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吉利汽车:始于豪情 (第1/1页)
林双喜看着急红了眼的吴敏国,哈哈笑起来: “吴敏国,三十年河西四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 哈哈! 沈笑夫可是少年!” 吴敏国眼神毒辣地看着林双喜,一字一顿地说: “好!这个账我就来找你和丁恩培算! 不报此仇,我不姓吴!” 刚说到这里,忽然一阵香风飘来、一片红色晃眼! 啥情况?这个是剑拔弩张的对决之地,咋来这里多的脂粉气? 侧目一看,原来一堆穿着大红旗袍的车模列队过来,身材傲娇,波涛汹涌! 林双喜和吴敏国赶紧让开,一片耀眼的红色,一阵刺鼻的香水,把现场的战斗气氛冲得无处找寻。 一个精干的帅哥走在大红旗袍队伍旁边,兴奋地喊道: “林经理,你怎么在这里呀? 走,到我们吉利汽车展示厅去,我们马上要表演节目了!” 林双喜不自然地笑了笑,嘴里轻轻喊了一声“李经理好”,眼睛却越过粉红旗袍军团瞥向仇敌吴敏国,似乎又看得不大清楚。 场面有些滑稽。太不严肃了! 精干的李经理拉着林双喜的胳膊往前走,兴奋滴说道: “林经理驾到,我们的节目蓬荜生辉! 去吧去吧!咱们老朋友了,给点面子吧!” 连拉带拽,李经理挟持林双喜,随着粉红军团缓步向前。 沈笑夫赶紧跟了上去。一不小心,鼻子让浓烈的香水给呛了一下,咳咳咳! 林双喜回头看了吴敏国几眼,吴敏国恨恨地看着林双喜,嘴里嘟哝着什么。 很快,敌我双方就消失在视野里。 一场危机,暂时解除。 在吉利公司的展位前,李经理让林双喜和沈笑夫坐在嘉宾席,稍事休息,他先去调度一下节目的准备情况。 沈笑夫逮了个空,问林双喜: “林哥,这个吴敏国怎么会跑到我们的车展来? 明明是仇人,他不怕遇见吗? 这是往枪口上撞啊!” 林双喜笑着看了沈笑夫一眼,说道: “吴敏国是来刺探情报的,看看我们的车展开幕式办得怎么样!” 沈笑夫笑着说:“他是巴不得我们出丑吧!哼!小人!” 林双喜摇摇头道: “他内心深处当然想我们出丑,而且我们出的丑越大他越开心! 但是,由于之前对亚洲公司这样的不稳定因素采取了有效措施,我们怎么会出乱子? 吴敏国过来,我觉得更主要的目的是: 看看我们开幕式来了哪些领导嘉宾,有哪些议程; 还要看看我们车展上有哪些豪车,参展商安排了什么好节目,等等。 他想在国庆节自己的车展上超越我们! 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你觉得呢?” 沈笑夫连连点头,说:“嗯,是这个理!” 林双喜喝了一口矿泉水,然后说: “其实,我估计,吴敏国也是鼓足勇气才来的。 他肯定也担心遇到我或者丁老板,多尴尬呀! 是不是?!” 沈笑夫道:“那确实!哎,林哥,刚才我真担心,你们俩擦枪走火,打起来呢!” 林双喜捋了捋头上的卷发,潇洒地甩甩头,说:“要死luan朝天!怕有什么用?” 正在这时,一个绿衣司仪站在展台中央,宣布演出开始。 林双喜和沈笑夫停止了聊天,开始欣赏节目。 这些节目,无非是走走秀,扭扭腰,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看颜值和动作。 对于大波蜂腰、妩媚一笑,沈笑夫也没什么兴趣,抽个空,他翻阅起吉利汽车的宣传资料——《吉利:始于豪情》: “纵观吉利发展,赞美与质疑始终并存。 这个曾经在手工作坊中诞生的品牌充满传奇色彩,在短短数十年间,以民营企业身份在我国车界杀出一条血路。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汽车‘神人’李shufu最开始造的是摩托车,而且造车经历还颇为成功,九十年代,他生产的踏板摩托车一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摩托车和电冰箱市场成功挖掘到第一桶金后,1994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老板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造汽车’。 当听说李老板造汽车的想法后,亲戚朋友极力反对。 面对一片反对声,李老板放出了轿车就是‘一个沙发,四个轮子,一个铁壳’的经典言论,并表示:‘哪怕是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 当时我国的车市群狼环伺,外资和合资车企抢占了大部分市场空间,对于民营企业不仅没有政策支持,而且‘层层设防’,‘壁垒坚固‘。 刚开始,李老板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1997年,川省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精明的李老板看到了机会,最终投资1400万元,成立了川省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 新生的吉利在这种情况下艰难地诞生了! 与外部的困难相比,真正制约吉利发展的是缺乏核心技术。迫于无奈,吉利只能通过拆卸其他辆汽车,模仿其内部结构来进行新车制造。 靠这种粗放的研发方式,1998年8月8日,没有准生证的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 李shufu后来在回忆第一辆量产豪情的剪彩仪式时,还是心有余悸。 由于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没有‘准生证’就抢跑的豪情并没有多少嘉宾敢来捧场。 当时,李老板福发出去700多张邀请函,仅有一位省高官到场。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cao作方式过于原始,在淋雨、碰撞等多项试验中,豪情都不合格。 最终,100辆豪情投放市场全部滞销,李老板亲自开着压路机将他们全部碾碎。 转机发生在1999年,一位高层在台州考察。 李老板没敢让高层看汽车工厂,而是带着他看了摩托车产业。在这过程中,李老板向高层透露自己造汽车的梦想。 正是这一次沟通,李老板说出了那句:‘你能不能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高层回他:‘我不反对你们造汽车。’ 虽然没有听到同意的答复,但‘不反对’三个字就是最大的鼓舞! 从此,李老板造车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而吉利也开始转运。 月,国家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 真是来之不易! 当时,吉利拥有了临海、宁波和沪上浦东3个汽车生产基地,完成了吉利进入汽车工业的基本战略架构。 截止目前,吉利已经拥有了远景、金刚、金鹰、自由舰、优利欧、美人豹、熊猫、帝豪等一系列的车型。 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在浙省临海市下线,标志着李老板的汽车梦变为现实。 11年时间,李老板通过不断的兼并扩张,在我国汽车行业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我国民营汽车‘第一人’。 2009年,吉利汽车预计销量33万辆,可比2008年净增10多万辆,同比增长达48%;销售收入预计140亿元人民币。 一个汽车王国,已然成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