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今日水凉 不易跳(日更三千) (第2/2页)
得生气,如这等没用的东西死了便死了,只可怜了他的家人。” 那书生性子懦弱,本就惧死,要不然也不会在桥头犹豫这许多时候,这时听到莫瑶讽刺,左一句没担当,右一句窝囊废,反激起了他心中血气,冲她大声道:“我李某人堂堂男儿,言而有信,既然答应阿阮生死不相离,便决意随她而去,以殉此情,我高堂自有两位兄长代我尽孝,倒用不着姑娘来cao这份闲心,李某死便死了,临死前却受不得你这婆娘的无理言语!” 莫瑶本就瞧这书生不顺眼,这时见他双手紧抱石栏,却仍如此大言炎炎,不由心中一股无名火起,柳眉一竖,大声道:“要跳便跳,这般磨蹭,且让姑娘来帮你一把!” 说到此处,闪身来到那书生面前,素手轻探,将那书生推了下去。 那书生着她一推,啊呀一声,扑通摔入河中。他不识水性,虽存死志,但惊慌之下,挣扎求生乃是人之本能,不由奋力扑腾,大声呼救。 叶澜不料莫瑶竟真的将这书生推下河去,一怔之间,也飘身来到桥上,一伸手,已将那书生隔空拉起。他怕莫瑶盛怒之下再对这书生不利,因此虽将他救出水面,却并未立时将他拉上桥来。桥下围观众人见那书生凌虚悬在半空,自然都明白叶澜是修真之士,这中都百姓见多识广,见叶澜是修士丝毫不惊,只众泼皮知道有这等修真的神仙在场,这等书生投河殉情的戏码怕是瞧不完了,不由大是扫兴。 那书生被河水一浸,透骨生寒,如此被叶澜凌虚吊在半空,身上河水沿湿透的衣衫淋漓而下,再经穿桥风一吹,直冻得他双唇发紫,牙关咯咯作响,他一个锦衣玉食的贵公子,平生何时受过这等苦?立时便觉难以忍耐,大叫道:“快拉我上去,我……,我冷得紧!” 莫瑶轻哼一声,垂目瞧着那书生道:“拉你上来?你不是要投河殉情么?怎地又要上来?不想死了么?” 那书生死里逃生,此刻只盼离这河水越远越好,心里哪还有半分自尽的念头?听莫瑶发问,又觉无言可答,只觉脸孔发烧,嗫嚅半晌,讷讷地道:“今日天寒,水太凉,不宜跳……” 叶澜他这般说,微微一怔,心中也有些瞧这书生不起,莫瑶叹息一声,说听:“澜哥哥,你看我没说错吧,这等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人,多是没出息的窝囊废,没什么骨气的,只可惜了那位宁死也不愿离开这桥头的姑娘,竟为这等人白白送了性命!” 叶澜也轻叹一声,将那书生拉上来,轻轻放在桥上,低头瞧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他不想死了自是最好,那姑娘信守誓约,为爱人而死,虽说可惜,却也算死而无悔。这书生若真的殉情而死,那他们两人间的种种海誓山盟,柔情蜜意便也随这书生而去,就此烟消云散,如今他不再寻死,想来也一辈子不会忘了有位姑娘为他而死,只要他还活在这世上,那位小姐便总能活在他心里……” 那书生本来冻得瑟瑟发抖,心中满是惊惧,此时听了叶澜之言,想起爱侣,心中又复满是伤痛,又哀哀哭了起来,只在口中不住念叨:“我当然不会忘了她,我永远也不会忘了她!” 众泼皮见他不再寻死,登感意兴阑珊,本想起哄叫骂几句,但惧于叶澜神通,不敢造次,只得小声嘀咕几句,说这书生是个没有卵子的孬种,害老子白等这许久耽误去赌钱虽喝花酒云云,就此慢慢散去。桥头围观之人渐少,忽闻远处有人大喊:“少爷!少爷!你可千万别做傻事,老爷来了,老爷来了!” 叶澜抬头一看,见数十名官差疾奔而来,一顶官轿尾随在后,八名轿夫步履仓惶,将一顶大轿晃得起伏不已。 叶澜见这书生的家人寻来,知他已然无碍,便对莫瑶道:“走吧。”不待她回答,便伸手拉了她手,闪身过桥,转眼间身形已在里许之外。 莫瑶任他拉着手,只是低头行走,脸上薄有三分怒色,亦有几分愁苦之意。叶澜隐约猜到她几分心事,却也不知如何劝解,两人这般默默无言的在街上逛了小半时辰,却是谁都无心赏景游玩,叶澜见她脸上怒色缓缓褪去,可愁苦之意却越来越浓,不由长叹一声,柔声道:“阿瑶,你怎地如此讨厌一个殉情之人,你……,你是让这书生勾起了心事,想起了莫叔叔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