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内情(一更) (第2/2页)
行了,别给我说那些奉承的话,听着都假。”余老夫人声音凉凉,“我老了,不中用了,指不定哪天就脚一蹬去了。你们有此顾虑,也没什么不对咳咳…” “娘…” 余老夫人挥挥手,“罢了,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也不管了。将来余家如何,我也cāo)心不了。” 这话多少有些指责的意思。 虽然早知道母亲心里把meimei看得最重,但此时听她略含讽刺的语气,余二爷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是。” 江沅和何兴怀结伴入京科考,因着有邱姨娘这门亲,所以他的继母邱氏也带着江跃随行,开始只是租赁的宅子。入了前三甲便直接入了翰林院。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这一届的状元和榜眼。 余二爷为何会说若非前两个是世家出,试一甲就有可能是江沅? 一来商人地位低,为士绅所不屑。二来上头这两位,背景的确不凡。考上榜眼那位,不仅是世家出,而且是长公主的女婿! 长公主,那是当今圣上的亲meimei。放榜前她亲自入宫求见圣上,她也不贪心,没要状元的位次,只要了榜眼。状元又花落另一位世家子弟之,江沅嘛,就只能委屈做个探花郎了。 好在这位状元郎和江沅才能相差无几,输给他,江沅倒也不算太委屈。长公主的那位女婿,单论才能,其实入不了前三甲的,不过人家后台硬,没办法。 这样一来,其实最委屈的,是进士第四的何兴怀。 不过明德帝是个好皇帝,虽偏私给侄女婿走了后门,也不愿让真正的有才之士因错失三甲而分发地方辛苦熬资历。便大笔一挥,都给分去了翰林院做庶吉士。 反正世家子弟,基本都是接自己父亲的班,考进士要么是清高自负,要么就是走个过场。大多数,是不用按照既定的规则走的。 江沅顶替了状元的位置,做了翰林院修撰,邱氏立即就在内城买了处宅子安顿下来。然后就派人回北方,接婆母与何家人一起入京。 在此之前,她带着儿子拜访过萧家。一来探望邱姨娘,二来,还是为着继子的婚事。还没着落,却没想到,竟被余家相中了。 江沅和何兴怀都顺利入了翰林院,昔许多同窗却要么落榜,要么分往地方做知县。 两人自然要送行,或者安慰因落榜而心沮丧的同窗,都有应酬。 这,几人又约了在酒楼相聚。江沅刚出门,半路就碰上了何兴怀。 “江兄。” 两人本是多年好友,两府结亲后何兴怀也没改昔的称呼,两人一边走,何兴怀边道:“平里你都不贪杯中之物,如今喜事临门,今天你可得请客,多喝两杯。” 江沅疑惑,“什么喜事临门?” “户部郎中左大人和我父亲是同窗,这个你是知道的。”何兴怀眉飞色舞道:“昨他告诉我,大理寺丞余大人曾去户部查过我们俩的履历,对你尤其关注,瞧着多半是要提拔你了。余家在这京城虽算不得什么权贵望族,但也是世家名门。咱们是北方来的,在京城毫无人脉,后官场上难免会遭遇打压,可若有了靠山,岂非就顺畅多了?” 江沅则皱眉,“咱们俩一同入京,一同入翰林院,余大人既是去查我们俩的履历,便是要提拔收为己用,为何只关注我一人?” 何兴怀之前只顾着为好兄弟高兴,毕竟他好歹还是书香门第出,祖父也做过知府,有进士加成,只要自己努力,不得罪权贵,仕途也不会太艰难。可好友不一样,那些个官宦世家,最瞧不起商人,便是进了翰林院,怕是也是会遭逢歧视轻慢。 若有人扶持,那就不一样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个世家,多少都沾亲带故。有了这一重关系,江沅遇到的阻碍就少了。 如今听他这么一说,何兴怀也意识到不对。 “说得是啊。” 他凝眉思索,若见他们两人没根基好拉拢,倒是说得通。而且那些个士绅官僚八成都看不起商人,要提拔那也应该尤为关注他这个书香子弟才对,难道还有别的隐? 两人初来京城,也有自知之明,哪里会猜到世家愿意低就与自个儿联姻? 思索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 “江兄,何兄。” 江沅抬头看见约好的一个友人正朝这边走来,低声道:“先别想了,如果他们真有别的目的,必会有所行动,等着就是。放心,我会见机行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