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39章 三商赴沙州 (第1/2页)
将士听完了寇季的话以后,小心翼翼的将其记下,一个字也不敢错漏。 将士在王宫内歇息了一会儿,吃了一些饭食,就再次踏上了送信的旅程。 寇季在将士离开以后,心绪有些不宁。 朱能、李昭亮二人拿下了瓜州,固然可喜。 但李元昊在退守玉门关的同时,必然占据阳关。 玉门关、阳关,乃是朱能和李昭亮东进的路上,必须经过的两道雄关。 两道雄关,都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朱能、李昭亮二人强攻两道雄关的话,必然会令许多将士丧命。 李元昊肯定会借着玉门关、阳关的地形优势,不断的消耗大宋的兵力。 若是能将大宋的兵力,拖到了跟自己持平,又或者仅比自己多一点的地步上,李元昊一定会率众反击。 为了避免大宋兵马在玉门关、阳关吃亏,为了避免李元昊卷土重来,寇季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些准备。 他到了夜深的时候,悄然出了王宫,找到了安置在城外的寇府仆从,命令他们秘密的收集火药所需的配料和炮弹所需的铁料。 他会抽时间出来,秘密的制作一批炮弹和无敌地雷炮。 他此次西行所携带的炮弹、无敌地雷炮,在赶往沙州城的路上,被他用了个一干二净。 如今手里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火枪。 只是火枪数量不多,杀伤力倒是足够,但很难震慑到数量庞大的敌人。 所以,能够用于震慑敌人,克敌制胜的火器,目前只有火炮和无敌地雷炮。 寇季交代了匠人们以后,就回到了王宫中歇下。 翌日清晨。 天气清冷。 寇季醒了以后,裹了一件厚厚的大氅出了门。 一出门就撞上了匆匆赶来的范仲淹。 “先生……” “有事?” 范仲淹点头道:“学生想从先生手里再调三千兵马。” 寇季狐疑道:“千佛洞的那些僧众们不老实?” 范仲淹摇头,“不是不老实,而是太老实了,老实的让人难以置信。短短七日,他们已经开垦出了三万五千亩的良田……” 寇季眉头一挑,听出了范仲淹话里的深意。 开荒可不是耕地。 在没有牛马的帮助下,一个人一天耕一亩地,倒是容易。 可是一个人一天开一亩的荒,那就十分困难。 往往需要像是牲口一样,从日出劳作到日落,才能勉强完成。 千佛洞内的僧众,可不是善于劳作的宋人,而是从小在马背上,在经书队里长大的西域人。 他们想要一天开一亩地的荒,付出的辛苦会更多。 千佛洞内的僧众,可不是什么善人。 他们付出了这么多辛苦,要是没有什么图谋的话,寇季肯定不信。 寇季沉吟了一番道:“先不用调遣兵马,密切的关注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范仲淹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还有什么事吗?” 寇季疑问。 范仲淹立马点头。 “有……” “只管说。” 范仲淹沉吟道:“如今我们已经开垦出了不少良田,民夫、俘虏们已经熟悉了如何在沙州开垦良田。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民夫们分开。 愿意留在沙州,并且已经分到了土地的民夫,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回到自己得到的土地上面,精心的照顾已经播种下的庄稼。” 寇季一愣,迟疑道:“时机成熟了?” 范仲淹郑重的点头。 寇季微微点头道:“那就将他们分开,让那些愿意留在沙州的民夫们,回到自己分到的土地上去务农。为了区分开他们之间的区别。 即日起,将他们从民夫们当中划拨出来,重新登记造册,录其为大宋治下,沙州之民。” 范仲淹欣慰的笑道:“如此,沙州才算得上是真的属于我大宋了。” 寇季赞同的点头。 范仲淹继续道:“此外,还有两件事需要先生拿主意。其一,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民夫和将士们当中,有些人想要留在沙州,不知道您还收不收? 其二,林地已经开垦了许多,果树的树苗十分奇缺,还需要您帮忙想想办法。” 寇季听到了范仲淹的话,微微一愣,道:“那些民夫们之前死活都不肯留在沙州,如今又怎么肯留下了?” 顿了顿,不等范仲淹搭话,寇季就继续说道:“是馋人家姑娘身子,还是馋那一千亩的良田?” 范仲淹瞪了瞪眼,失声笑道:“两者皆有吧……” 寇季跟着笑道:“他们既然想留下,那就留下吧。不过我不可能给他们发三个妻子,只能给他们发一个。女子们的数量不多了,我还指望她们吸引更多的人留下呢。 至于良田的话,照旧吧。” 范仲淹闻言,迟疑道:“如此不公,他们会不会……”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总得讲一讲先来后到吧?先到的人总得占一些便宜吧?如果先到的人和后到的人中间没什么差别,那先到有什么意义?” 范仲淹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 觉得寇季言之有理。 人总要为自己错过的事情付出一定的代价。 若是什么代价都不付出,那错过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学生明白……” 范仲淹想通了以后,点头应了一声。 寇季继续道:“至于树苗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会有人帮百姓们弄到足够的树苗的。” 寇季说话的时候,信心十足。 范仲淹也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他告罪了一声,离开了王宫。 范仲淹走后没多久,能帮百姓们弄到足够树苗的人到了沙州。 一行数千人的队伍,押送着数百辆大车,穿过了沙州的荒漠,出现在沙州城外旷野上。 那是一支商队,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 商队里除了三辆坐人的马车外,其余的马车上装着满满当当的货物。 正在开荒的民夫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驻足观看。 三辆坐人的马车里坐着的商队管事,也在掀开了车帘子,盯着那些开荒的民夫们。 十数万人开荒的场面,气势十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