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请问,这张专辑叫什么名字? (第2/2页)
后一点都不担心的样子也会产生深深的疑惑,就这么笃定专辑一定能大爆?不怕一万也怕万一吧? 反正他是不觉得自己专辑一定会成功,扑街的可能依旧还是不小的。 纪明哲见陆源不是开玩笑,于是思考后只能点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陪你去吧,不过乔装打扮这一方面,我是不需要的,反正我站在那里也没人认识,倒是你,一定要掩藏好了,不然我可不想再享受一把被包围的感觉。” 陆源笑道:“放心吧。” 所谓的乔装打扮也就是穿的不那么引人注意,所谓气质,是一样很玄妙的东西,可能因为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人的气质就完全变化了。 陆源特意选择了一套比较旧的衣服,穿上之后立即觉得不是那么显眼了。 除此之外就是最必不可少的口罩了。 大夏天,如果在外面你戴口罩别人绝对会认为你是个傻子,但是在华夏书店里就不一样了,常年开着空调,并不会有气温方面的问题,很多有自己习惯的人,都会在书店里戴上口罩。 …… 华夏书店,杭城庆春路店。 作为杭城面积最广、年龄最大的书店,自二十多年前,来这里买书看书的人就一直络绎不绝。 直至今日,经过几次装修的华夏书店,既有着时间沉淀下来的墨香感,又具有新时代的风范。 一大早,就有很多人踏进了大门,他们其中既有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又有一身休闲打扮的青年人,更有带着孩子的父亲、年至耄耋的老者。 “今天要放谁的专辑?” 负责播放音乐的书店人员思索了下,视线从几十张专辑上一一掠过,然后停在了其中一张上面。 “我记得是它。” 上面写着《那年夏天》——陆源。 将专辑拿出来,然后放到设备上播放,然后完美的音质便出现了。 “对这个世界...” 第一首歌是《稻香》,也是专辑的主打歌。 之前陆源去到各个节目上,唱的最多的也是它! 专辑里的其它歌虽然也很棒,但都没有这首歌那么受众广。 “咦,今天这歌没听过啊?挺好听。” “不错啊,这歌有味道,而且歌手也不错,唱功厉害。” 在播放区看书的这些人,很多都是喜欢边听音乐边看书的,但往往他们都是看着看着就忘记了音乐。 但今天,音乐让他们听着听着就忘了书了。 陆源之前毕竟只是在向往中唱了一下《稻香》,虽然引起了一些关注,但是不知道的人还是占据了多少。 华夏人口太多了,就算有五千万人听过歌,也不过只占十五亿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多一点罢了。 更不要说,听过稻香人的数字离五千万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负责播放歌曲的工作人员也有些意外,陆源?好像是最近爆火的某个流量明星吧, 他的唱功这么厉害? 这似乎是他的第一张专辑? 在这个岗位做了超过十年,经他手播放的专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张了,每一年他都会看到上百张专辑在书店里售卖,绝大部分成为压箱底的货,只有一小撮成功跻身高位。 相应的,他耳朵的敏感以及对音乐的挑剔已经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很多在大众耳朵里挺不错的歌,在他耳朵里完全就是狗屁不通。 他并不觉得是自己故作不同,而是经历过歌坛的黄金年代,他对现在的歌坛已经渐渐爱不起来了,也没心力去爱了。 但今天,他觉得这个名为陆源的新人给了他惊喜,最起码这专辑里的第一首歌给他的感觉不错。 没错,他将陆源认之为‘新人’。 在他的看法里,没有发行过实体专辑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人,都不配称之为歌手。 不仅是他,歌坛里的人也是这么想的,那些成名歌手们,从不会将流量明星、网络歌手放在眼里,在他们的心目中,歌手,就要走专辑发行的路子。 其他途径,都是旁门左道。 不过即使他再觉得陆源的歌不错,也不会认为这张专辑会卖出多少。 在如今这个唱片日薄西山的时代,还能保持一定销量的,只有那些老牌歌手了,而这些人,他一个个都耳熟能详,他们出专辑时,他也会第一时间买一张回去。 这个叫做陆源的新人歌手,充其量能卖出几万张不错了,这还是看在他‘明星’的身份上,不然他觉得可能几千张就顶了天了。 正在他这么想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思路。 “请问一下,正在播放的这首歌叫做什么?能把它的专辑给我看一下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