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笫三十八章寒山湖 (第2/2页)
竹筏点缀水面…… 寒山湖就在始丰溪的上游,离城30多公里,因唐代诗人,中国白话诗鼻祖寒山子曾在这一带游吟而得名。景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湖面9600亩,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那么大。有港湾37个,岛屿9个,山色湖光美不胜收。 伫立在湖边,唐诵诵习惯性地用导游词介绍说:“湖中有的小岛如‘三狮挪球’,有的如‘鹤至双峰’,有的如‘雄狮伏地’,有的如盆景小品。四周山峰起伏,竹翠林茂,鸟语花香。” “在这里可以晨观朝曦,烟波摇红;夕送落霞,浮光耀金;夜赏明月,掠影沉壁。泛舟湖上,薄雾缥缈。两岸青山夹碧水。湖面波光粼粼,鱼跃鹭飞,让你在诗行中沉醉,在画幅里邀想,在山水间升华,一转、两转、三转,仿佛置身于长江小三峡中。真乃是:一曲溪流一曲烟,湖光山色尽缠绵。” 司马龙饶有兴趣地问:“寒山湖这么美,有寒山子写的诗吗?” 唐诵诵笑了笑,说:“其实这湖是个水库,只是借用名人效应罢了。据说水库没建之前,始丰溪的水就像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肆无忌惮,祸害两岸百姓。水库建成后,它就变成了一匹任人支配的赛马,造福两岸百姓。我们坐船到水库口就可以看到堤坝,这个拱型堤坝的设计非常先进,看上去也非常壮观,可以说是寒山湖的别样风景……它叫里石门水库大坝!” “那还不赶快上船!”司马龙兴奋地说。 唐诵诵说:“可惜我们来得晚了,过了唯一一趟游船,只能望湖兴叹了……” 司马龙怅然道:“那就沿湖边走走吧。” 唐诵诵看他沮丧的样子,柔声一笑:“我可以带你去另一个地方。” “这么美的湖不看太可惜了吧……” “在水一方,会更美!”唐诵诵痴痴地盯住他的脸。 司马龙激动地哼起琼瑶阿姨的爱情小调:“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那个地方叫田芯村。1976年因建设里石门水库需要,田芯村移居天台各地,但仍有70多户,300多人选择沿山势后背建家园。原田芯村永远沉入湖底。现在的新建村一幢幢民房沿山坡而建,很像重庆山城,层高在二层四层之间,每幢房子整齐划一,且各留一方水天井。有几幢房子临湖而建。湖边泊着几只“舴艋舟”,可以去湖上的小瀛洲,也可以去湖对岸“遗留”的山地种植庄稼。 在水一方,小瀛洲。 在司马龙看来,小瀛洲更像是世外桃源。 此刻,小瀛洲上只有司马龙和唐诵诵两个人。 此刻,天空朗朗静静,抹上几片淡淡的红云,四周安安静静,只有鸟儿在不停地嘻闹。那湖水闪着蓝色的光,像柔柔的绸缎,是一种怡心的舒快。 司马龙真想让时光停留在此刻。 。 此刻,天地作证。 “让我们成为亚当与夏娃吧……” 然而,唐诵诵咯吱一笑,跑到湖边,蹲下身子,捧起一把流沙,又回眸笑道:“来,我们一起做沙器……” 冰凉的泥沙又一次冷却司马龙的心。 傍晚时分,他们回到田芯村。这里有农家乐民居。 晚饭后,唐诵诵带司马龙去参观农家捣麻糍。麻糍是天台山小吃之一。制作麻糍全是手工:先将糯米浸泡,待胀足后淘尽沥干,上蒸桶蒸熟后,再放入石臼捣烂成团后取出,然后,趁热揉成片状或粉团。让游客体验的是“捣”的工艺。 司马龙听完农家的介绍,抡起捣杵就捣。一杵下去,那热气腾腾的米粉发出滋滋的响声,那糯米的热香扑鼻而来。唐诵诵做他的助手,他一杵,她一抄翻,配合协调,很快捣好了一臼,再把粉团拿到砧板上,开始拉成块。 农家女主妇夸他们捣得好,免费让他们品尝。 司马龙说:“你让我免费吃,我们再给你们捣一臼。” 唐诵诵说:“你有力气捣,我可没力气翻了。” 司马龙只感到身上的力气没处使,说:“那就让大姐来翻吧。” 唐诵诵说:“好,看你有多大的劲!” 司马龙又捣了两臼,直捣得满头大汗。 夜,月色朦胧,平静的水面氤氲着轻纱般的水汽,远处的小岛像神来之笔的泼墨画。 他敲开唐诵诵的房门,一起来到湖边。 “诗诗,我们结婚吧……” “结婚……”唐诵诵故作惊讶,“你妈能同意吗?” “都什么年代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我们都到火星年代了!” “结婚可是一件大事,彼此都需要一份责与担当.....你可要想清楚。” “我想清楚了,我们明天就去登记结婚!” 唐诵诵推开他,说:“为了让我们的爱更神圣,明天吧……” “明天……”司马龙定定神说 “我爱你……” “我爱你……” “永远……” “永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