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汽车工业的摇篮 (第1/1页)
从京都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驻江岸市办事处出来,沈笑夫问林双喜 “林哥,你这番话,肯定把常经理给吓坏了!” 林双喜笑笑说 “我也是说的实话呀! 其实早点告诉他们,也算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 总比有一天,他们突然接到通知——东南公司车展延期,被打个措手不及要好吧?” 沈笑夫点点头说“那倒是!这常经理,这会儿肯定坐不住了,估计在火急火燎地找东南公司询问情况!” 林双喜撇撇嘴说“无所谓!反正我们跟东南公司已经撕破脸了。” 沈笑夫说“对!拉锯战!” 这时,林双喜接到一个电话,赶紧说道 “喂!老板!您好! 哦—— 我和沈笑夫刚从京都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驻江岸市办事处出来,准备回去。 哦,去一下一汽办事处? 好的,好的,我这里离那儿不太远! 老板再见!” 放下电话,林双喜对沈笑夫说 “丁老板和一汽办事处肖经理说好了,让我们去一汽办事处商谈车展的事。 肖经理这回儿在外面,大概半个小时回到公司。 我们现在过去,十来分钟就可以到! 比肖经理还早到!” 沈笑夫说“没问题!我下午到学与行参加培训,不影响吧?” 林双喜看了看手机,说“才10:40,还早呢。不碍事!” 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一汽办事处所在的兴旺大厦。 一汽办事处的接待员说,不好意思,肖经理还没回来,请先到会客室休息、等候。 会客室,摆着琳琅满目的宣传资料。林双喜和沈笑夫随手翻阅起来。 沈笑夫看到一本精美宣传册,里面一篇文章《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第一汽车集团》 “建国之初,我国高层扳着指头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49年12月,伟大领袖访问苏联,在斯大林汽车厂,看到流水线上鱼贯而出的汽车,兴奋地说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之后,两国元首会谈时商定,由苏联援助我国建设一批工厂,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厂。 于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工厂的建设,很快提到日程上来。 一是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 1950年3月27日,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 二是开展基本情况调查。 筹备组成立初期,先后派人到各地考察日伪和国党时期遗留下来的汽车修配工业; 了解解放前华国汽车公司设在株洲、凭祥、重庆等地的工厂和人员下落; 找到了资源委员会委托米国礼和汽车公司设计的五卷汽车厂设计书; 在昆明的一个山洞里还发现了资源资委员会买进的米国一家汽车公司的汽车图纸。 三是招集和培训技术人才。 汽车工业是综合性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建设一座大规模汽车厂,需要大量的各专业、多门类的技术人才。 筹备组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抽调了100多名学生,同时将分散在沪上、重庆、昆明等地的汽车人才和极少数留学归国人才陆续选调集中。 四是筹建汽车实验室。 1950年7月,筹备组在边的南池子76号成立了以吴敬业为主任的汽车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工作是进行试验研究,改进产品,培养汽车设计人才。 五是选择厂址。 汽车制造厂的选址是关键。 苏联专家指出建设一个大型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首先需要考虑电力供应、钢材供应、铁路运输、地质、水源等基础条件。 依照以上条件,列入备选范围的有石家庄、太原、西安、湘潭、株洲等地,但都被一一排除。 最后经过充分比对,高层认为东北地区尤其是长春周边符合条件。 汽车筹备组立即派遣工作小组,前往四平、公主岭、长春三地踏勘。 经汽车筹备组与苏联专家研究,并上报高层批准,确认选址长春市西南的孟家屯车站西北侧。 六是初步设计。 汽车项目和厂址定下来后,以苏联专家为主,开始编制计划书。 1951年4月26日,财经委员会批准了汽车厂计划务书。任务书规定,工厂生产吉斯150型4t载货汽车,年生产能力3万辆,1953年开工,1957年建成投产。 汽车厂的初步设计,委托苏联汽车拖拉机工业部所属全苏汽车拖拉机工业设计院编制,历时半年,于1951年底完成,1952年1月送交我国。 初步设计共17卷,1200页,内容包括各个车间、仓库、弱电、运输、建筑、给水、排水及总说明等部分。 1952年3月25日,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听取并批准了初步设计及议定书的内容。 汽车制造厂的初步设计批准后,重工业部正式给工厂定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代号为‘六五二‘厂。 七是三年建成一汽。 1953年,我国高层印发《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为一个企业建设专门发出如此高规格的文件,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从此,‘三年建成一汽‘成为当时最鼓舞人心的口号。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奠基典礼。 1956年7月13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人群涌动,人们如同过节般兴奋。 总装线上,随着一个个零部件的组装,一辆辆解放牌汽车渐渐成型。 上午10点钟,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一汽副厂长孟少农登上汽车,点火发动,松开离合器,轻踏加速踏板。 随着一声喇叭长鸣,崭新的解放牌汽车平稳启动。 在场的干部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不少人手抚汽车,热泪涟涟! 年轻的女工们将早已准备好的大红花扎在车头。 这一刻,是华国汽车工业分娩的日子,响亮的汽车喇叭声似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传遍世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