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75章 御驾北上! (第1/2页)
王曾听完了寇准的话,咬着牙道:“官家就算要巡视地方,也不应该是现在。” 寇准皱眉道:“那也要看官家的意愿。” 王曾凑到了寇准身边,咬着牙低声道:“你必须劝解官家,让官家放弃前往西北的打算。” 寇准略微愣了一下,不悦的道:“不过是教训一下西夏而已,又不影响什么大局,你死咬着不放,为了什么?” 王曾闻言,恼怒的低吼道:“你知道个屁!” “嗯?!” 寇准竖起了眉头。 王曾不敢再说过激的话,咬着牙低声对寇准道:“你知不知道,官家要将北方的兵,全部调遣到西夏去?” 寇准彻底愣住了。 作为曾经的大宋宰执、总摄国政,对大宋的兵马数量,以及兵力分布,还是十分清楚的。 大宋八成的兵马,皆盘据在北方。 大宋对战西夏、辽国,也一直调动的是北方的兵马。 赵祯继位之初,大宋朝的兵马数量是一百四十万。 其中并不包括一些团练、藩兵、乡兵。 一百四十万兵马,皆是职业兵。 经过了他主政裁减以后,大宋朝的兵马数量锐减到了一百二十万以内。 他裁减的兵马,当然不止二十万,他裁减的兵马远远超过了二十万。 只不过他在一边裁减职业兵的同时,也整顿了乡兵。 一些厢军在被裁减以后,为了维持厢军的战斗力,他从乡兵中抽取了大批的人手弥补了进去。 乡兵,如今在大宋,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存实亡。 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外,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了乡兵的存在。 一些藩兵,也被他划拨出了大宋兵额之外。 大宋不养他们,没必要将他们计算在内。 但是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 大宋上上下下的兵马经过了他一番梳理以后,大多数都是青壮。 这也是大宋为何敢跟辽国、西夏叫板的原因之一。 大宋兵马虽然被裁减了,但是战斗力直线的上升了一番。 寇季拿下了河西以后,建立了镇西军,随后又通过整编折家军,建立了橫山军,大宋兵马一跃到了一百三十万之巨。 无论是镇西军,还是橫山军,其实都是从零的基础上建立的。 不像是宁边军、镇北军,那都是借着晋宁军、绥德军的跟脚建立的。 火山、保德两军虽亡,但是他们数量不多。 晋宁军、绥德军此前也并非满编。 但宁边军、镇北军,却是满编。 差出来的数量,也被补足了。 橫山军虽然收编了一部分的折家军,也收编了一部分银州守军,但橫山军是一支新军,并没有借助其他有番号的兵马建立。 折家军虽然厉害,但是在藩兵之列,并没有纳入到大宋的兵马编制中。 银州此前的守军,只是银州团练,并没有正式的番号。 他们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协助折家军,守卫长城。 寇季算是将他们正式的纳入到了编制。 大宋的团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 有重兵坐镇的地方,团练的名头会加在地方镇军身上。 其目的就是为了多给军中安插几个官员。 没有重兵坐镇,却又十分紧要的地方,才会设由州府衙门掌管的团练。 军饷一直是由衙门派发,而不是跟其他兵马一样,领朝廷派发的正规军饷,所以不纳入兵额之列。 可以说大宋的兵制、官制,十分的复杂。 犹如一团乱麻。 一些官员有时候都会被那复杂的兵制、官制弄迷糊,更别提民间的百姓。 也是因此,才造就了大宋冗官冗兵严重。 总而言之,即便是经过了一次裁减,大宋的兵马数量依然庞大。 并且大部分兵马都屯驻在北方。 赵祯一口气要将北方的兵马全部拉到西夏去,寇准自然被吓了一跳。 王曾见寇准被吓住了,便赶忙道:“官家这是在胡闹,北方的兵马全部被调遣到西夏去,每日里人吃马嚼的,要耗费多少? 官家此去西夏,又会待多久? 他若待的时间长了,国库里的钱财吃不住。 更关键的是,数量如此庞大的兵马,去征讨西夏,得不偿失。 打辽国都够了,更何况打一个小小的西夏。 而且,曹玮如今在燕云之地跟辽国征战,随时都有可能想朝廷求援。 官家若是将兵马全部拉到西夏去。 那曹玮派人过来求援,谁去? 西夏不过是癣疥之疾,辽国才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孰轻孰重,你心里很清楚,不需要我教你。” 王曾推心置腹的将心里话全部说给了寇准听。 寇准听完了以后,沉吟了许久,开口道:“官家既然有心将北方的所有兵马拉出去练练,那就练练吧。此前老夫主政,裁减了一部分的兵马。 可我大宋的兵马依然很多。 如今全部拉到战场上,让他们都去打一场。 打输了,整编、裁撤,打赢了予以保留。 如此一来,我大宋的内环外忧,可以一起解除。” 王曾愕然的瞪起眼,他以为他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会让寇准改变主意,却没料到,寇准不仅没改变主意,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让赵祯拉着北方所有的兵马去西夏了。 王曾瞪着寇准,哆嗦着道:“官家胡闹,你也跟着胡闹?” “胡闹?!” 寇准冷哼了一声,“是谁给你的自信,让你将西夏当成了癣疥之疾?在老夫眼里,西夏远比辽国对我大宋的威胁更大。 辽国尚能以和谈安抚。 可是西夏呢? 从西夏附庸我大宋至今,拿了我大宋多少好处? 他们可曾真的听命于我大宋? 他们没有。 他们不仅没有听命于我大宋,反而在我大宋和辽国之间左右逢源,不断的壮大。 他们壮大以后,就流露出了对我大宋的野心。 辽国是虎,西夏是狼。 虎好驱,狼难撵。 如今有机会,有借口一举荡平西夏。 为什么不这么做? 狮子搏兔,尚且全力以赴。 我大宋剿灭西夏,为何不能全力以赴?” 王曾气的直哆嗦。 寇准继续道:“西夏如今正值最羸弱的时期,我大宋若是能借机一举攻入西夏,必定能够荡平西夏。一旦西夏平定,我大宋就能一心一意的对付辽人,不用再担心后院起火。 我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