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00章 这个大宋有点暴躁 (第2/2页)
狂。” 王曾瞪起眼,喝斥道:“你想如何?” 寇季对赵祯拱手道:“臣寇季,愿乞骸骨……” 寇季的声音在资事堂内外响起。 “魏王府一脉,借着抢夺到的一字交子铺份子,大肆敛财,准备效仿昔日的八王。臣请斩魏王府一脉。” 王曾直直的瞪着寇季,怒喝道:“仅凭你一面之词,就请斩皇族,根本不可能。” 寇季淡然道:“臣有罪证。” 王曾愣了,吕夷简也愣了。 除了高处恭以外,其他人都愣了。 你有罪证? “什么罪证?” 王曾质问。 寇季果断道:“魏王府一脉借着手握一字交子铺份子的便利,私自挪用钱财,囤积刀兵盔甲,已经被臣手下的人查证。” 王曾、吕夷简等人听到寇季这话,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先不说魏王府一脉才回汴京城,能不能拉拢到足够的人手帮他们铸造刀兵盔甲。 就说魏王府一脉挪用一字交子铺钱财的事情。 可能吗? 一字交子铺的钱财,有你寇季盯着,有官家派去的人盯着,有曹府的曹佾盯着。 没有你三人点头,魏王府一脉,就别想从一字交子铺拿走一文钱。 王曾黑着脸质问,“刀兵盔甲在何处?” 寇季认真的道:“就藏在魏王府城外的别院内。” 王曾冷冷的板起脸,“真有此事?” 寇季不慌不忙的道:“如此大事,我自然不可能拿到朝堂上胡说。” 王曾面色冷峻的对陈琳吩咐道:“你和李昭亮,一起带人去看看。” 王曾说完这话,又盯着寇季道:“你就留在此处,不许动。” 陈琳见赵祯一直坐在哪儿没说话,就哀叹了一声,听从了王曾的命令, 李昭亮也没有迟疑,跟陈琳二人一起出了资事堂,各领了一支御前卫,直奔魏王府一脉在城外的别院。 李昭亮和陈琳走后,资事堂内静悄悄的,久久也没有言语。 寇季被赵祯看的有些不自在,盯着赵祯干巴巴的道:“官家为何一直盯着臣?” 赵祯盯着寇季,終于开口了,“你要离朕而去?” 寇季干笑道:“臣只是辞官归隐,并不会离开汴京城。” 赵祯盯着寇季继续道:“你若无官无爵,如何进得了宫?” 寇季愣了一下,笑道:“只要官家准许,臣随时都能进宫。” 赵祯声音略显深沉的道:“朕若是不许呢?” 寇季一脸愕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赵祯瞪起了眼,恼怒的道:“朕赐给你的官爵,你就这么不在乎?” 寇季愣愣的道:“臣……” 赵祯拍桌而起,恼怒的道:“你既然不在乎,那朕就一并收回。以后你就以平民之身,在汴京城里给朕待着。 无诏不得入宫,无诏不得离京。” 寇季还是第一次见赵祯对他发这么大的火,张了张嘴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左右?!” 赵祯怒喝。 御前卫、宦官、宫娥,齐齐出现在了资事堂内。 赵祯怒喝道:“去宫外,将朕的干儿子接进宫,朕要和皇后一起抚养他。” 寇季惊愕的张大嘴。 赵祯盯着寇季怒声道:“你不在乎跟朕的兄弟之情,但朕却在乎跟干儿子的父子之情。你无情,朕有情。” “官家,那是我儿子。” 寇季急声辩解。 赵祯毫不客气的喊道:“也是朕儿子。” 寇季还要开口,赵祯却抢先一步,开口道:“除去冠服,给朕叉出去。” 资事堂内所有人,齐齐瞪起了眼。 赵祯见此,冷哼道:“朕的话不管用吗?” 御前卫苦着脸上前,向寇季告罪了一声,去了寇季的官帽和官服,架着寇季就离开了资事堂。 王曾在寇季被架出去以后,一脸惊愕的看向赵祯道:“官家……” 王曾刚开口,就被赵祯给打断了。 “查证属实以后,赐死恶首,余者去赵姓,发配沙门岛。一干牵连人犯,不必上奏,一体斩绝。” 资事堂内,所有人心神一震。 如今还没有查清处,赵祯就已经宣判了。 足可见赵祯心里早已对魏王府一脉不满。 对自己宗亲的人,下手如此之恨,有点吓到了其他人。 “散了!” “官家……” “朕说散了!” “臣等……告退……” 在赵祯强硬驱赶下,王曾等人离开了资事堂。 出了资事堂,几个人对视了一眼,一脸愕然。 资事堂内的一切,宛若黄粱一梦。 至今他们仍旧觉得在梦中,而非现实。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两位重臣辞去了仕途,一家顶级将门,一支皇族,就此陨落。 此事传出去以后。 足以让汴京城内外震动。 足以让天下震动。 高处恭失魂落魄的率先离开。 王曾、吕夷简、曹玮等人聚在一起。 吕夷简皱着眉头,沉声道:“若是在魏王府一脉的别院里,查不出罪证呢?” 王曾没有说话,瞥了曹玮一眼。 曹玮犹豫再三,叹了一口气,“我大宋很有可能马上要跟辽国掀起大战,魏王府一脉若是祸乱后方,很有可能对前方的战事不利。 官家既然已经定罪,照着官家的心思办就是了。” 言外之意,没有罪证,也得有罪证。 官家需要魏王府一脉消失,朝廷也需要魏王府一脉消失。 依曹玮的身份,其实不应该开口参与此事的。 但是考虑再三,曹玮还是开口了。 为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高家已经倒下了。 魏王府一脉岂能独存? 为了搬到魏王府一脉,寇季已经被罢官去职,若是魏王府一脉经历过此事以后,依旧安然无恙,那在汴京城里的威望一定会大涨。 若是汴京城里的那些迂腐的文臣,将魏王府一脉当成储君府看待。 那他宫里的那个侄女算什么? 他侄女若是生出了侄孙,又算什么? 此外,此次朝廷若是跟辽国掀起战端,那就是一场惊天大战,战个两三年,那也是寻常事。 若是魏王府一脉,借着一字交子铺的份子,以及依附在魏王府的那些文臣们捣乱,对前方的战事也不利。 后方不稳,前方的将士们如何安心作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