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6章 聪明人 (第1/2页)
“学生告辞!” 徐闻只用了一次,顺利考取山河书院,并如愿以偿做了三元公杨先生的学生。 他提着一篮书籍,走在书院校区,心放松,还有些雀跃。 山河书院的环境很轻松,可以在这里见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 再惊世骇俗的举动,书院从上到下都是包容的态度。 这里也有很大的科举压力,却没有国子监那般压抑的气氛。 国子监是严肃的,从上到下都是严肃的。 但是在山河书院,却可以看见各种各样丰富的表。比他前面三十几年所见过的所表都要多。 一群人喊着号子,从徐闻边跑过去。 队伍整齐划一。 那是骑科目的学生。 每天都会围着书院跑上几圈。 据说这样可以强健体魄。 校场,蹴鞠比赛正在火进行。 校场周围都是人,都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加油鼓劲。 徐闻站在树荫下看了会,看得血澎湃。 他小心翼翼的举起手,学着周围的人的样子,小声的喊着口号,为队伍加油。 他越喊越有劲,越喊声音越大。手臂比所有人都要有力。 从小心翼翼,到完全融入气氛中,只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当蹴鞠比赛结束,他满头大汗,脸色潮红,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跟随人群离去,和认识不认识的人畅快地聊着刚才的比赛。 “真过瘾!” 他和周围的人,像是认识许久的老友,毫无障碍的交流。 他感受到了快乐,无比的投入。 “徐兄,书院大门外有人找你。” 两位同窗迎面走来,叫住他。 徐闻和刚认识的朋友们告别,有些怔愣,“谁找我?难道是我家里来人了?” “应该不是你家里人。看着像是国子监的人。徐兄要不要我们陪你出去?” 同窗都知道徐闻原本是国子监的学生,为了拜师三元公,才会报考山河书院。 徐闻摇摇头,“多谢两位,我一个人可以应付。” 他怀揣忐忑的心来到书院大门外。 远远的,他就认出大门外找他的人,果不其然,正是是国子监的同窗。 他面色迟疑,直到对方发现了他,并高声呼喊他的名字,他才挪动脚步走出校门。 “你们……” 他板着脸,很严肃,想要义正言辞划清界限。却不料刚开口,就被对方打断。 对方压着嗓门,又紧张又兴奋地问道:“有没有《山河书院报》” 咦? 这画风不对啊! 他以为昔同窗找上门,是为了羞辱他。哪里料到,一开口竟然是问他有没有《山河书院报》。 “你们也知道《山河书院报》?”他很惊诧,能否让他缓一缓。 昔同窗隐秘一笑,悄声说道:“《山河书院报》在国子监无人不知。你们这边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国子监那边立马就会知道。徐兄,你手上有《山河书院报》吗?能否借我们一阅?我们听说,这一期刊登了三元公杨先生的文章,我们对杨先生十分仰慕。还没恭喜徐兄顺利拜杨先生为师。” 徐闻一边震惊着,一边应付着昔同窗,“同喜同喜。” “杨先生授课怎么样?是不是特别不同?” “没,没多大不同。” “杨先生怎么评价你的文章?徐兄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二?” 昔同窗拉着徐闻,滔滔不绝,太了。 徐闻有点招架不住,不过他还是老实说道:“杨先生说我的文章太过匠气,无丝毫亮点。还说我临场反应很差,一到考场就不知道怎么做文章。先生给我布置了功课,三后我会和书院其他学子一起进入号舍模拟会试,锻炼临场写文章。” “徐兄说的号舍,可是传闻中照着贡院所建的号舍?连火号,臭号都有?” 徐闻点头,“正是!” 昔同窗一脸艳羡,“真想进去见识一番,来一场会试模拟。不知道我能不能熬过九。徐兄能否熬过九?” 徐闻摇头,“我不知道。” “半个月后,徐兄应该从号舍出来了。届时我们再来找徐兄,请教模拟感悟。望徐兄不吝赐教。” “太客气了!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说定了。最最重要的是,徐兄有《山河书院报》吗?” 昔同窗一脸期盼地望着徐闻。 徐闻点头,“我刚好领了一份。你们是要在这里看,还是要带回国子监?不怕惹麻烦?” “徐兄有所不知。自《杨先生讲论语》面世后,国子监很多人都变成了杨先生的支持者。” “大家私下里传阅着杨先生的文章,大家一起保守秘密。” “我们将《山河书院报》带回去,不仅不会招惹麻烦,还会成为风云人物。” “徐兄能否将《山河书院报》借给我们?外面根本买不到。” 几个昔同窗,你一言我一句。 徐闻终于搞清楚了事的来龙去脉。 他很兴奋。 兴奋于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兴奋国子监有这么多人都是杨先生的支持者。 他欣然答应,将《山河书院报》借给了昔同窗。 他希望国子监有更多的人报考山河书院,有更多的人成为杨先生的支持者。 …… 令众学子崇拜的杨先生,此刻正坐着马车,从书院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