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抚琴烟雨中 (第1/1页)
怪罪,自然是不可能怪罪的。 毕竟,如今在大家心中,其实都揣着那份明白。 杨子牧不出门,苏染便从不出现。 而杨子牧一出门,她却如此“巧合”的,刚好去了杨宅,更刚好闲来无事……也同样来到了此间。 这一切,还真是够巧呢! 杨子牧的眼神,无声的越过小丫头,轻轻瞥向了刀客老白。 看向了,对方无精打采的双瞳。 一缕嘲弄,悄然扬起。 事实上,今日刻意出门,刻意寻觅于应如是,又刻意撩拨那小透明……这一切,皆是杨子牧的试验! 试验于,赊刀人的警惕程度。 也试验于,他所拥有的自由限度。 而如今的杨子牧,他真正得到的答案,其实也足够的清晰。 这很好。 比想象中好。 至少,比茫然无知要好。 至于此时的杨子牧,他唯一需要解释的,也只有他为何要出行。 而关于这一点,他却早已有了借口。 …… 又一辆马车,在车轴声中来临。 又一阵嘈杂,从人群之中涌起。 更有嘴快的姑娘,早已于见状之初,便已经脱口道: “应姑娘来了?” 毫无疑问,此刻前来者,正是收到通禀的应如是。 在茶坊之间,已然发生了诸般变故后,杨子牧原本的目的,也这才姗姗来迟,并缓缓的撑伞而至。 不过,随着应如是的出现。 此间的一众女子,神色却是各自古怪了起来。 事到如今,杨子牧与应如是相知,早已成为了一桩逸闻……要说他们二人,并无更多情愫,却是连小丫头都不信。 若是放在平日里,姑娘们见此状况。 少不得,却是要调笑一番。 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眼前的状况,却是尤为的特殊! 毕竟,这袁家的苏小姐,如今也已然寻来,而苏小姐本身,更正是杨子牧他,那尚未过门的妻室。 他们二人间,也自幼便有了婚约。 更遑论…… 正妻来寻,还能是为了什么? 难道说,今日的茶坊间,便要上演一出相争? …… 不过,让众人遗憾的是,被隐约期待的画面,却是并未出现。 见应如是前来,此时的苏染,竟率先以礼相待。 柔声道:“谢园一曲,真叫人时时回思、日日感慨……相公所谱拙曲,竟能被弹得这般绚烂,多亏了应姑娘。” 应如是闻声,更是谨身应道: “苏小姐谬赞,杨公子所谱乐章,本就冠绝当世,妾身只是寥作演绎罢了。这世间,恐怕也唯有苏小姐,才能相配杨公子的才气。” 情敌见面,却丝毫也不眼红。 反倒是……刚一开口,便是一通和谐互夸! 看得周遭旁人,皆满脸的愕然。 更别说,那低头认错的袁烨,那果敢投诚的许思杰,以及、越发惊惘的薛川。 所幸,也还不待众人,继续加深迷茫。 此时的杨子牧,却是骤然出声,打断了、这两只狐狸的惺惺作态。 兀然说道:“应姑娘,日前鄙人所托之事,却是麻烦了姑娘不少……杨某今日前来,便正是为了那件事情。” 此言一出,旁人皆露茫然。 却是完全没想到,杨子牧竟并非是来寻访佳人。 而应如是闻言,更是浅笑着回应: “能得杨公子相赠《千本樱》,本就是最大的收获,这点小事,公子无需挂怀。再说了,这些日子里,那位前辈,也给了妾身诸多教诲。” 应如是说着,却也嫣然看向了,她所乘坐的马车。 接着又道:“知晓公子来访,前辈他,其实已经来了此间。” “只不过,对于杨公子,前辈却是自言惭愧……似乎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公子,这才并未下了车来。” 无疑,这所谓的前辈,正是那名前朝乐宦。 而杨子牧今日,专程前往秦淮河畔,显然也正是以此为借口。 一开始,他便没有撒谎。 今时今日,他的确不打算妄为。 毕竟,寻访所托,问个结果以安心……这一切,本就合情合理! …… 故而下一刻,杨子牧却是兀然起身。 一面,吩咐着小丫头,去将马车里的木筝取来。 另一面,也整了整长衫,对苏染温和一笑,亦对应如是点头一礼。 这才正声道:“前辈,在下杨子牧。” “今日贸然来访,其实也仅有两件事。其一是,问问前辈状况,以求一份安心;其二是,关于琴筝之事,在下也有疑相询。” 杨子牧说话间,小丫头已经呼哧呼哧的,抱来了杨子牧的筝琴。 而车中的前朝乐宦,更是重重的一声叹息。 终究是,携琴步入了茶坊。 并且,此时此刻,对方也尚未放下长筝,却已经极为谦恭的,向杨子牧深深鞠了一躬,继而喟叹道: “公子生性豁达,却是老朽太过拘泥。” “公子有何疑思,尽管向老朽发问,老朽必将知无不答。” 老者说完,这才将筝琴架好。 对坐于杨子牧正前。 而杨子牧此时,也不再含蓄。 做戏,自然要做全套,当然更得有始有终。 所以下一刻,杨子牧他,便已经缠好了义甲,并轻拨着筝弦。 一曲筝鸣,赫然流淌。 …… 事实上,茶坊间至少有三个人,早就试图离去。 投诚的许思杰,无疑早就想要离开……毕竟,投诚归投诚,但继续刺激于薛川,也并不是明智之举。 而行径败露的袁烨,也更加想要消失。 虽然外人并不清楚,但袁家内部,却是谁都明白苏染的恐怖。 至于说,最尴尬的薛川。 此时的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傻子。 就连兀自离去,恐怕也将沦为笑柄,所以才固执的僵持着。 不过,哪怕是这样。 哪怕以上三人,早都已经去心似箭。 然而,当琴音响起的那一刻,三人的纷杂心绪,却是全都被弦鸣所拉扯。 一瞬之间,尽数被乐流所收割。 杨子牧所奏,依然是那曲《汉宫秋月》,但又不再是,最孤苦惆怅的《汉宫秋月》。 簌簌细雨,窸窣淋漓。 渺渺琴声,低颤纷璇。 此坊间、此筝畔、此指下……尽是悠然与恬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