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 误会 (第1/2页)
舒氏谋害妯娌,罪证确凿,不容分辨。 葛大郎铁了心,当即就写下了休书。舒氏看见休书两个字,便又晕了过去。葛大郎冷着脸,直接让人将她连同那几个‘人证’通通绑着丢尽柴房。此时天色已晚,只能明日再送交衙门。 季菀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其他的事,她也就不插手了,又进去看刚生产的meimei和两个外甥。 季容生了一对龙凤胎,虽然惊险了些,不过好在两个孩子很健康,季容稍显虚弱,所以先前葛天羽一直在照顾她。 “jiejie。” 季容产后极度虚弱,再加上先前又中毒,虽不重,却也够折腾的,现在根本起不来。 季菀大步走过去,坐在床边,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没事了,别怕。” 外间闹得那样厉害,季容隐隐约约也听到一些,知道自己此番险些没命,全拜舒氏所赐。想起过往种种,她忍不住红了眼眶。 “自我嫁过来,她便一直看我不顺眼。我想着,家和万事兴,忍忍也就算了。却不想,她竟如此狠毒…今日若非jiejie来得及时,我和孩子恐怕就没命了…” 这世间总有那么些小人作祟。 便是在义村那穷乡僻壤里,都少不得还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争斗。想想曾经贺家夤夜火烧王家,再想想韩家移情别恋退婚赵茵,再想想亲奶奶和三叔一次又一次的与他们作对。回京后,又陷入各家内宅争斗之中。周家那样的清贵大家,都还有个许氏蹦跶。萧家有余氏从贪墨到杀人,还有魏家的董氏,陆二郎的前妻樊氏…如今的舒氏,不过只是比那些人更为卑劣阴毒罢了。 女人多的地方,争斗永远少不了。 季菀拍拍meimei的手,道:“她已经被休了,明天就会送交官府,你大伯子也会请命外放。我看你婆母倒还算明事理,你公公也是个公正的,最重要的是姑爷护着你。以后在这个家里,再没人敢刁难你。你安心养好身体,和姑爷好好的过日子。” “嗯。” 这时候,葛天羽也走了进来。 季菀起身让出位置。 葛天羽既自责又心疼。 妻子在娘家的时候金尊玉贵的养着,嫁给他后却时常受嫂子的气。而他,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口口声声说会护她,今天却眼睁睁的看着她限于危难之中而束手无策。 他万没想到嫂子居然丧心病狂到这般地步。 幸亏他今日在府,若非他拦着,母亲大底就听了嫂子的话让人用催产药了。 道歉的话说了太多,葛天羽如今看着虚弱的妻子,神情默默,满是疼惜。 季菀走到摇篮旁,看着两个吃饱睡着的外甥,道:“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葛天羽回头,“男孩儿叫玥哥儿,王旁玥。女孩儿叫萱姐儿。” 季菀点点头。 “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她回头看向meimei,“我已派人去萧府保平安,明日母亲应该会过来。” 季容难产,身边的丫鬟肯定也要去萧府报信的。萧府离葛府比安国公府远,答案上的,没必要让继父陪母亲再跑一趟。 反正陆非离陪季菀过来了,葛家就不会放过舒氏。他们两个小辈在这里,也不至于让葛家二老太过难堪。人太多了,显得得理不让人。meimei已是葛家妇,日子还要过下去的,若是因此和葛家人有了嫌隙,也不妥。 季容听懂了jiejie的言外之意,点点头。 “天色晚了,jiejie姐夫一路小心。” 季菀笑笑,走了出去。 夜色已沉,街上也几乎没什么人了。马车车轮碾压在青石地板的声音咕噜作响。 季菀半阖着眸子靠在车壁上。 陆非离握住她的手,道:“今日之事虽然烦心,但好歹也都解决了。葛家不会包庇舒氏,我看葛天羽对你meimei倒是一往情深,以后她不会受委屈的。” “嗯。” 若非看在葛天羽对阿容还不错,她才不会这么轻易放过。 “舒氏被休,明日也会送交府衙。但她还有两个孩子在葛府,她的娘家人也总会与葛府往来。”季菀想起余家那个护短不讲理的余老夫人,抿了抿唇,“如果他们明事理,此事便到此为止。” 自从得知舒氏为难meimei开始,季菀就拖陆非离查了舒家。舒氏的父亲,外放数年,做了地方知州,为人刚直,大公无私,在当地也很得民心。这两年大底就会升迁入京。如此看来,他应不会包庇有罪的女儿。可舒家的其他人,就说不准了。 陆非离知道她的意思,道:“我会留意的。” …… 第二天,周氏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孩子去了葛府。季容对昨日之事轻描淡写,但舒氏已被送交官府,可见当时有多凶险。周氏满心愤怒与后怕,若非长女会医术,来得及时,只怕她的小女儿就…想到这里她便欲壑难平。与葛夫人的交谈之中,虽不见锋利,却少了往日的热情。 葛夫人心知肚明,只能苦笑,不曾分辨一句。 葛大郎说到做到,递交了奏折,不日将外放出京。这一走,至少都得三年才归。葛夫人琢磨着给他续娶。葛家本算不得显贵,又是续娶,自然要降低要求。门当户对的嫡女是不可能了,倒不如娶个门第相当的庶女。一来出身低,不会自持长嫂而妄为。二来庶女在娘家是不大受重视的,入门后会更小心谨慎,低眉顺眼,性子也不会过于跋扈。 先定亲,等三年后长子回京再办酒席。 她这里还未挑好人,季容从母亲口中得知了一件喜事,郭丽要出阁了。 郭丽比她小一岁,今年十五,去年十月就已定亲。她不是江家的女儿,但江老夫人和江沅待他们还算不错。毕竟养了几年,也有了感情。江沅入仕后,她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普通的平民百姓,是高攀不上的。 江夫人邱氏虽身为继母,但作为江家主母,入京后也结实了些官妇人,接触得多了,了解得自然更多,便为女儿相中了一门亲。 寒门庶子,和江沅同届进士,外放为知县。不过好在不远,和京城东边接壤的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