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3章 无望国师 (第1/2页)
西北。 距离边关大约七八里的草原上,多了一个集市。 此集市出现已有数年时间,每月不定期开市。 最初,集市很小,甚至根本没资格称之为集市。 只是一处少数胆子大的商人同草原牧民以物易物的地点。 也不知从什么开始,来到此处的商人越来越多,草原牧民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集市。 西北军对此集市,也保持着默认的态度。偶尔也会看到穿着军服的人在集市上闲逛。 集市人很多! 大周人,牧民,异族人,各种份的汇聚在此处,规模最大的时候足有几千人。 大周商人围着牧民,讨价还价,购买他们的牛羊皮毛。 牧民们卖了牛羊皮毛,牵着马在集市上闲逛。 每个摊子前,总能看到他们的影。 他们用着不熟练的大周话同商人讨价还价。 大周商人也用着不熟练的异族话,同他们讨价还价。很多时候,双方都是在鸡同鸭讲,偏偏这样还能将生意做成。 当牧民们经过食铺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咽下一口唾沫。 特么的,太香了。 同样都是,大周人做的就是好吃。而且料十足。 顾不得买铁锅,买盐巴茶叶,先坐下来填饱咕咕乱叫的五脏庙要紧。 “老板,两碗卤面,多放点辣子。” “老板,一碗胡辣汤。” 各种口音的大周话在食谱响起。 马小六在灶台前熟练的cāo)作起来。 “来啦!你的两碗卤面,多放辣子。你的一碗胡辣汤……” 堂堂内侍马小六,摇一变,干起了食铺老板兼任店小二的活计,也是像模像样。 一个高大的大汉来到食铺前,往条凳上一坐,条凳顿时嘎吱嘎吱作响,可怜兮兮,似乎是在控诉大汉的粗鲁行径。 大汉cāo)着还算熟练的大周话,“五斤卤牛,两斤高粱酒,再随便炒两个菜,再来一碗面圪塔汤。” “客官,不好意思,现在酒令,我们这里没有高粱酒,只有口感差一些的红薯酒。你要的话,我算你便宜些。” 大汉眉头一皱,“怎得还在酒令?” “原来客官知道酒令啊!红薯酒可要?” “先来个两斤吧。” “好嘞!两斤红薯酒。” 马小六上了酒,回到灶台忙碌起来。 邓存礼坐在帐篷里,听着外面的动静。 听到两斤红薯酒,他便提着酒壶走了出来。 “是客官您要的酒吗?两斤红薯酒请慢用。” 大汉嗯了一声,先灌了一口酒,有些嫌弃,眉头都皱了起来,“你们酒令什么时候撤销?” “看来客官对大周的况很了解。” 大汉咧嘴一笑,“一年少说跑一回,能不熟悉吗。” “客官生意兴隆!不知客官从哪里来?” 大汉指了指西边方向,“老远的地方,要走一个多月。” “那个方向,离着西凉应该不远了。路上可有什么新鲜事?小六,给这位客官再来两个下酒菜。” “好嘞!” 下酒菜上来,大汉咧嘴一笑,很满意。 大周的卤菜可是一绝。 邓存礼很自然地陪着大汉喝酒闲聊,了解外面的况。 商队推迟了回程的时间,西凉的消息迟迟收不到,他有些担心。 只能将主意打在这些异族人上,或许他们听说了什么。 “要说新鲜事,的确有一件。” “哦,什么新鲜事?能否说来听听。” 大汉咬着油炸花生米,香喷喷,又脆,下酒正合适。 “我出发的时候,听人说西凉王城多了一位国师。国师开坛讲经,从者云集,那场面,据说十分惊人。” 邓存礼呼吸一窒。 他定了定神,“西凉什么时候多了一位国师?” “没多久的事。” “不知西凉国师法号怎么称呼。” 大汉挖掘着脑中的记忆,“好像是叫,叫什么无望还是什么的,我也没注意听。就知道西凉王城多了一位国师。” 邓存礼听到无望的名字,如释重负。 成了! 无望这个六根不净的和尚,终于成为了西凉的国师。没有辜负他们这些年的努力。 邓存礼心高兴,又让马小六送上两斤红薯酒,陪着大汉喝酒闲聊。 两人喝得尽兴,大汉手舞足蹈,兴奋得差点将小桌子给掀翻了。 等到大汉喝醉后,邓存礼才离开。 他悄声吩咐马小六,“派人通知鲁侯,事成了。” 马小六一脸兴奋,“无望秃驴做了国师,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 “自然是借着国师的份,影响西凉王的决定。”甚至插手西凉王位传承。 国师份,能做的事太多。 这就是为什么,众人对国师一事,势在必得。还特意将杨季,陈壮实派了过去。 没有辜负夫人的期望。 …… 鲁侯得知事成了,兴奋得一拳头砸在桌上。 他吩咐长子裴蒙,“你亲自领军,去路上接应那两个读书人。诏夫人可是点了他们的名字,无论如何要保证那二人活着回来。” 裴蒙说道:“这两个读书人,倒是有点本事。没想到真让他们办成了。” “没点本事,诏夫人就不会将他们派往西凉。你赶紧点兵出发。西凉的消息迟迟没送来,本侯估摸着路上出了意外。” “儿子遵命!” 跑蒙出了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