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8章 误会大了 (第1/2页)
千里之外的京城,鹅毛大雪飘落而下,却阻挡不了人们心中的。 快过年了,京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最近几年,京城小民的子,是越来越好了。 子好不好,小民心中自有体会。 最先的变化来自于哪里? 好像是从少府钱庄开始。 自少府钱庄在京城铺开后,高利贷就逐渐退出了京城市场。 小民借钱急用,再不用担心承受高额的利息。 更不用担心被高利贷bī)得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之后,有了新民县。 本以为被流民抢了工作机会,大家满腹怨气。只恨当初没将流民赶出京城。 却不料工作机会并没有减少,反而多了起来,工钱也比过去高了一截。 尤其是那些匠人,一级匠人,踏踏实实干一个月,能拿一两多的工钱。二级匠人更不得了,三四两也拿的。 至于三级匠人,四级匠人,那是想都不敢想。 除了匠人,商铺伙计也有了更多的机会。 光是年底几个月,到乡下卖货,光是提成就能拿不少。 如今,不光是京城的小民子好了。京畿地区的乡农,子也是蒸蒸上。 听说乡农们今年种植红薯,养猪养鸡,都赚了一大笔。 还有,如今少府钱庄存钱还有利息。 家有余钱的人家,试着将钱存入少府钱庄。半年后,果然拿到了利息。 现在的京城小民,已经不兴把钱藏在家里。 现在大家都乐意去少府钱庄存钱。 别管钱多钱少,十文钱存得,一两银子也存得。 少府钱庄的伙计,态度可好了。从不嫌弃存钱的人钱少。 搞得这几天,京城内,每个少府钱庄都是人挤人。 年底了,辛苦一年攒了钱,大家不约而同选择这个时候把钱存到钱庄。 等到明年满一整年的时候,再来存钱,顺便取利息。 想想那子,真是美得不行。 小民们乐滋滋,少府钱庄,从上到下,也乐得合不拢嘴巴。 早先还在愁库房钱不够,下次再有大金额的贷款,怕是拿不出钱来。 而今,缺钱的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大量的民间资金存入钱庄,钱庄再也不用为钱不够发愁。 而且,还能顺便回收民间铜钱,回炉重造。 少府铜丞,终于可以喘口气。终于有黄铜铸钱。 只要朝廷每年都能铸造足够数量的精致铜钱,民间私铸钱币,将在朝廷铜钱面前,溃不成军。 不用朝廷下令,几年之后,民间私铸钱币就得乖乖退出市场。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拿在手里的钱好不好,眼睛看得见,手摸得着,也感受得到。 私铸钱币再好再好,也比不上少府铜丞铸造的正版文德钱币。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朝廷要有足够的黄铜储备。 回收民间铜钱,就是第一步。 少府家令叫人提着两箩筐的账本,带着少府铜丞,一起进宫面圣。 少府家令少不得提点少府铜丞。 “见了陛下,一定要表现得足够稳重。事关钱币铸造,国之重器,若是不够稳重,这个位置可坐不长久。” 新上任三个月的少府铜丞,姓顾名知信。顾知信,平南侯府三老爷,顾玖的三堂伯父。 先后在京营,南营,东北大营,五城兵马司,太仆寺,兵部任职。 三个月前,被文德帝火速提拔,被任命为少府铜丞。 别说朝臣吃惊,就连他自己都惊呆了。 朝臣们纷纷猜测,一定是诏夫人和大皇子下联手在私下里运作,把顾知信扶上了少府铜丞的位置。 顾玖:“……” 冤枉啊! 她得知这个任命的时候,她自己都吃了一惊。 更要命的是,没人相信她。 就连侯府那边,也都坚定的认为,顾三老爷顾知信能升任少府铜丞,一定是顾玖暗箱cāo)作的结果。 无论顾玖怎么解释,侯府都认定了这一点。 顾玖否认,他们也只当顾玖不声张,毕竟份敏感。 为此,侯府偷偷摸摸,通过大少周氏送了一笔贵重的礼物给顾玖。 顾玖看着礼物,也是哭笑不得。 更麻烦的是,为了这事,顾大人发了好大的火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