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568章 黄头回纥覆灭 (第2/2页)
的看向寇季。 寇季笑着道:“元山部跟我大宋,乃是盟友,我跟元山首领也曾歃血为盟。细细算下来,我跟元山首领,也能互称一声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就别说那么多客套话。” 杨文广闻言,一脸恍然大悟。 他还真被寇季的话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寇季和元山首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原来寇季是为了拉近跟元山部的关系,才如此说。 张元听到了寇季的话,瞬间明白了寇季的心思,寇季这么说,也是为了方便二人以后的解楚,当即他十分配合的道:“不错……在旦山城,寇天使为了取信我元山部的族人,跟我歃血为盟。如今又派遣大军,帮我元山部在西域拿下了立足之地。 我跟寇天使,虽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杨文广对于张元如此拾取,很满意,非常满意。 大宋能多一个如同忠犬一样的盟友,他在里面可是居功甚伟的,以后回到了朝堂上,论起了功劳,那也是大功一件。 若是以后元山部再帮大宋建功立业,那也有他一份隐性的功劳在。 三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 寇季开门见山的道:“元山部如今在西域立足,可愿意遣使,前往汴京城,向我大宋皇帝陛下,递交国书,表示臣服。” 张元单手锤胸,十分郑重的道:“元山代表元山部,愿意向天朝表示臣服。” 寇季点点头,“如此甚好。” 之前元山部没有在西域立足,寇季和张元的一切协议,皆是口头协议。 如今元山部在西域站稳了脚跟,那么就需要向大宋递交国书,签订正式的盟约。 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该走的过程也要走。 确认了元山部愿意真心臣服大宋以后,寇季很多话就能很方便的往外说了,“元山首领准备和青塘缔结盟约,请我大宋做见证,不知道元山部和青塘,准备缔结怎样的盟约。” 张元郑重的道:“互为兄弟之邦,开通边市,互相不得攻伐。” 寇季略微愣了愣,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青塘作为西域一强,在跟元山部缔结盟约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元山部上贡,也有流露出吞并元山部的野心,着实让寇季感觉到意外。电脑端::/ 若是寇季身处青塘,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胁迫元山部,让元山部向青塘上贡。 国与国之间,势力与势力之间,最适用的就是丛林法则。 青塘一反常态的对元山部流露出友好的姿态,是有所顾虑,还是说另有目的? 张元眼见寇季陷入到了沉思,就低声道:“寇天使,不知道我元山部的两千多勇士,您何时归还?” 寇季略微一愣,思量了一下,听懂了张元话里的意思。 张元口中了两千多元山部的勇士,也就是巡马卫将士,此次在西域诸多战场中,大放异彩。 西域能比得上他们的悍卒,寥寥无几。 青塘大概是在顾忌元山部的两千多勇士。 准确的说是两千披着重甲的元山部勇士。 两千手握火枪的元山部勇士。 若是元山部勇士手里没有重甲、火枪,那青塘还会对元山部流露出善意? 重甲、火枪,才是决定青塘对元山部态度的关键。 若是元山部勇士手里没有了重甲和火枪,那青塘会不会在不久的以后,撕毁盟约呢? 会! 肯定会! 只要青塘有了重甲骑,就一定不会安安稳稳的坐着。 一定会开疆拓土,建立无上功业。 青塘就算有了重甲骑,也不敢对大宋无礼。 因为青塘见识过大宋火枪、火炮、重甲骑的厉害,所以在没有弄到火枪和火炮之前,他一定不会跟大宋翻脸。 青塘要开疆拓土,只能对距离最近的元山部下手。 盟约只是暂时性的,利益才是永恒的。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寇季心里就有了底。 从西夏手里缴获到的铁鹞子的盔甲,暂时不能卖给青塘了,必须拖延一下青塘建立重甲骑的时间。 寇季看向张元,道:“贵部的勇士,稍后便会回来。在此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元山首领。” 张元道:“寇天使请讲。” 寇季笑道:“此次贵部征讨黄头回纥,收获如何?” 张元沉吟道:“收获倒是不小,其中一半,交给了大宋天兵,另一半留在我手里。” 大宋帮着元山部攻城略地,自然要拿战利品。 不可能无偿的给元山部帮忙。 杨文广拿走了一半,已经算是十分客气了,若是换成李昭亮、高处恭一类的人,他们最少会拿走七成。 寇季在听到了张元的话以后,笑眯眯的道:“不知道元山首领可不可以将贵部收获的一部分交给我。” 张元故作迟疑了一下,郑重道:“我已经决定向天朝的皇帝陛下,献上一份厚礼,若是寇天使还需要一份丰厚的私礼的话,元山愿意献上。”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道:“我也不白拿你的好处。我大宋兵马,在阳关、玉门关外和西夏兵马鏖战,缴获了一批重甲,我可以将其卖给元山部。” 杨文广闻言,愕然瞪起眼,准备开口阻止。 寇季瞥了他一眼,微微摇头。 杨文广不甘的闭上嘴。 张元听闻此言,故作大喜过望的神色道:“天朝当真愿意将西夏兵马的重甲,卖给我元山部?” 寇季笑着点头。 张元十分痛快的道:“元山部愿意倾其所有……” 寇季满意的笑道:“那就请元山首领下去早作准备吧。” 张元激动的起身,捶了捶胸膛,告罪了一声,离开了房内。 杨文广一直耳听着张元的脚步声走远了以后,才忍不住开口道:“贤弟,你为何要将缴获西夏的重甲,卖给元山部呢?” 寇季笑着道:“我们又用不上,留着也是浪费。还不如废物利用一下,借此榨干元山部的钱财。” “怎么可能用不上呢?” 杨文广急切的道:“西夏铁鹞子的犀利,众所皆知。我们拿到了他们的盔甲,只需要稍作修复,就能再造出一支属于我大宋的铁鹞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