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48章 拿枪来!!! (第1/2页)
别说野利遇乞不甘心,李元昊也不甘心。 李元昊在得知了辽人不仅败了,还将西夏的疆土丢给了宋人以后,当即就要领兵从宋人手里抢回来。 还是李德明和夏竦二人,联手镇压了他,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大宋绝对拥有两线开战的能力。 所以盲目的挑衅大宋,最终的代价就是逼迫大宋对西夏兴兵。 如今的西夏,可经不起大宋的摧残。 大宋也早已不是以前那个热爱和平的大宋。 夏先生知道野利遇乞心中不甘,开口对野利遇乞道:“现在不是考虑讨回丢失的疆土的时候,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承担大宋的怒火。” 野利遇乞恼怒的道:“宋国占去了我大夏大片的疆土,还想怎样?” 夏先生沉声道:“大宋占去西夏大片疆土,并不是从西夏手里夺取的,而是从辽人手里夺取的。我西夏挑起了大宋和辽国两国的战端,两国的人恐怕早已看出了端倪。 大宋恐怕已经猜出了辽人出现在大宋西北,是我西夏在背后做的手脚。 若是此次前来西北的大宋重臣是别人,或许我们可以周旋一二。 可此次前来西北的大宋重臣是寇季。 此人行事嚣张霸道,只允许大宋占便宜,绝不允许大宋吃亏。 我西夏让大宋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此次我前去见寇季,一是为了尝试讨要我西夏的疆土,二是为了试探寇季对我西夏的态度。 经过了我的观察,寇季对我西夏十分不友善,很有可能兴兵攻打我西夏。” 野利遇乞听到这话,怒不可执,“他若是敢来,我一定会将他斩于马下?” 夏先生一脸愕然的看向野利遇乞,“谁给你的自信?在河西的时候,是谁领着兵将你们打的狼狈逃窜的?萧孝穆虽然不堪,可他率领的辽国西北路十二班军,以及辽国的舍利军,却不弱。 如今他们全部葬送在了寇季手里,你还该小逊寇季。” 野利遇乞听到此话,屈辱的咬着牙道:“我就是不甘心……” 夏先生叹了一口气,“不甘心也没办法。我们西夏现在没有实力跟大宋叫板。大宋兵马随时都有可能兵临城下,所以我们不得不防。 你速速派人回去,告诉国主,让他遣使去汴京城讨饶。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辽国,面见辽皇。 告诉辽皇,我西夏愿意依附辽国,帮着辽国一起对付大宋。 若是辽皇能在燕云之地打败宋军,我西夏也可以趁机出兵,帮他们在西北牵制住一部分大宋兵马,任由他们在大宋境内攻城略地。” 野利遇乞瞪起眼,喝斥道:“我大夏又要为他人做嫁衣?” 夏先生叹气道:“如今我西夏不借助辽人的力量,根本不是大宋的对手。为他人做嫁衣,不是因为我们慷慨,而是因为我们弱。” 野利遇乞紧握着拳头,沉声道:“辽皇会答应?” 夏先生沉声道:“十五万辽兵精锐葬身西北,足以让辽皇警醒。放眼望去,唯有我西夏可以帮助辽国一起对付大宋。 辽皇若是不蠢,一定会放下前嫌,跟我西夏结盟。” 野利遇乞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依照夏先生的话做了。 在他吩咐人前去传信以后,盯着夏先生问道:“难道我大夏此次真的占不到半点便宜?” 夏先生沉吟了一下,对野利遇乞道:“我西夏若是有大宋的仁义名声,可以去东胜县附近的地方,借机招揽一些小部族投靠我西夏,从辽国抽取一些人手,充实我西夏的力量。” 野利遇乞橫了夏先生一眼,没有开口。 夏先生这话,等于没说。 西夏在百姓们口中,哪有什么好名声。 只听说过西夏的百姓往大宋逃的,还从没听说过大宋的百姓逃到西夏的。 百姓们到了大宋,纵然再被欺压,也比在西夏过的好。 犹豫西夏苛政的缘故,每年从西夏出逃的百姓们很多。 西夏的擒生军,就是因此催生出来的。 普通的百姓们逃了又逃,逃的没多少了。 西夏贵族没有多少百姓可压榨了,就只能通过掠夺敌人的人口,来弥补这一点。 夏先生和野利遇乞在商量着如何应对寇季的报复。 寇季却根本没有急着报复他们。 在王凯和折家军校尉扫荡干净了麟州城外的疆土以后。 寇季就带着所有的将士们出了麟州城。 跑马圈地,是寇季答应给将士们的奖赏。 如今地方已经清理出来了,自然得分给将士们。 军中的文书、监军们,一个个翻看着功劳簿,对照着将士们圈地的时间。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随着寇季一声令下,跑马圈地正式开始了。 一个个有功的将士们,坐上了马背以后,骑着马玩命的往外冲。 将士们山呼海啸的呼喊声十分热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个的大小地主,应运而生。 将士们在圈地过后,拿着盖着印章的手写地契以后,一个个激动的直喊。 寇季将将士们分成了数波,足足耗费了两日,才将麟州城外的土地分完。 辽兵在溃逃的时候,被不少黑心的家伙砍了脑袋,所以有功的将士很多。 麟州城外的地居然不够分。 寇季最后不得不将麟州城内的一些无主之地,分给了他们。 整个过程,持续了足足四日。 分完了地以后,寇季又将绥德军、晋宁军合为一军,定名为镇北军,坐镇在麟州城外。 绥德城、佳县,比起麟州城,已经算是在中原腹地了。 兵马留在绥德城和佳县,只是浪费。 麟州守军、保德军、火山军相继跟辽人拼了个干净。 折家军不出,整个麟州一线的长城,就没有多少兵马镇守。 所以镇北军就应运而生。 镇北军满编五万人。 主将由郭易担任,副将由王凯担任。 郭易在担任镇北军主将之余,还兼任镇北军右厢步军指挥使。 王凯在担任镇北军副将之余,还兼任镇北军左厢马军指挥使。 名头上看起来,郭易的名头更大。 但实际上王凯麾下的兵马更强。 二人对寇季的安排并没有异议。 郭易年纪大了,有了此次的功劳,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所以他领不领强兵,不重要。 他现在只求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