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4全省第一 (第2/2页)
功的个例,市教育局向上级申请了关于职校类学校以后参加各类竞赛的建议,并建议成绩优异者可以申请转入高中就读,或可直接报名参加高考的提议。因为事关重大,一时没有得到批复,不过也让众多的职校生看到了一线曙光。 学校奖励之后,紧接着又是市里的奖励,省里这次也对所有取得优异名次的学生进行了表彰,奖金自然不会少,但最有含金量的莫过于那一纸获奖证书了。 就在省里颁发证书之后,云岭市好几所高校立即向景乐抛出了橄榄枝,其中还包括区域最高学府、在全国也大有名气的云岭大学。这几所高校都表示一经录取,就是本硕连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景乐会选择云岭大学时,景乐却婉拒了所有高校的招揽,表示愿意继续在英才中学就读,令不少人为之扼腕叹息。 景乐拒绝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这些院校无一例外地限制了他的专业选择,都只能在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地理中选择其一;二是他的生意刚刚起步,一时无法离开;三是俞欣还在英才中学就读,他割舍不下。当然,这也因为他对自己明年的高考有底气。一年的时间虽长,但和一辈子相比就不算什么了,至少参加高考的话,他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这件事在学校也引发了一些反响,但很快就淡化了。对学生们来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而对学校来说,更希望景乐能在明年的高考中再次夺魁,获得含金量更高的高考状元,并被华夏的顶级学府录取,借以将英才中学的大名推向一个顶峰,为招聘优秀教师和招录更多的生源创造条件。 班主任陈秋离和俞欣倒是先后劝说了景乐几次,但景乐只是说对专业不满意,两人便都理解了。其实这些专业的前景都非常不错,再取得硕士后,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但景乐志不在此,也就不强求了。 接着期中考试来临了,景乐从重生以来争分夺秒的复习在这次考试中换来了一次华丽的升华,他以数、理、化三科满分、语文146分、英语148分的成绩获得了全级第一,这是他两世以来第一次在综合成绩上获得这么高的名次。 景乐班上的学委花秀玲获得了全级第三,樊梅雨获得第五,俞欣则获得了全级第六名,但她的数学成绩是满分。 学校也兑现了招录景乐时的承诺,又发给景乐两千元的奖学金,景乐自参加数学竞赛以来获得的奖金现在也足够大学两年的学杂费了,说不定到大学之后,还能继续享有这种待遇。 同在全级前五的花秀玲和樊梅雨同样获得了一笔奖金,俞欣则因为一个名次之差,没能得到这种待遇,但全级前十五名则被登上了红榜,张贴在学校几处必经之路上,也算是种精神鼓励。 期中考试结束,意味着景乐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候到了。 当景乐与俞欣、樊梅雨三人再次向班主任陈秋离提出请假时,陈秋离有些犹豫,最后她对景乐说道:“我原则上同意,但是路途太远,有些不放心。” 陈秋离的反应也在景乐的意料之中,任谁也不放心三个学生出这么远的门。最后在樊梅雨的眼泪攻势下,陈秋离才勉强同意,但事关重大,她必须请示校领导。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黄了,没想到校长分外开明,竟爽快地答应下来。不过却有个条件,必须有老师陪同。 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陈秋离本人了,但陈秋离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不可能一下子出去十天半月。 最后景乐用单手拉弯了窗户外的钢筋防盗网之后,校长才改变了主意,转而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每半天必须用电话汇报一次行程,最长不能超过十个小时,而且到达沮岭县后,去樊梅雨那个偏远山村的路上,必须有专人陪同。 这个专人的问题由校长解决了,他有个同学刚好是沮岭县人,名叫杨怀志,毕业后回了家乡任教,也算是回报故里了。当然,校长萧望中已有五十有余了,杨怀志年岁也小不了,当然不是由他陪同,而是到了沮岭之后再由他指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