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56章 决心、恒心、耐心 (第1/2页)
御花园门口。 寇季听到了赵祯的长吁短叹,嘴角抽搐了一下。 陈琳亦是如此。 寇季思量了一下,迈步向赵祯走去。 陈琳愣了一下,抬起手,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 寇季一边走,一边大声的道:“臣寇季,参见官家。” 赵祯闻言,脸上闪过一道喜色。 “寇爱卿到了?!” 赵祯见寇季大踏步的走了过来,心念一转。 对身边的曹皇后、张氏低声吩咐了一声,“你们且在这里待着,朕去试一试寇爱卿的身手。” 曹皇后、张氏脸上的笑容有点僵硬。 赵祯却没有再跟她们说话,猛然踏步,冲向了寇季。 “寇爱卿看拳……” 寇季见赵祯奔了过来,眉头一挑。 拳头微微一握,待到赵祯扑过来的时候,侧身避开,一拳轰出。 然。 赵祯勤练了多年武艺,闪避的步伐,比寇季还要精通数倍,仅仅一低头,就躲过了寇季的拳头。 寇季见一击不中,迅速拉开距离。 赵祯自从习武以后,谨记着寇季的提醒,对于武艺从未懈怠,勤练了数年,武艺不弱。 寇季仅仅跟随着曹旭,学了些粗浅手段,远不是赵祯对手。 他自然不会傻到跟赵祯去硬碰硬,而是选择以巧应对。 陈琳、曹皇后、张氏三人见到了赵祯、寇季厮打在一起,一脸愁容,全无刚才看赵祯和宦官们嬉戏时候的笑容。 原因无他。 寇季真敢出手。 只要让他逮住了机会,一定会给赵祯一个狠的。 此前赵祯在宫里独自哀伤,寇季进宫安慰的时候,就曾经被赵祯拉着打了一场。 赵祯仗着武艺比寇季高强,压着寇季打。 打的寇季鼻青脸肿。 寇季也够狠。 不喊不叫。 陪着赵祯周旋。 等到赵祯耐心耗尽,露出了破绽的时候,对着赵祯的腹部狠狠一击。 赵祯当场跌坐在地上,数息也没有爬起来。 当时在场观战的曹皇后、张氏、陈琳三人差点没吓死。 若不是赵祯阻拦,恐怕寇季要去刑部大牢里走一圈。 …… “嘭!” 赵祯一拳砸到了寇季胸膛上,寇季感觉五脏瞬间变得火热了起来,十分难受。 赵祯一击中,再次出手。 寇季赶忙后退。 赵祯一边追击,一边喊道:“别跑……” “看流星?!” 寇季正在后退的身形突然站定,盯着天边,一脸惊愕的叫了一声。 赵祯一愣,下意识的回头远望。 曹皇后、张氏见此,急忙大叫。 “官家,您中计了!” 然而,她们的提醒却晚了。 寇季握紧了拳头,扑上前,对着赵祯愕然回转的脸颊,就是一拳。 “嘭!” 鼻血一瞬间顺着赵祯的鼻孔流淌了出来。 曹皇后、张氏、陈琳,以及一众宦官、宫娥们赶忙扑过来。 “寇季!你大胆!” “不关寇爱卿的事!” 陈琳尖叫。 赵祯捂着鼻子,替寇季辩解。 寇季只是站在原地,翻了个白眼,十分应付的躬身道:“臣死罪……” 陈琳叫的凶,却没搭理寇季,快速的扑到了赵祯面前。 所有人都在着急忙慌的扑向赵祯。 寇季孤零零的站在一边。 寇季瞧着被人围在中间了赵祯,揉了揉胸口,揉了揉眼窝,疼的扯了扯嘴角,嘟囔了一句。 “幼稚……” 赵祯在众人伺候下,止住了鼻血,鼻孔里查着两枚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止血物品,推开了众人,出现在寇季面前。 “朕还是被你打到了……” “臣死罪……” 寇季再次请罪。 曹皇后、张氏、陈琳三人,知道寇季和赵祯二人君臣情深,只是幽怨的看着寇季,却没追着寇季喊打喊杀。 赵祯摆手道:“朕赦你无罪,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你,不会惯着朕。也只有你才能让朕看清自己。” 寇季脸上挤出了一个敷衍的笑容,道:“官家,咱们闹够了吗?” 赵祯脸上的神情一僵,对身旁的人吩咐道:“你们先下去。” 曹皇后、张氏,以及一众宫娥、宦官,退出了御花园。 御花园里只剩下了赵祯、寇季、陈琳三人。 赵祯长叹一声,“四哥,在人前,你就不能帮朕维护维护颜面吗?” 寇季拱手道:“臣也是为了让官家看清自己。” 赵祯撇撇嘴,知道斗嘴斗不过寇季,也就没继续扯下去。 “四哥此番入宫找朕,所为何事?” 寇季捂住胸膛,没好气的道:“官家拿臣出气,伤到了臣,就不打算找御医给臣看看吗?” 赵祯闻言,立马吩咐陈琳道:“去找御医过来,再备上一些山参、鹿茸等物,给四哥带上。” 陈琳瞥了寇季一眼,答应了一声,离开了御花园。 赵祯盯着寇季,幽幽的道:“够了吗?” 寇季淡然一笑,“够了……” 赵祯领着寇季,到了御花园里的凉亭内坐下,询问道:“四哥此番入宫,所为何事?” 寇季从胸膛里取出了一份请帖,放在了赵祯面前。 “七日后,文昌学馆开馆,我祖父请你过去一趟。” 赵祯拿起了请帖,翻看了两眼,沉吟道:“太师相邀,又是为了朝廷育才的大事,朕自然会去。” 寇季点头道:“此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跟官家商量。” 赵祯摊开手,“但说无妨。” 寇季道:“臣独自出资,资助文昌学馆,被人诟病。我祖父,以及一些名宿大儒们也觉得由寇府独自出资,资助文昌学馆,有些不妥。 所以臣打算让一字交子铺以官家的名义,出资资助文昌学馆。 不知道官家意下如何。” 赵祯嫩嫩的脸颊上流露出了一种深沉的思索,徐徐说道:“太师创办学馆,也是为了朝廷育才。朕原想着用内库的钱财资助太师。 只是李爱卿觉得不妥当,阻拦了此事。 朕细思以后,觉得朕私底下出资资助文昌学馆的话,恐怕太学、国子监的祭酒、博士们不肯答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