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面板_95入学、选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5入学、选拔 (第2/2页)



    一拿到试卷,景乐首先往俞欣的位置瞄了一下,只见俞欣不慌不忙地填好了班级、姓名,又将试卷通读了一遍,这才逐个解答起来,过程看着还比较流畅。

    “呯呯!”两道敲击声把景乐拉了回来,景乐一看,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后转身走了。

    “被当成痴汉了。”景乐苦笑了一下后填好个人信息,翻看试卷,然后专心解答起来。

    竞赛题中最难的不是条件多、步骤多、过程复杂的题型,相反,恰恰是那种字数不多、条件简单、题意明了、结论也简洁的题目,比如证明1 1=2。当然,在这个考卷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试题,但卷子中却有两道上面提到的题型。

    景乐早就将前面的一堆小题一口气解答完毕,面前这两道题在竞赛集训课中曾经提过,只是微微作了调整,将条件往前推了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却让本来就扑朔迷离的题目看起来更加云里雾里了,因为已知条件和结论本来就很难联系起来,这下离得更远了。

    景乐一边在心里念叨着“刘郎已恨蓬山远,更远蓬山一万重”,一边刷刷地提笔作答,连草稿纸都不用。

    刚才警告景乐的女老师见状走了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足足盯了景乐三分钟,这才狐疑地转身走开。

    景乐暗道糟了,表现得有些过火,他将这道题答完之后,将刚才的思路片断在草稿纸上零零碎碎地写了一些,并在稿纸上也写上了班级姓名,以防被人诬陷窃取了答案或抄袭。等会稿纸也要随考卷上缴的。

    到第二道难题时,景乐干脆先在草稿纸列出思路,然后再慢慢解答,尽量使自己表现得正常一些。速度虽然慢了点,但仍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快得多,这时其他人还在前几道题上冥思苦想呢。

    连同分析的时间在内,这道题一共用了五分钟。虽然是证明题,从条件推到结论一般不会出错,但景乐还是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又是上一道,将大题检查完,又从头将小题一一过了一遍,并将每道题的过程都列上了草稿纸。

    这时距考试开始时间刚过了三十五分钟,而时间不到四十五分钟是不能交卷离开的,景乐也不着急,他伸展出许久未用的精神力,将每个考生的试卷一一过了一遍,他发现有几个考生也答到了最后一题,倒数第二道虽然步骤繁复,又涂改数次,但结果还都正确。

    再看最后一道,仅有三个人列出了正确的步骤,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同桌樊梅雨,另外两个都是外班的,景乐不认识。

    景乐又将精神力投在了俞欣的试卷上,发现俞欣正被倒数第二道题给难住了。他将俞欣前面的题察看了一遍,大部分都正确,有三个小题不知什么原因答错了。

    这时俞欣突然提笔答了起来,与景乐的解题思路非常相似,不过解题过程稍稍繁复了一些,速度也慢了很多。

    二十分钟后,俞欣将这道题解答完毕,景乐始终都在用精神力关注着,在俞欣写上答案的一刻,他差点就冲上去将她抱起来转两圈。

    最后一道题俞欣反倒顺利了点,没有像上一道那样停滞不前,而是一步步缓慢书写着解题过程。等解答完后,也将近二十分钟了。

    俞欣这时从头到尾仔细检查起来,刚好监考老师提示考试时间再剩十五分钟。

    当俞欣刚改正了一道错题时,考试时间到了。这时不少人已经提前交卷离开了,仅剩下寥寥几人。

    景乐见俞欣起身后,他也将试卷倒扣过来,一前一后出了考场。

    第二天早自习后,景乐便收到了消息,让他和俞欣以及樊梅雨每天晚自习继续在阶梯教室上课,准备参加半月后的市内竞赛。

    这个消息一宣布,最高兴的当然是三个当事人,而最庆幸的则是陈秋离了。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阴差阳错下到了她的班上,没想到此时都让这个不被看好的班扬眉吐气了一把。

    如果有三人出线的话还不算什么优势,但全级仅有四个满分,其中两个都在高三三班,一个是景乐,另一个则是樊梅雨;俞欣因为错了两道题,得了94分,但也在前五之列。

    陈秋离先是在班上极力表扬了三人一番,又鼓励三人再接再励,争取在市区竞赛中继续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