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一个计划 (第2/2页)
文学与音乐细胞自己有没有,唉。 学的东西多,不能一蹴而就的,先从外语学起,去年外语的基础已学了一些,翻出韩语,还是从日常口语开始练习: ”阿尼哦哈塞呦,错嫩撒拉秘密哒。(你好,我是中国人。)“ ”依了梦木也哦。”(你叫什么名字?) 。。。。。。 超强的记忆,张雨婷学起来,不怎么头疼,学习能力比起普通人,效率至少是十几倍以上。 一个多小时后,看了下电子表,21时20分了,张雨婷停止练习,回到家里,见到她回来,父母依然很高兴的,又与她聊了一会天,最后张雨婷告诉爸妈每天都有早起锻身体的习惯后,准备休息, 第一天晚上家里没有多余的床,张雨婷就与小雨涵挤在小床上,过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五点,张雨婷悄悄起床,不吵醒父母,轻手轻脚穿上衣服,离开屋子,初春的凌晨五点时分,外面天还没亮。不过有路灯,不用担心摸黑走路,路上还可以遇到几个上夜班归来的职工,张雨婷低着头疾步而过。又来到梨树林,练习武术套路与散打和泰拳的动作,一个多小时,天渐渐亮了,再继续运动下去,没多少意义,以她现在体质,除非拥有更好的设施条件,否则难以进步。武术套路与博击动作已练得很熟炼,缺少的是实战,没有实战等同于纸上谈兵,误人误己。想要改变这一切都需要钱,富武穷文就是这么现实。 回去与家人吃过早饭,父亲去上班,张雨婷收拾碗筷,到屋里的隔间厨房去洗碗、打扫房间。又把昨晚自己和父母换下来的衣服装在布袋里,拿着洗衣皂、搓衣板和母亲去厂区的水池旁洗。 做完家务,和母亲一起上街,她去买菜,张雨婷身上还有八十元钱,跑到这片小区附近的文具店买了铅笔、钢笔、墨水、尺子等文具和几十本厚厚的稿纸簿,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拿着。 回到家里,小雨涵一个人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那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昨天张雨婷没注意,在她前世模糊的儿时记忆里,似乎1984年时,厂里只有一小部份职工买了电视,还都是黑白电视机,自己的父母也算比较早的一批了。也就是这一年,内地引进的日剧《血疑》,风靡全国,此剧的女主角山口百惠是继高仓健之后,第二个深入国人心中的RB演员,成了一代人的回忆。也是这一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东南省的许海风将在此届奥运会上夺得的射击金牌。 电视里播放着动画片,张雨婷不认识,不是《米老鼠与唐老鸭》,这个要到明年才播,也不是《铁臂阿童木》,那是她前世小时最喜欢看的小人书,似乎没在电视的动画片见到过。 瞧了几眼,张雨婷没了兴致,就走到小方桌旁,削了铅笔,在稿纸簿上认真的书写外语文字,一边写,一边读。认真的学习字词句与读音,脑中的记忆翻开来,让她觉得似乎自己就坐在学校的课堂里,讲台上老师正在声情并茂的朗诵讲解。 本来张雨婷买了草稿簿,是想抄小说的,第一个准备抄的对像当然是前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的小说了。1985年以前,莫言老师的发表的作品还不多,名气也没那么大,《红高梁》还没问世。张雨婷的记忆里有他很多小说的终稿。还知道一些投稿刊物。就是不确定这个时空里那些刊物是否存在,地址是否与前世一样。要不然,抄出来后,投错了就白忙一场。这个需去确认一下,去新华书店行不通,此时书店里的杂志都是摆在柜台里,不买是不会让你自由翻阅的。张雨要看的不止一本刊物,就只能去图书馆办个借阅证。这需要爸爸有空时才能帮忙。 至于抄出来后,发表了能得到什么?能否有莫言老师的名气?张雨婷没想那么多,她挺有自知之明的,这个就如一把宝剑握在一个绝世高手的手里和一个普通人手里,效果当然不一样,普通人或许只能拿去劈柴吧,可至少普通人也有了一个利器,比她自己的柴刀更好,不是吗~ 一整天的时间,她都呆在家里,除了帮着做些家务,陪小雨涵,晚上和父母一起铺设自己的新床铺。她都用在学习韩语与日语上。过一段时间,她准备抄出来的曲谱里有几首是八十年代韩语的歌曲,另外,邓莉君有很多的歌曲是日文的,虽然不抄她的,但日语也得提前学习。其实这么做,更重要的原因是八九十代港台乐坛跟风日韩,翻唱了大量日韩歌曲。张雨婷想先把这些日韩原曲谱抄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