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05章 被孤立了?! (第1/2页)
玉佩代表的是一支残军,具体的寇准没有多说。 寇准只是告诉寇季,当初太祖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率军攻入到了汴京城内,遇到了顽抗。 太祖皇帝赵匡胤有兵力拿下他们,但念其忠勇派人去招降,承诺放过所以顽抗的将士们的性命。 领兵的将军,不愿意看到手下的将士们被尽数坑杀,就被迫答应了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招降。 但他们背叛了旧主,已经背上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名声。 他们没有接受太祖皇帝赵匡胤赏赐的高官厚爵,而是默默的消失在了人前,成为了一支暗中守卫汴京城的兵马。 太祖在位时候,偶尔会用他们。 太宗登基以后,没有动用过他们,也停发了他们的粮饷,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真宗登基以后,当他们不存在。 赵祯大致也是将他们当成了已经融入到汴京城里的平民百姓,所以才大方的将玉牌赏赐给了寇天赐。 魏王府一脉别院里的兵甲,便是他们的。 赵祯将一座藏有兵甲的别院,赐给了魏王府一脉,可以说是恶意满满。 可以说从魏王府一脉进京的时候,赵祯就率先给魏王府一脉埋了个雷。 雷是赵祯埋下的,大概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寇季只是将赵祯埋下的雷引爆了而已。 对于寇季会知道魏王府一脉的别院里藏有盔甲,赵祯是不会生出什么怀疑的。 因为朝堂上知道那座别院里藏有盔甲的,只有赵祯、陈琳、寇准三人。 赵祯、陈琳二人知道,那是因为传承的缘故。 寇准之所以知道,那是因为停发那支残军粮饷的旨意,是寇准私底下代替太宗去宣读的。 寇季能知道此事,必然是寇准告诉他的。 寇准当初之所以告诉寇季此事,也是怕寇季在此事上栽跟头,所以在寇季班师回朝以后,就特地给寇季交代了一番。 …… 刘亨从寇府带走了寇府管事,安抚了一下那些为寇季请命的百姓们以后,百姓们終于离开了皇城司的牢房,各自回家。 因为寇季、张知白二人引起的sao动,也彻底被平息了下去。 但,朝堂上一连串的变故,着实把满朝文武吓了个不轻。 魏王府一脉被尽数捉拿以后,一部分颇有身份的人被赐死,另一部分当即被发配往沙门岛。 官家似乎很不待见他们,连年节都不让他们在汴京城里过。 魏王府一脉倒了。 枢密使高处恭倒了。 吏部尚书寇季倒了。 礼部尚书张知白倒了。 数十官员因为作乱罪被抄家灭族。 张士逊、刘升等官员,皆被发配到了苦寒之地去做官。 屹立在垂拱殿内的官员,一下子去了五分之一。 满朝文武能不怕吗? 他们如今见了赵祯,就像是耗子见了猫一样,要多恭谨有多恭谨。 赵祯下的决断,除了御史台和内廷以外,其他各部的官员,就没有开口反驳的。 若是王曾、吕夷简二人,偶尔跟赵祯持相左的意见,朝堂恐怕就成了赵祯的一言堂。 俗话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赵祯布的局,出现了漏洞,被人搅乱。 但赵祯的目的,却达到了。 他在这一次动荡中,肃清了朝堂上那些他看不顺眼的官员。 更重要的是,至今为止,也没有几个人发现赵祯才是幕后黑手,更没有几个人知道,赵祯谋划一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肃清朝堂。 所有人都以为,赵祯是为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大动干戈,却没几个人知道,赵祯根本的目的。 朝廷略微变得有些纯粹了一点后,运转的速度变得特别快。 临近年关。 朝廷各部都要总结一年的得失,呈报到内廷,供赵祯、王曾、吕夷简三人阅览。 以往的时候,年终总结工作,足足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 今年却用了短短半个月。 年终总结审阅过后,朝廷发放了一批十分寒酸的年终奖,然后朝野上下开始进入到了年假当中。 除了曹玮在封衙以后,带着一家老小出了汴京城,回真定府祭祖外,汴京城的年节,跟往年并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非说有。 那么区别就在寇府。 依照惯例,除夕夜宫廷夜宴前夕,赵祯都会派人邀请满朝文武,以及其家眷到宫里,一起乐呵。 宫里的宦官,策马从寇府别院门口穿行而过,马蹄声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去文昌学馆的,应该是请祖父的。” 向嫣坐在寇季身边,看着寇季拽着寇天赐的耳朵,有些心疼的说。 寇季拽了拽寇天赐的耳朵,淡淡的道:“我知道……” 向嫣很想从寇季手里将寇天赐夺过来,但看到寇天赐十分享受寇季拽耳朵的方式,就强压下了抢人的冲动,道:“往年官家到了这个时候,第一个请的是你。” 寇季瞥了向嫣一眼,不咸不淡的道:“官家如今长大了,也知道什么叫长幼有序了。先请祖父,那不是应该的吗?” 向嫣沉吟道:“你被官家罢官去职了,身上无官无爵,官家今年会不会不请你?” 寇季不屑的道:“谁稀罕……” “嗯……” 寇天赐皱了皱鼻子,呲牙咧嘴的伸长了手,问向嫣要抱抱。 寇季捏疼寇天赐了。 向嫣见儿子呲牙咧嘴的,果断从寇季手里抢过了儿子,心情的给儿子吹了吹耳朵。 寇天赐怕痒,所以一个劲的用手捂着耳朵,咯咯咯直笑。 向嫣瞥了寇季一眼,道:“你要是真不稀罕,也不会捏疼儿子。” 寇季脸不红、心不跳的道:“一场什么新意也没有的饮宴而已,我有什么可稀罕的?我只是怕这饮宴少了我,就少了几分色彩。 须知,今年我大宋最光彩夺目的人,是我,寇季。” 向嫣抿了抿嘴,却没有反驳。 今年寇季率人收复了河西,确实是今年大宋第一功臣。 三公一侯十二伯,以寇季为尊。 风头一时无两。 皇宫里的除夕夜宴,若是少了寇季,必然会少几分颜色。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