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2/2页)
全书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关于秦琼的大部分故事在本书第一次出现。 隋唐系统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清褚人获著。 《隋唐演义》以隋炀帝与朱贵儿、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两世姻缘为中心,从隋文帝即位伐陈写起,到唐明皇从四川返回长安为止。 以史为经,以人物为纬,着重写了三部分内容。 一是秦琼、单雄信等英雄故事;一是隋炀帝故事;一是唐明皇、杨贵妃故事。 其所写的时间跨度长,头绪复杂,作者巧妙组织,可见其写作功力。 比《隋唐演义》稍晚出现的《说唐演义全传》,是隋唐题材小说由历史演义演进到英雄传奇的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说唐演义全传》前半部分又称《说唐前传》,六十八回,后半部分《说唐后传》包括两部分,即《说唐小英雄传》十六回,《薛家府传》四十二回。 书约成于清雍正年间,署鸳湖渔叟校订。 《说唐前传》最突出的成就在于以瓦岗寨好汉为中心,塑造了隋末乱世英雄的群像。 小说第一回至十三回写秦琼的传奇故事,十四回至二十回写因父亲惨遭杀害而造反求生的伍云召;第二十一回至四十回重点写憨厚粗鲁的程咬金。 第四十四回至五十三回重点写勇猛无比的尉迟恭;第五十三回至六十一回重点写英姿焕发的少年英雄罗成。 小说情节曲折,语言流畅,体现了民间文学朴素而刚健的风格。 《说唐后传》中的《说唐小英雄传》写的是唐太宗御驾征北番,被围困在木杨城。 程咬金杀出番营到长安求救,罗成之子罗通挂帅扫平北番的故事。 《薛家府传》写薛仁贵一生的经历。 薛仁贵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征辽时战功卓著却被jianian臣张士贵冒认,长期不受重用,尉迟恭鞭打张士贵审出真情,才得重用,救驾平辽,被唐太宗封为平辽王。 《说唐演义全传》之后,出现了不少隋唐系统小说的续书。 有《混唐后传》、《说唐三传》、《粉妆楼全传》等等。 隋唐系统十多部小说的嬗变是个复杂的过程。 以隋唐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两大系统。 历史演义系统主要叙述隋亡唐兴改朝换代的历史,而英雄传奇系统以秦琼等瓦岗英雄为中心,着重描写“十八家反王,六十四处烟尘”的英雄起义与成长史。 受到明中后期个***思想的一,小说中忠君思想、贞节观念逐渐淡化,而反映市民意识的思想逐渐加强。 在隋唐系统小说的演化过程中,英雄人物逐步从神到人,更加贴近生活,富有个性,鲜明生动。 因此总的来说,隋唐系统小说的演化过程,是情节不断丰富,描写更加细腻,艺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隋唐系统小说的续书构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移植法,例如将民间流传的薛仁贵的故事吸收过来,成为《唐书志传》、《隋唐两朝志传》的部分内容,然后演变成《说唐后传》中的《薛家府传》。 二是遗传法,父传子继,演出另外的故事。 如《说唐后传》中的《说唐小英雄传》、《说唐三传》等,就是由秦琼之子秦怀玉,尉迟恭之子尉迟宝林,罗成之子罗通,程咬金之子程铁牛,薛仁贵之子薛丁山等人组成,小英雄的性格与父辈一模一样,故事也多有因袭。 三是融合法,在历史演义中杂入英雄传奇、才子佳人等小说体例,《隋唐演义》就是这样产生的。 以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影响巨大,出现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繁荣,效法《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历史为中心逐渐向两头扩展,形成了十七史的演义序列,还出现了写上古史的四部小说。 反映上古史的小说有:《盘古至唐虞传》,简称《盘古志传》,二卷七回。 《有夏志传》,四卷十九回,内容紧接《盘古志传》。 《有商志传》,四卷十二回,另外还有一本《开辟演义》六卷八十四回,自盘古开天地起至周武王吊民伐罪止,所写历史相当于以上三书的范围。 反映两汉历史的,主要有以下四本:一是明熊大木编辑的《全汉志传》十二卷,明万历十六年年刊本。 二是《两汉开国中兴传志》,六卷,明万历三十三年刊本;三是《西汉通俗演义》八卷一百零一则,明甄伟著,明万历四十年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 四是《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十卷一百四十六则。 明谢诏撰,大业堂刊本。这几本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 它名为《西汉演义》,实际上只写从东周末年到西汉初年一百年左右的历史。 小说的主要篇幅写楚汉之争,以及刘邦得天下之后,杀韩信等事。 《西汉通俗演义》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几个性格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项羽和刘邦的不同性格和他们成败的原因。 项羽是一个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作者突出了他的勇和力,但是,他政治上缺乏远见,行动上犹豫不决,性格粗暴残忍,不善用人,导致悲剧下场。 刘邦虽然贪酒好色,但却有雄才大略,争取民心,招揽人才,终于成为开国之君。 作品还塑造了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的生动形象,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谋士,为刘邦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他淡于名利,建立功勋之后,急流勇退,辞官退隐。 与他相反的是韩信,他是个英勇善战的将军,为刘邦夺下取天下立下不朽功勋,可是野心大,权力欲膨胀,最后被刘邦所杀。 至于萧何则忠于皇帝,忠于汉朝,全心全意维护汉朝利益,表现出忠心耿耿,因公废私的美德。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