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72章 君无戏言! (第1/2页)
一想到此处。 邓国大长公主浑身直哆嗦。 她一瞬间就意视到了。 赵祯不是她父皇,也不是她皇兄,不会宠着她,也不会惯着她。 她更意识到了。 赵祯要执意维护寇季。 她找寇季麻烦,就是在找赵祯麻烦。 她可以仗着皇家的身份,在满朝文武身上耍威风,却没有办法在赵祯身上耍威风。 她和赵祯硬碰硬的话,失败的肯定是她。 君臣大于姑侄。 赵祯要收拾她的话,没人会说赵祯在欺负长辈。 邓国大长公主垂下了高傲的头颅,向赵祯服软了,“臣不告寇季了便是,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邓国大长公主十分屈辱的说完这话,话锋却有一股别样的味道。 赵祯听着十分不满。 他袒护寇季,也不怕别人背后说三道四。 但不能当着他的面表达不满,更不能一脸不情愿的。 好似是他做错了事情一样。 赵祯淡然的道:“皇姑是觉得朕的补偿太轻?” 邓国大长公主咬着牙,屈辱的道:“官家隆恩,臣和驸马受不起。” 赵祯眉头一皱,声音冷了几分,“朕金口玉言,说过的话,岂能轻易收回。就算朕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赵祯说完这话,若有若无的瞥了李迪、吕夷简等人一眼。 李迪、吕夷简等人会意,纷纷出班奏请。 “官家乃是真龙天子,出口成宪,岂能出尔反尔。若是轻易收回成命,容易影响君威,更容易让朝野上下生出怠慢之心。” “官家轻易下令,又轻易收回,如何取信于天下人?” “官家乃是一国之主,若是轻易毁言,势必天下效仿,到时候国将不国。” “……” 赵祯听完了李迪等人的奏请,满意的点点头,瞥向邓国大长公主,淡淡的道:“皇姑也看到了,朕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可是……” 邓国大长公主张嘴要辩驳。 赵祯目光一冷,“皇姑是觉得,朕赐给柴宗庆的女子太少?还是打算让朕作主,从柴氏宗亲中,取一子,过继到柴宗庆名下?” 邓国大长公主听到这话,心头生出了一丝惧意,规规矩矩的施礼,“臣遵旨……” “皇侄……” 冀国大长公主见到jiejie吃瘪,想出口帮腔,想打感情牌。 赵祯强硬的打断了她的话,淡然问道:“皇姑也打算让家中的几个子嗣去西域建功立业吗?” 冀国大长公主果断闭上嘴。 她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儿,她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儿去西域受苦。 赵祯敢强硬的将她jiejie的夫婿派遣到了西域去,就敢将她的儿子一并送到西域去。 赵祯见邓国大长公主和冀国大长公主服软,不再找寇季的麻烦,便不再搭理他们。 赵祯看向满朝文武,“两位皇姑既然已经无事可奏,那诸位爱卿就议事吧。” 赵祯话音刚落。 领侍御史张升出班,奏道:“臣领侍御史张升,弹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迪,仗势欺人,辱人妻女。”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瞬间。 有近八成的官员,出班附议。 刚才寇季在垂拱殿内的一席话,将他们骂的体无完肤。 他们心中是又羞又怒。 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因此放过李迪。 诬陷李迪的事情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干脆做到底。 不然留着李迪在朝堂上给他们穿小鞋吗? 能混到垂拱殿里的官员,没有几个在意脸面的。 只要利益足够大,他们皆可以舍弃脸面。 赵祯、寇季,见此近八成的官员,齐齐皱起了眉头。 寇季心中暗骂:“我还真是小逊了这些人不要脸的程度。” 赵祯心头暗骂:“真还真是养了一帮子不要脸的东西。” 赵祯有心骂人,却骂不出口。 他的身份不似寇季,可以随意在朝堂上辱骂满朝文武。 赵祯暗暗握拳,沉声道:“此事就先交由刑部查证。” 高处恭拱手道:“官家,人证物证俱在……” 赵祯冷声道:“那朕也要查一查,朕总得知道事情的始末才行。” 领侍御史张升,再次奏道:“官家,此事在坊间已经传的人尽皆知,还请官家早做决断。” 言外之意。 谣言已经开始发酵,拖的越久,越不利。 一旦此事传遍了天下,李迪还在相位上坐着的话,那赵祯的名声,也会跟着受牵连。 御史中丞杜衍对李迪沉声道:“李迪,身为人臣,连累官家名声受损,乃是不义之举。” 李迪点点头,缓缓出班,目视群臣,淡淡笑道:“今日入宫的时候,我是抱着必死之志来的。没想到诸位居然给我留了一条命。 我李迪在此谢过。” “哼……” 文武大臣们冷哼了一声,齐齐别过头去。 若不是害怕寇季那小子大闹一场,你当你真能活? 李迪踏前几步,走到了御阶下,对赵祯躬身道:“臣李迪,乞骸骨!” 赵祯咬牙道:“朕不允!” 李迪苦笑一声,“臣再在朝堂上待下去,一定会连累官家您背上一个坏名声。杜衍说的没错,臣身为人臣,不能连累官家名声受损。 臣可以错,官家您不能错。 还请官家成全臣,莫要让臣成了不义之人。” 赵祯依旧不愿意答应。 王曾叹了一口气,缓缓出班道:“官家,不如先罢了李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待臣查清楚侍御史钱成义一案,还李公一个清白。 官家再召李公还朝也不迟。” 文武大臣们冷眼旁观。 唯有寇季、张知白几人,微微叹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 王曾的提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李迪是被诬陷的之前,李迪确实没办法再在朝堂上待下去。 他在朝堂上待的越久,外面的妖风吹的就越大。 “朕……” 赵祯犹豫了一下,哀叹道:“准了……” 赵祯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也没有婆婆mama。 李迪见赵祯准奏了,对赵祯深深一礼,“臣多谢官家隆恩……” 赵祯又叹了一口气。 却没有说加封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