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2/2页)
刻木为之。” 唐朝李商隐《骄儿诗》描写儿童“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三国故事在唐代已喧腾众口。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cao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说明北宋时期的说三国故事不仅艺术效果好,而且“拥刘反曹”的倾向已经很鲜明。 在三国故事的流传中,《三国志平话》和成化刊本词话《花关索传》都可以看作是早期说唱的口述记录。 《三国志平话》有元代至治年间刊行《全相平话五种》本,和刊行年代尚有争议的《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本。 作为讲史艺人的的说话底本,《三国志平话》属于诗赞系的讲唱文学,是民间艺人汲取历代史书而对三国史事进行的通俗性创造加工之后的产物。 《三国志平话》开端叙述司马仲相断刘邦、吕后屈斩韩信、英布、彭越一案,此后故事轮廓与《三国演义》大体相同。 到结束时,又写刘禅外甥刘渊逃往匈奴,后来举兵自称后汉,灭掉晋朝,为刘禅报仇。 可以说《三国志平话》中大量虚构情节,为《三国演义》所吸收,例如《桃园三结义》、《三战吕布》等。 《花关索传》是明代成化十四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其刻印的形式风格与《全相平话五种》一样,故有学者认为其初刻年代可以上推到元代。 这部乐曲系的词话虽然以三国为时代背景,但是主要描写关羽之子花关索——一个不见史载、民间流传的中世纪英雄——的传奇人生经历。 其中所有的关于英雄的成长、神奇的武器,男女英雄决斗后的订婚等大量史诗母题的存在,反映出其作为民间英雄史诗的特征。 关索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存在于《三国演义》的志传系统文本中。 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的金院本有《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等剧目。 南戏戏文中有《周小郎月夜戏小乔》、《貂蝉女》等剧目。 根据《录鬼簿》、《太和正音谱》等记载,可知元杂剧中大约有60种三国戏,现存有《关大王单刀会》、《刘玄德独赴襄阳会》等21种。 这些剧本或取材于史书或取材于《三国志平话》,经过戏曲家的再创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为生动,无疑对《三国演义》的创作起了推动作用。 而且从现存的21种元代三国戏来考察,大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体现了鲜明的歌颂蜀汉集团的倾向。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与讲史的结合,及文人的史书与民间创作的结合,正如高儒《百川书志》所说。 “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概括万事。”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不过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很少。 在元末明初贾仲明所著《续录鬼簿》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60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贾仲明至正甲辰与罗贯中见面时是22岁,当时是“忘年交”,估计罗贯中的年龄当在50岁左右,因此似可以把罗贯中的生卒年定为1315至1385年之间。 近来发现四明丛书刊本《赵宝峰先生文集-附录》载有《门人祭赵宝峰先生文》中有署罗本者,罗本即罗贯中。 目前学术界对此虽有不同看法,但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书记载,以及明嘉靖年间几种《三国志通俗演义》刻本的题署来看,认为罗本即罗贯中是有根据的。 赵宝峰是元代浙东理学家,卒于元至正二十六年,从祭文所列门人名单提供的线索,为罗贯中的生卒年的推断提供了佐证。 因为《门人赵宝峰先生文》的名单是按照序齿排列先后的,在名单中占第11位的罗本,恰处在向寿,乌斯通和王恒之间,故推断罗本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间,与《续录鬼簿》的记载大致相符。 还有王圻《稗史汇编》云:“如宗秀罗贯中,国初葛可久,皆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而葛寄神医工,罗传神稗史。” 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徐渭仁《徐鈵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等,都说罗贯中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有交往。 可以说罗贯中是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今署罗贯中写的小说,除了《三国演义》外,还有《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小秦王词话》等。 他还写过戏曲,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等,今仅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现在能看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版本有以下几种: 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是嘉靖壬午刊刻的,全书24卷,240则,尚未分回,保留了平话痕迹,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有弘治甲寅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午关中修髯子引。学术界多认为此本最接近罗贯中原作,它对确定罗贯中的时代和《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对准确地把握罗贯中的思想创作倾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国志传》,现存明万历年间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万历壬辰余氏双峰堂刊本,万历年间汤宾尹校本,朱鼎臣辑本等,内容与嘉靖本有所不同。 特别是有关羽之子关索一生的故事。 《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中有《花关索传》四集,包括花关索出身传,认父传,下四川传,贬云南传,他完整地叙述了关索的生平际遇。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