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_第五回 论天下尽显才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回 论天下尽显才能 (第2/2页)

么说,晚辈斗胆,请先生出山,为这世间受苦之百姓,为这天下苍生,做出一番贡献。”

    管宁听罢,呵呵一笑,道,“待我好好想想。不过,若是博远不弃,吾愿同小友结忘年之交,不知博远意下如何?”

    田辰哪还不明白这是管宁给自己涨人气呢,连忙躬身施礼道,“不敢当先生如此抬爱。小子愿对先生执师礼。”

    管宁哈哈大笑,道,“好,好!”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田辰虽未正式拜管宁为师,但实际上已经是同管宁有了异常密切的联系。能得管宁的看重,如此一来,田辰的身份就更加的让人艳羡了。

    就在此时,管亥匆匆的过来,朝着管宁纳头下拜道,“临淄管亥,拜见族叔。”

    管宁看了看管亥,哼了一声道,“尔就是管亥?”

    管亥听得管宁的言语不善,没敢抬头,恭敬的道,“正是小侄。”

    管宁冷笑道,“管氏一门,从未有人屈身事贼,汝倒是第一个啊。哼~!”言罢,起身朝众人随便施了一礼,然后二话不说,转身就出去了。只令得堂中之人,多有尴尬之色。

    孔融看了,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对管亥道,“管壮士快起来吧,幼安他就是这个脾气,过阵子再说吧。”

    管亥缓缓直起身,脸色苍白,不知如何是好。

    孔融见状,想了想道,“管亥听令!”

    管亥的脑子还在混乱不已,根本没听见孔融说啥。

    田辰连忙拽了拽管亥,小声道,“管大哥,府君叫你呢!管大哥!!!”

    管亥好不容易回过了神,朝着孔融施礼道,“草民无状,请府君责罚。”

    孔融微微一笑道,“算了,算了。”然后神色一正,朗声道,“管亥听令!”

    管亥连忙单膝跪地道,“草民在。”

    孔融接着道,“吾今命汝为裨将军,跟随太史将军整兵研武,尽快使麾下精壮形成战力。”

    管亥一听,赶紧道,“末将遵命,谢府君大人。”然后起身,退到一旁。

    孔融又道,“太史慈听命。”

    太史慈起身道,“末将在。”

    孔融继续道,“命太史慈为牙门将,统领新编之军。”

    太史慈称诺领命。

    “纪冷听命。”孔融道。

    “草民在。”

    “命纪冷为校尉,亦在新军中辅佐太史将军。”

    “末将遵命!”

    最后,孔融看了看田辰,考虑了一下,这才笑眯眯的道,“博远,汝是想在军中还是在府内任职啊?”

    田辰听罢,基本已经明白了孔融的意思。自己这一派系,皆在军中任职,为了平衡,势必要有个文职人员作为人质陪在孔融身边。所以田辰摇了摇头道,“晚辈但凭府君大人安排。”

    孔融笑了笑道,“既如此,那就做太守府的兵曹从事吧。”

    这个兵曹从事,更像是后世参谋的意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后世有个经典名句,“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但田辰还是二话不说的道,“谨遵府君之令。”

    既然正事都已经谈完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随着孔融一道道命令的发布,管亥这一支曾经的黄巾军马,顺理成章的编为了北海郡兵。

    田辰此时忽然道,“请府君为新军赐名?”

    孔融一愣,道,“有这个必要吗?”

    田辰笑着道,“新军多存黄巾之名,唯有府君大人亲自改之,方能堵悠悠之口,还望府君三思。”

    孔融听了,琢磨了一下,好像是这么个理,便道,“嗯,有理。还是博远考虑的周全。那么,此军就叫~~嗯,~~正归军吧!”

    “噗,咳咳~”田辰听了孔融的话,差点没吐出来。这孔融乃圣人之后,饱读诗书,咋会起这么个“无与伦比”(土得掉渣)的名字呢?

    田辰强忍笑意,问道,“敢问府君,此名何解?”

    孔融耐心而郑重的说道,“新军原为黄巾,现在归于朝廷,当为正式归来,故而称之为正归军。”

    田辰低头拱手道,“府君高见,高,实在是高!”

    孔融哈哈大笑道,“勿须谬赞。来人,摆席!吾要与诸位,一醉方休!”

    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这么顺利,都这么美满。那么事情真的会如田辰筹划的一般吗正归军以后的命运又会如何呢?天下各方精兵又会何时出现呢?

    此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却得名士问机巧。三言两语论天下,军成正归乐逍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