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63章 波澜起 (第2/2页)
寸光的东西。” 赵祯缓缓点头,感叹道:“没一个安好心的。” 寇季冷声道:“青塘的兵马,在大雪山边上,不断的滋扰我大军,恐怕就是想逼着我大军走第二条路。角厮罗是想借着我大宋的手,帮他试一试黄头回纥的深浅。” 赵祯点头道:“枢密使高处恭,也是这般说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大宋的兵马已经抵达了沙州,并且协助沙州的归义军,守住了瓜州。” “肃州已经被西夏攻陷?” 寇季疑问。 赵祯点头,“我大宋的兵马抵达了沙州以后,就被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请出了沙州,赶往玉门关作战。只是西夏铁骑凶猛,我大宋的兵马在玉门关吃了一个闷亏,不得不被迫退守瓜州,借着瓜州城墙之利,抵御着西夏铁骑的进攻。” 寇季眉头皱成了一团。 从赵祯的话中,寇季不难听出,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也不是一个好东西。 赵祯继续说道:“此前,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遣使入我大宋,请求我大宋再派二路援军,驰援沙州,帮他们击退西夏进攻。 此外,还请求我大宋能驰援沙州一批粮食。” 寇季冷哼道:“我大宋可不欠他的。” 赵祯看向寇季,苦笑道:“曹副枢密使,也是这么说的。” 顿了顿,赵祯又道:“只是薛田、吕夷简皆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朝廷既然已经答应了驰援沙州,那就应该驰援到底。 应当派遣二路援军过去。 但驰援粮食的事情不能答应。 李迪说,驰援粮食也不是不可以,但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必须拿马匹来换。” 寇季沉声道:“人家没答应。” 赵祯重重点头。 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若是答应了李迪的提议,赵祯也不会在这里长吁短叹。 赵祯继续说道:“御史大夫等人,要求更换朱能,另遣一员大将,去接替朱能的职位,朕没有答应。如今满朝文武,正在为二路援军的领兵之人而烦恼。 你有什么可推荐的人选?” 寇季思量了一下,也没有再推辞,直言道:“杨文广!” 赵祯一愣,皱眉道:“杨文广要守在保州,防着辽人南侵。” 寇季正色道:“当派狄青率领虎字军,返回保州。” 赵祯点点头,道:“那就让杨文广赶往沙州驰援。” 赵祯看向寇季,又道:“吕夷简推举侍御史刘平担任监军,你怎么看?” 寇季疑惑道:“刘平?” 赵祯点头道:“吕夷简称,刘平乃是良才,不仅文采过人,而且十分勇武,曾一人搏杀五个悍匪。刘平不仅会武艺,而且精通兵法,由他担任监军,杨文广到了沙州以后,应该会有所建树。” 寇季听完了赵祯的话,吓了一跳。 赵祯只说刘平名字的话,寇季还真不知道刘平是谁。 可赵祯提到了刘平曾经一个人搏杀了五个悍匪以后,寇季立马知道了刘平是谁。 吕夷简把刘平夸成了一朵花,应该是被刘平骗了。 此人难堪大任。 寇季若没记错的话,此人以后会仗着勇武过人,脱离文官群体,成为一个武将,而且还是那种在大宋十分吃香的儒将。 史书上记载。 此人是三川口之战的导火索。 若不是他不听劝阻,贪功冒进的话,也不会将大宋兵马引入三川口。 更不会让大宋兵马在三川口被杀的一败涂地。 “臣以为,刘平只是一个侍御史,难以担当此重任。还是有范仲淹担任监军,更为妥当。范仲淹在入京之前,担任过军中的监军、推官,远比刘平有经验。 朝廷选的是监军,而不是主将。 勇猛不勇猛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对官家足够忠心,其次是能了解军务。” 为了避免杨文广被刘平祸害,寇季果断的推出了范仲淹。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思量了一下,缓缓点头,“那就让杨文广担任主将,范仲淹出任监军,即可领兵驰援沙州。” 赵祯决定了此事,便让陈琳去传旨。 陈琳走后,赵祯并没有继续跟寇季攀谈。 因为赵祯的龙撵已经进入到了文昌私塾的范围内。 御龙直率先而行。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文昌私塾门口通往文昌学馆的石道,把守的严严实实。 一行人沿着石道到了山脚下。 赵祯下了龙撵,引领着曹皇后、张婕妤,踏着石阶而上。 到了半山腰以后,就看到了名宿大儒、满朝文武们早已齐聚一堂,正在躬身等待他。 寇季引领着赵祯一行到高台上坐下。 寇准引领着所有人,向赵祯施礼。 赵祯在寇准等人施礼以后,代表皇家,向文昌学馆赐下了许多东西。 其中也包括之前答应用一字交子铺钱财,资助文昌学馆的事情。 此事寇季跟李迪商量过,也将寇准威胁的话告知给了李迪。 李迪在得知了寇准的话以后,再也没有阻拦此事。 赵祯厚赐以后,寇准带着所有人施礼。 然后。 一个个名宿大儒们,拿着一篇篇的贺赋,诵读唱念。 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过后。 文昌学馆正是开馆。 苏洵作为小老鼠,是第一个出现在文昌学馆开馆考核的考场上的。 众目睽睽之下。 苏洵心里很忐忑的走到了学馆考场的正中,面对着所有人,先向赵祯施礼。 然后再向寇准等人施礼,并且高喝。 “学生眉山苏洵,愿拜入文昌学馆,恳请先生垂怜。” 寇准摆了摆手。 便有人走上前,检查了一番苏洵的籍书等物。 检验无误以后。 寇准上前,朗声道:“我文昌学馆,乃是为了朝廷育才,一应吃穿用度,皆是官家供养。入我文昌学馆,不需要缴纳束脩,更不需要为吃穿用度奔走。 然,我文昌学馆蒙受皇恩,不敢怠慢。 所以对入学的学生,要考验一二。 你可愿接受我文昌学馆的考验?” 苏洵躬身道:“学生愿意!” 寇准点点头,喝道:“来人呐,上杀威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