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3返回夏阳 (第1/2页)
一进入房间,景乐便迫不及待地翻开转记看了起来。 书名简单明了:《沉封的鏖战》,作者为望西都,一看就是个笔名。 “****年,羯人引兵西进,兵锋所指,匈奴望风而靡,被俘杀者数万。 羯人凶悍野蛮,残暴不仁,所过之处十室九空、白骨遍野,汉人处境尤艰…” 看到这里,景乐明白了一些,这石勒建立的后赵灭前赵时的事情,前赵为匈奴刘曜在公元304年时建立,前后仅存续了二十五年。 提起石勒,大家都不陌生,石勒以及其子石虎,还有其麾下的所有羯人,均对华夏族人犯下子累累血债,不但嗜杀成性,更令人发指的是,这是一个有着吃人习性的野兽般的部族,数百万计的华夏女子被羯人掳走,平时作为宣泄的工具,随时又会被作为行军口粮吃掉,甚至称被俘获的华夏女子为两脚羊。 后续的内容写到,因为羯人的残暴行径,引起了尚存汉人的激烈反抗,在抵抗羯人的过程中,有个叫杨兴方的人脱颖而出,被选为首领(杜撰的人和事,请勿较真)。 杨兴方意没读过几天书,但硬是带着几百人马先后消灭羯人不下千人,一时间不甘引颈就戮再被充作口粮的华夏族人纷纷来投,杨兴方意的人马迅速扩张到了万余。 但由于人数扩张太快,既没有充足的后勤给养,又来不及整顿,战力反而下降了不少。在和羯人的一次遭遇战时一触即溃,逃走的不及半数。 羯人紧追不舍,最后杨兴方意将仅存的三千人收缩在了一个坚固的寨子之内,也就是现在的拒虏镇。 因为寨子墙高沟深,而羯人大部都是骑兵,又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所以一时之间两者成了相持之势。 后来羯人想出了一条毒计,他们将随军的华夏女子带到阵前,杀死后下锅烹煮,甚至活活投入沸水之中,看得义军睚眦欲裂,纷纷请命,要与羯人决一死战。 杨兴方意知道是计,但依然下令出寨决战,因为义军都起了必死之心,所以这一战激烈异常,可谓是血流漂橹,尸堆如山。最终杨兴方意与麾下三千义军全部壮烈牺牲,羯人也付出了五千多人的代价。 残暴的羯人将怒火发泄到了其余华夏人身上,兵锋所过之处无论男女老幼,屠戮得一干二净,可谓是惨绝人寰。 另外还有件事情流传了下来:据躲在暗处的幸存者说,羯人不知道遗落了什么重要物件,战后多次在这里翻找,说是刮地三尺也不为过。后来前秦、北魏以及隋朝也相继在这里大肆翻腾,但无论是哪路人马,都是一无所获。但旷日持久的大动作也使这件事情传了下来。 隋朝平定天下后,迁来大量人口充填荒无人烟的北方,而场战事也被重新提起,后来将这个寨子命名为拒虏寨,后来寨子外围又聚居了大量人口,形成的村落与寨子连成一片,于是又成了拒虏镇。 景乐合上了书,首先涌起一股对这些塞外胡虏的切齿之恨,尤其是差点让北方华夏人灭绝的羯人,对其所恨之深,尤甚于倭寇。奈何虽开了金手指,却没生在那个年代,否则,手中的直刀“墨悬”一定饱饮敌寇之血。 他很想到那个寨子里看一看,可惜进镇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书中也记载了,当初的寨子已经被夷为平地,现在的拒虏镇是完全新建的,要想看寨子,除非时间倒回几十年。 羯人、前秦、北魏以及隋朝到底在找什么重要东西?传国玉玺在这段时间里的下落是很明了的,后来冉闵向东晋乞求援兵,传国玉玺被东晋将领骗取后送到了建康。那又是什么东西让前后几个势力都如此大费周折? 历史迷案太多,就当是再加了个数字吧。 第二天中午时,轻卡驶入了夏阳市苁蓉巷,直接开进了空出来来的店铺之中,这个曾经门庭若市的店铺暂时就当车库用了。 一回来,景乐又打了数个电话,给双方家里以及陈秋离报了平安。 因为樊奶奶暂时无处安置,景乐便让她暂时住在了这里。 樊梅雨和俞欣一起收拾着屋子,景乐则去了街上的店铺。当初招人的时候,景乐是全凭面相神态判断,加上是黄芩介绍,都直接录用了。 现在一看,当初还看得真准,这三人各自分工,将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依然如当初一般火爆,盘点了一下营业额后,短短十来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