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53章 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 (第2/2页)
音,一定会再度响起。 我们若是耗空了国库里七成的钱财,弹劾我们的奏折,一定会堆满垂拱殿。 我们若是耗空了国库里的所有钱财,那么我二人在满朝文武,就会变成大jianian佞。 我们在前方,掌控不了后方的谣言。 他们将我们描绘出什么样子,我们在百姓们眼里就是什么样子。” 吕夷简听到了曹玮的话,脸色微微一变。 他身为文臣,玩惯了权谋,也见惯了权谋,知道曹玮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他深刻的明白,很多时候,可怕的不是敌人,可怕的反而是自己人。 自己人在背后捅你一刀,远比外人砍你十刀,伤的更深。 他做不到像是张知白那样廉洁如水。 吕家满门富贵,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 吕家门生故旧遍天下,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叔父吕蒙正是宰相,他也是宰相。 两代人为相,足以让很多人嫉妒红眼。 旁人将他们吕家,描绘成那种把控朝政的世家门阀,轻而易举。 现在没有人弹劾他,那是因为他执掌着大权,那是因为赵祯在背后鼎力支持者他。 可一旦谣言四起,群臣一起弹劾他。 他的下场跟李迪大概没有什么两样。 他曾经跟李迪一起戏耍过满朝文武。 得罪了不少文武大臣。 那些人现在不太弹劾他,那是引而不发,在静等时机。 他们中间又不少人被寇季在垂拱殿里帮李迪叫屈给震慑到了。 也有不少人被官家赵祯的态度震慑到了。 他们现在在等着吕夷简露出把柄,等着洪水慢慢汇聚,等待赵祯对吕夷简流露出不满。 等到赵祯对吕夷简流露出不满,吕夷简露出把柄的那一刻,就是他们放开洪水,淹死吕夷简之时。 至于曹玮,他即便什么也不做,他的出身便足够被人当成把柄说事。 曹玮自己克己复礼,没有多少作用。 曹家的富贵,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真定路曹家的名头,远比天下间其他大家族的名头要大数倍。 曹家的富贵,不止让满朝文武眼红,天底下的百姓们看着也眼红。 即便是曹家什么坏事也没做。 百姓们也会觉得曹家是借着搜刮民脂民膏富起来的。 只要有足够的借口,搬到曹玮,那是轻而易举的。 一旦曹玮在燕云之地耗尽国财,那么一个祸国的帽子,就能稳稳的扣到他头上了。 吕夷简思考了良久,盯着曹玮沉声道:“我们能不能跟辽人耗下去,能不能取胜,关键还在官家的态度?” 曹玮缓缓点头。 满朝文武会不会顺势推到曹玮和吕夷简,关键还得看赵祯对他们二人的态度。 赵祯若是对他们二人中间任何一个人流露出不满,那么他二人就会有被推倒的危险。 满朝文武要推倒他们,关键还要看赵祯答不答应。 毕竟,以他二人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们在朝堂上的去留,只有赵祯一个人能作主。 吕夷简沉声道:“目前为止,官家对我们仍旧信赖有加。” 曹玮再次点头,“只要官家一直信赖我们,我们就能将辽皇耶律隆绪当成一只鹰给熬了。” 吕夷简幽幽的道:“官家若是不信任我们,我们就是被辽皇耶律隆绪熬的两只鹰?” 曹玮神色不明的点点头。 吕夷简见此,沉吟了一下,对曹玮道:“我相信官家……官家虽然年纪不大,却有雄心壮志,他绝对不会看着一个收复燕云的机会,白白从眼前错过。” 曹玮缓缓点头,却没有说话。 有些话,他没办法当着吕夷简的面说。 他爹曾经相信前前任官家,差点没被前前任官家给坑死。 雍熙三年,太宗皇帝北伐,将从中御,曹彬担任东路军主将,依照太宗皇帝的命令,率军冒进,兵疲粮乏,导致岐沟关之战大败。 若不是逃的及时,下场跟杨业差不多。 他自己相信过前任官家,也差点被前任官家坑死。 大中祥符九年,三都谷之战,李立遵率马御山、兰州、龛谷、氊毛山、淊河、河州等军三万多人,准备侵宋。他积极备战,同时上书向朝廷求援增兵。 真宗皇帝觉得他是怕了李立遵,有临场换将的打算。 经过李迪劝诫,最终放弃了换将的打算,但却没有給他增兵。 他率领数千人,跟李立遵三万人马鏖战。 对亏了他手下有一位名叫李超的猛将,率领着百骑,冲杀进了敌阵,仗着高超的箭术,射杀了敌人领兵大将,导致敌人手忙脚乱。 他借机率军出击,才扭转了局势。 倘若没有那位名叫李超的猛将射杀了敌兵大将,扰乱敌军,为他争取了时机,他恐怕早就跟自己麾下的数千将士死在了三都谷。 父子二人,被两任官家所坑,他不知道皇位上现在坐着的现任官家,会不会再坑他一次。 吕夷简似乎看出了曹玮有心事,略微感叹了一句,“要是寇季在此,那就不需要担心这种麻烦了。” 曹玮一愣,十分认真的点点头。 官家赵祯对寇季优厚的让人绝望。 只要寇季离京,天子剑那是标配。 生怕寇季在外面受了委屈,赶紧把天子剑给寇季。 天子剑在手,如朕亲临。 凡大宋属地,大宋之臣,只有你欺负别人的份,别人绝对不能欺负你。 西北四战之地,兵马众多,军政大权说给就给,犹豫都不带犹豫的。 明明是去折家所在的西北地,可官家赵祯一口气将整个西北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寇季。 同殿为臣。 曹玮和吕夷简二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 吕夷简身为宰执,都没有这种待遇,曹玮就更别提了。 若是寇季在铜台关,选择跟辽人死磕。 就算弹劾寇季的奏疏堆满了垂拱殿,赵祯也不会动寇季分毫,更不会对寇季流露出任何不满。 此事并非吕夷简和曹玮瞎想。 而是有实证的。 从赵祯登基到现在,弹劾寇季的奏折,多的如同牛毛,也没见赵祯重视过。 不仅如此,赵祯还私底下跟内廷三宰讲过,以后弹劾寇季的奏折不许往他案头上递。 无论是扔了,还是当场烧了,对他而言都是一个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