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之修仙记_番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 (第1/2页)

    穿越时空之修仙记正文卷番外番外二女仙故事

    既然《修仙传》,说完鬼,这一大章分享一下我喜欢和收藏的女仙故事。

    ……

    1、裴玄静

    ……

    裴玄静,是缑氏县令裴升的女儿,县县尉李言的妻子。

    裴玄静小时就很聪明伶俐,母亲教她诗书,她都能背诵下来不忘记。

    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以妇功、妇容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又好道,就向父母请求,给她设置一间静室让她修道。她的父母也好修道,就答应了她的要求。她就每天烧香瞻仰礼拜道像,婢女服侍她,她便把婢女赶出去。

    她独居一室,另有女伴和她一起说说笑笑。父母去看她的女伴,又看不到人,问她,她又不说。她思虑纯静,闲适淡泊,虽然骨rou之亲常见,也还是恭守礼节,一点也没有轻慢的表示。

    到了二十岁那年,父母要把她嫁给李言。她听说这件事,坚决不同意,只愿意入道,以求度世。

    父母劝解她说:“女孩子生来就是要嫁人的,这是平常的道理。出嫁的时机不可错过,礼节不可亏缺。倘若你入道没有得到正果,这就没有归宿了。南岳魏夫人也嫁过人生过孩子,后来成为上仙。”

    玄静听了父母的劝告,就嫁给了李言,执守妇礼很周到。

    可是没到一个月,她就告诉李言:“因为我一向修道,神人不允许我做您的妻子,请终止这种关系。”

    李言也慕道,就听从她的话答应了。玄静就在静室独自居住烧香修行。

    夜间听到玄静屋里有说笑的声音,李言稍稍产生了疑心,没敢惊动玄静她们,就悄悄地从墙缝偷看。看到玄静屋子里满屋光明,闻到浓郁的异香。又看到有两个女子,年龄有十七八岁,梳着凤髻,穿着霓裳,姿态妩媚俏丽。还有几个侍女,都留着云髻,穿着绡衣,姿态柔美地站在旁边。玄静则与两个女子谈论着。

    李言觉得这事奇怪,就回去了。等到天亮向玄静询问,玄静回答说:“有这回事,这是昆仑山的仙侣来看望我。上仙已经知道您偷看了,用法术禁止您,而您没觉察出来。再来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偷看了,恐怕您被仙官责罚。但我与您宿缘很薄,不是久在人间之道。念您还没有后代,等上仙到来时,我能替您说说。”

    后来的一天晚上,有个仙女降临到李言的卧室。过一年多,那个仙女又降临了,把一个小孩送给了李言,说:“这是您的儿子啊,玄静也该离开你了。”

    三天后,有五彩祥云在李家上空盘旋,仙女奏着天乐,凤凰驮着玄静升了天,向西北方向而去。

    这时是大中八年八月十八日,地点在温县供道村李家置买的田庄。

    ……

    这是一个最标准的最冷漠的向道故事,所谓“修仙不近人情”,我只喜欢裴玄静这个名字。

    ……

    2、玉蕊

    ……

    长安安业唐昌观,旧时开有玉蕊花。

    那花每当开放的时候,就好像琼林瑶树一般。

    唐代元和年间,春天万花正盛,乘车骑马踏青游玩的人接连不断。

    忽然有一天,有个女子年约十七八岁,穿着绿色绣花衣裳,垂着双髻,没戴簪珥一类的首饰,脸色柔顺,特别出众。跟随她的有两个女道士和三个小仆人,都留着草髻穿着黄衫,无比端庄秀丽。

    不久,女郎下了马,用白角扇遮住面容,直接到养花的地方,异香浓郁,传到几十步外。观看的人疑心她们出自宫廷,所以没有人敢逼近去看她们。

    女郎伫立了很久,令女仆摘取几枝花就出来了。将要乘马的时候,女郎回头对穿黄衫的人说:“从前有玉峰之约,从这里前往吧。”

    当时观看的人象一堵墙一样,全都觉得烟飞鹤唳,景物放射光彩。女郎骑上马刚走一百多步,有股轻轻的风吹起尘土随之而去。

    不一会儿,尘土消失了,望见她们已经在半空中了,这才醒悟是神仙出游。仙女所留下的余香经久不散,一直经过一个多月才消失。

    当时严休复、元稹、刘禹锡、白居易都作了玉蕊院真人降临的诗。

    严休复的诗是:

    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眼冷未逢真。

    不如一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

    又有一首是:

    香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颜。

    惟有无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玉鬟。

    元稹的诗是:

    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

    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自得知。

    刘禹锡的诗是:

    玉女来看玉树花,异香先引七香车。

    攀枝弄雪时回首,惊怪人间日易斜。

    又一首是:

    雪蕊琼葩满院春,羽林轻步不生尘。

    君王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白居易的诗是:

    瀛女偷乘凤下时,洞中暂歇弄琼枝。

    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可得知。

    ……

    这是有时间有地点有大量人物的似铁证的女仙故事,严休复、元稹、刘禹锡、白居易四人齐聚,留诗讴歌,哪能有假,女仙岂能不美。

    但我仍然止不住怀疑,只不过,那年那天,长安开了满城的玉蕊花。

    ……

    3、张云容

    ……

    薛昭在唐朝元和末年当平陆县尉。以义气自负,平时景仰郭代公、李北海的为人。

    因为有一次夜里值宿,囚犯中有个是为母亲报仇而杀了人。薛昭就给他银钱把他放跑了。因此县里向廉使报告,廉使又向皇上奏本,薛昭被治罪贬到海东为民。

    圣旨降下的那天,薛昭不顾家产,只扛着一只银锅就走了。

    当地有个叫作田山叟的客人,有人传言说他已几百岁了。他一向与薛昭关系很好,就带着酒在道上拦住薛昭,请他喝酒为他送行。

    田山叟对薛昭说:“您是个义士啊!为别人解脱祸患而自己承担罪名,真是荆轲、聂政一类的人物啊!请让我跟着您。”

    薛昭不同意,田山叟一再请求,薛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