子手,开刀以后,砍杀了足足十日,才将一众犯官、以及犯官家眷砍杀了一个干净。 寇季监斩完了以后,向寇准复命以后,又被寇准另派了差事。 由寇季引领着工部上上下下,在汴京城内主持兵灾以后的重建工作。 五月初旬。 前往各地剿灭叛乱的重臣,皆凯旋而归。 皇宫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典,为他们庆祝。 同时。 寇准在和李迪、吕夷简二人商议过后,对朝廷的制度,做出了重大的改变。 原守卫皇城的龙神二卫,被罢黜了守卫皇城的职责,从皇城上迁移到了城外的军营。 守卫皇城的重责,落在了天武、捧日两军的头上。 由天武、捧日两军开始把守汴京城的三重门户。 天武、捧日两军中的一些职位,也做出了重大的变动。 此外。 李谘被诛以后。 三司群龙无首。 寇准会同内庭两宰,商议过后,罢黜了三司,将三司的权力,分派到了六部。 各宫武使,在叛乱期间,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除了景灵宫使、延福宫使外,其他的武使皆被罢黜。 权力被分派的了六部。 六部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除了兵部外,其余五部,成了完完整整的实权衙门。 六部成了除内庭、枢密院外,最大的实权衙门。 除了朝廷的制度上的变化外。 官员上面的变动,也是巨大的。 八王赵元俨叛乱,牵连到其中的官员多不胜数。 刘娥在背地里谋划,牵扯到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这些官员被清除以后,朝堂上空下了许多的空位。 在寇准主持下,朝堂上的官员做了一次大的变动。 高处恭,因功被授为枢密使,接替了曹利用的职位。 薛田捡到了一个便宜,补入到了内庭,成为了参知政事。 张知白被从南京调往到了汴京城,担任礼部尚书。 寇季被调往了吏部,担任权吏曹尚书。 原吏部尚书王钦若被斩,吏部并没有尚书,所以寇季这个权吏曹尚书,算得上是吏部最大的执掌者。 王曾仍旧担任刑部尚书。 户部尚书一职,则是由原江宁知府、集贤殿大学士张士逊出任。 工部尚书一职,则由工部侍郎王云升出任。 让寇季意外的是,兵部尚书出现了极大的变动。 寇季愿意为,曹玮会在兵部尚书的职位上一直坐下去。 却没料到,朝廷把曹玮升迁到了枢密副使的位置上,高高挂起。 兵部尚书由李昭亮出任。 寇季细思了一下,明白了朝廷这么做的用意。 在曹家表了忠心以后,寇季一力推荐之下,曹佾坐上了一字交子铺管事的位置上。 曹皇后在寇准推荐下,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六宫之主。 曹家的势力一下子变得十分庞大。 朝廷自然需要出手制约一下,避免曹家势力太大。 先有周怀正叛乱,后有八王赵元俨叛乱,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心里,已经变得十分敏感,自然不愿意看到类似的事情出现。 辛苦数年,終于见到了成果,寇季心里也很欣慰。 所以向朝廷请了两个月长假,打算好好方送一下。 寇准却没有着急离宫,又在宫里处理了许久的政务。 赵祯在寇季、曹皇后二人一起安慰下,心情好了不少,重新出现在了朝堂上。 寇准才撂了挑子,回到了城外,继续创办自己的学馆。 只是寇准刚回到府里没多久,李迪就找上了门。 李迪到了寇府,一进寇府别院的门,就看到了寇季正扶着向嫣在遛腿。 一个胖乎乎,圆滚滚的胖家伙,四肢着地,跟在寇季二人身后,憨态可掬的爬行着。 李迪见到了寇季小心翼翼的扶着向嫣,略微不满的道:“寇吏部,嫣丫头怀上孩子不到两个月,还没有显怀,你就如此做派,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 自从得知了刘亨有了儿子,曹佾的两个妾室也怀上以后。 寇季就不甘示弱的辛勤耕耘,经过了一番辛勤劳作,成功的让向嫣怀上了孩子。 向嫣怀上了以后,可把寇府、向府两府的人激动坏了。 寇准每天处理完了学馆工地上的琐事以后,都要回来看看。 只剩下了一口气在吊命的向敏中,吵着闹着,搬到了寇府上,每天非要看一看向嫣的平平的肚皮,让人帮向嫣诊脉,确认是喜脉以后,才会入睡。 寇季在两个老倌的感染下,也变得十分紧张。 每日闲暇的时候,总是要扶着向嫣遛一遛腿。 寇季扶着向嫣,听到了李迪不满的声音,撇嘴道:“你管我……我祖父在半山上盯着匠人们在营造屋舍,你找我祖父,去山上……” 如今寇季也算得上是朝堂上的大员。 有资格跟李迪大声说话。 李迪听到了寇季的话,吹胡子瞪眼的道:“臭小子,刚升了官,就涨脾气了。一点儿礼数也不讲,你祖父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寇季撇撇嘴道:“我祖父说了,见到了你,不要给你好脸色。他还说,若不是你阻拦,官家和皇后赐下的那些钱财,足够他为朝廷培养上万寒门学子。 他说你这人明明是寒门出身,却不愿意为寒门学子们谋福,良心坏了,让我少跟你交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