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第1/1页)
杨主薄艰难的笑道:“呵……呵”有什么好问的,反正又轮不到某家。 李子奇笑道:“我向使君和吏部推荐的都是你。” 杨主薄惊讶道:“啊……”赶紧起身给李子奇行礼道谢。 李子奇看着杨主薄道:“你不用谢某,你先前赈灾的表现,使君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接着他感叹道:“特别是那以工代赈的方式,据说朝中大为震惊。” 杨主薄着急道:“可那是人家赵家小郎君的主意啊,某怎么能抢夺了他的功劳。” “他的功劳自然逃不掉,但是你我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实行过这以工代赈的,所以也是有苦劳的。”李子奇笑道。 其实会州刺史早就这事,专门给长安写过表章,但是不管是裴寂,还是李渊那里,都不想理睬这份报告。 裴寂不多说,对赵一辰确实有些印象,毕竟折了那么多的暗卫。 李渊从上次曲辕犁事件开始,就在对这个赵家小子有些印象。 当然,都是比较反面的印象。 比如说欺世盗名。 即便是会州刺史王勋一次又一次的举荐赵一辰,各种表功,快把赵一辰夸成一朵花了,但他就是不为所动。 讨厌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更何况作为大唐皇帝,能够被其讨厌,也算是一种认可了。 此时太极宫中,李渊和裴寂正在畅饮。 一个内侍走到李渊脚前,躬身道:“陛下,已经查明,会宁县今年确实粮食大丰收。特别是那黑虎村,高粱亩产达四百斤,谷子、糜子亩产也是三百多斤。那赵家人族长家中的小麦亩产达八九百斤。” 这内侍一直低着头说话,不敢抬头看皇帝陛下。 他刚说完,便听见:“Duang.”的一声,只见一个酒杯滚到他的脚下。 吓得内侍赶紧跪倒在地,以头触地道:“陛下恕罪,奴说的句句属实。” 李渊反应过来道:“你个狗东西说清楚,为何会如此高产” 内侍赶紧说道:“据探查说是从选种,到深耕,再到施肥用的金克拉都是赵氏族长发明的。还有那水车,所以才没了旱灾。” “居然是真的……”李渊失声道。 裴寂见状上前道:“陛下,想来是夸大其辞,那人小小年纪想来是没有多少才干。” “不,玄真。这人就算是有传言十分之一的才能,那也是天赐之福啊。你想想整个大唐要是粮食可以增产一成,那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口啊。”李渊激动的说道。 作为一个皇帝,除了权力,他最关心的是粮食和人口。 这才是他李唐王朝的根基啊。 对黑虎村的族人来说,仓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李渊这个大唐皇帝而言也是一样的。 后世人常言,无钱寸步难行。 但是对李渊来说,或者说是这个时代。钱是什么?还真是王八蛋。有钱还真没什么了不起! 粮食才是一切,才是硬通货! 激动过后,李渊冷静下来,挥挥手让那内侍离开。 从个人情感来讲,他不知为何?对那未曾谋面的少年一直有一种憎恶。就算是现在知道对方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粮食产量,还是如此,并且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 可是,他不是一般人,他是大唐皇帝。 他不能任性。 他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必须衡量各种厉害关系,选择对大唐最有益的做法。 任性的下场太惨了! 必如,他那位姓杨的老表。 裴寂看到李渊的神色,心道:坏了。 他赶紧上前道:“陛下,毕竟赵氏子年纪尚幼,不妨再等几年。等到成人后再招以用事,想来是事半功倍。” 李渊沉着脸色不知在思考着什么,久久没有反应。 裴寂见此心下忐忑,虽说他和李渊以老友相处。但是对方毕竟是君王啊,自古君王无情,他不得不小心。 李渊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位老友道:“可,正好,这朝堂乱哄哄的。待到清净了让其去东宫效力,也少了很多羁绊。” 接着李渊又看着裴寂接着道:“玄真啊,某自太原起兵到如今,是真的成了这孤家寡人。只有你一路相伴,感情不变。某希望你我二人能够永远这般,不要让某难做。那赵家子涉及我大唐千秋大计,某不希望出事,玄真你可明白。” 裴寂端着酒水的手不由得抖动了一下,些许酒水洒在了地上。 打湿了地上暗红色的地毯,这波斯羊毛地毯造价不菲。可裴寂哪有功夫搭理这个,看着李渊道:“臣,明白。” 他知道陛下已经知道上次的事了,不过既然陛下还是以某自称,应当对以前的事既往不咎。 如今既然陛下说了,那只有放过那小子了。本来也没什么深仇大恨,是不过是为了栽赃秦王罢了。 如今陛下想把此人留给太子殿下用,那便是自己人了。 只是远在黑虎村的赵一辰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大唐的皇帝陛下重点关注了,居然还是直接拨给了太子殿下。 黑虎村,赵一辰这会带着族人在祭祖。 看着返修一新的祠堂,赵一辰有些无语。 对于三哥等人的做法他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秋收了要祭祖,告诉祖宗们大丰收了,子孙可以吃饱饭了。感谢祖宗的保佑,请祖宗来年继续保佑。 族学开学,居然还要祭祖。 祷告祖先如今生活变好了,有吃的有河的。物质文明丰富了,子孙们要追求精神文明了。继续感谢,请继续保佑。 自穿越以来,赵一辰都快不记得自己都祭祀了多少次祖宗了。 反正有点什么事,都要和祖先先汇报交流一番。 估计祖宗都有些厌烦了。 前几次祭祀都是族中男丁一起,这次却有些差别。 赵一辰带着一群小孩,都是五六岁到十一二岁的年纪。 在赵基隆的强烈要求下,赵一辰和这些小孩都穿着一身崭新的青衫在祠堂祭祖。 赵一辰也是无所谓,既然族人们诚心想到祖宗面前显摆一番,他也好心成全了。 他祷告完祭词,便独自起身。 对着下面跪作一排排的小孩道: “你们即将进入族学,读书识字、格物致知,学习圣贤文章,学习为人之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需要记住。” “那就是,做一个对家族,对朝廷,对百姓有用的人。处世不务小利,不求近功,不事欺诈,不行劫胁。记住了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